分卷阅读12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已经够高了,一米九的样子,皇帝本来只比他矮一点,现在却超过他了,这年轻的小狼狗还有上升空间,而自己这一把年纪应该是已经没戏了。

姚晨梳洗一番,换了身衣服,皇帝就在边上看着,眼睛眨也不眨。

休息一会后,皇帝提议:“我带你好好逛逛这汤泉行。”

“善。”汤泉行秉承了开国时勤俭持家的风格,占地面积不大,也非奢华无度,按照皇帝的规格建造。

皇帝牵着将军的手,十指相扣,带他穿过雕廊回栏,郁葱花木。山中清凉,确实是避暑胜地,姚晨赶路的疲惫与燥热渐渐消散,与皇帝走走停停,欣赏园中景致。

到了泡温泉处,水汽氤氲,有一处玉石砌成的池子,旁边是一圈驱虫的樟木,池子前面有一个小水池,里面遍植荷花,风吹莲叶,碧波滚滚,大概受地热的影响,池中荷花已经盛开,如聘婷的美人,摇曳生姿。各锦鲤在水中若隐若现。一边泡温泉一边欣赏鱼戏莲叶的美景,可谓美哉。

姚晨发现本来跟着的内侍已经消失不见了,他挑挑眉,说好的逛行呢?

两人默契十足地褪去衣物走入水中。

温泉的一年四季都泡,夏泡其实可以解暑降温,因为孔会很快张开,体内的热量就能释放出来,皇帝的热量就很快释放出来,虽然这和温泉没有太大关系。

姚晨:其实这不大养生的。

皇帝:这时候谁在意这个?

每次和将军在水里,皇帝就会想到他们初次亲密的晚上,美好的记忆和极致的惊喜,心底就会漫出丝丝甜意,同时也更为兴奋……

“我们冬再来泡汤池?”姚晨已经没有力气回答了。

第44章名将不想打仗13泉州港熙来攘往,船舶如梭,自从辽东发展海运,初解海,北边来的货物源源不断涌入港口。

东北虎皮、紫貂皮、丹顶鹤羽、鹿茸、鱼干海货,还有山珍药材如猴头、人参、黄芪、松籽等等,都是紧俏的货物,基本一上岸就被行商哄抢一空,有的甚至与漕运和卫所的将领官员攀情,想直接预定,可官府经营并无多少自由,供货、运输与买卖权责分开,由不同部门分管负责,还另有部门严密监管。

然而,猫有猫路,鼠有鼠道,总有办法避过朝廷耳目,走私获利。

像人参鹿茸这种,体积小价格高的,是走私犯们的首选。

还有就是罐头,将士颇喜这种味重油厚的食物,船上伙房就有配给,有时候吃不完,也能卖给南方商人。南方富庶,好像再多的货物都会被吃完,那金银钱如同花不完一样,什么都愿意买,还什么都能卖出去。所以,有时候伙房会自己买一些海鱼罐头,除了常供给,还用于买卖,负责漕运的官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许手下挣些外快。

罐头由北平传出,在南方引发了新的,它的畅销与其长久保存食物的秘法密切相关,已经成了当今十大未解之谜之一,其中并行的有姚少将军为何还未成亲,太后的初恋情人是不是姚老将军等等。

不少商人想解开这个谜团,认为与密闭的容器和那层杜仲胶有关,也尝试仿制,却始终不得要领,纷纷折戟。哪怕用同样的容器,食物放进去也会腐化。

“大人,今有什么新货吗?”有商人眼尖,发现今辽东的漕运船上有不知名的深货物,数量还不少。

旁边也有人注意到了,那人有下海的经验,问到:“可是昆布?”昆布本是深褐,但船上的货物却是墨绿和深绿,应是特殊处理过,但形状模样是昆布没有错。

“不错,”官员回答,“昆布有三种,一是直接晒干,其他两种是分别加盐和加醋腌制。”他拿出一叠纸:“每买一石赠食方,上面有详细的用法。”官员报出价格,他心里其实没多大把握,他长居海边,昆布并不罕见,大夫们还用海藻治疗瘿瘤(甲状腺肿大)。他暗想昆布不就是渔民吃的海藻野菜吗?怎么也拿来卖?不过看这些昆布的模样,和平时见到的长得不大一样,可能是不同的品种吧。

果然,有识货的认出,这是在高丽甚至更远海域才有的昆布,在别人还在犹豫的时候,立刻道:“我全要了!”官员木然:这也有人买?少将军不叫战神,改叫财神了?

买主痛快地给了钱,转脸笑容就散去,出凝重之:朝廷在海上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必须立刻报告老大。

那人急匆匆地取货走了,没注意到身后跟了条尾巴。

谁也没想到这是姚晨放出的饵,认得这类昆布的人肯定违反过海,不带冤枉的。

张首辅也认得昆布,不过他是因为高丽进贡给皇帝,皇帝又赏赐给重臣,才知道的。

他老与家人却是第一次吃,两位上了年纪的极排骨海带汤,又命人做了醋拌海带丝、海带红烧给晚辈。

海带味道鲜美,口滑,可凉拌,可煮汤,可红烧,无论如何搭配,都会给菜肴增鲜增味。一开始到北平,京城人很多不认识,有人出于好奇买回去,待尝过回来再买,却是已经售完了。

用了汤,忍不住道:“这汤比平尝着更鲜,还解腻。”她与老伴儿唠家常:“还有一种罗臼昆布,质厚味美,据说涮锅子正好,可惜只供给皇家,也不知是个什么味儿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