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佳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得“哀江南”里,有这么几句:山松野草带花桃!

猛抬头,秣陵重到!

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

城对着夕道!

这里的“秣陵”指的是“金陵”

“建康志”里,有这么一段:“秣陵县更置凡六,秦改金陵为秣陵,在旧江宁县东南秣陵桥东北,晋太康初,复以建业为秣陵,即今元县…”当然,这时候的“金陵”可不是“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也不是触目萧条,那么惨!

固然,这时候那六朝金粉,那一片繁华,已成遗迹,可也没有“罢灯船端不闹”

“收酒旗重九无聊”!

这时候的“金陵”可以说是处在一种“小康”状况下。

生意人,永远挖空心思,穷搜枯肠地想办法赚那大把雪花花的银子,也永远会替花钱的大老爷公子哥儿出主意。

曾几何时,有人斥资在那秦淮河畔,兴建几座美轮美奂的豪华酒楼,不惜以斗量金,聘来了南国娇娃,北地胭脂,能歌善舞,艺双绝的歌伎,以广招徕。

接着,秦淮河中出现了画舫,一艘、两艘…

越来越多,看罢,每当月上柳梢头之际,秦淮河中是灯火点点,软语轻笑阵阵,丝竹、清歌…

令人眼花,意驰神往,心猿意马地收不住脚。

于是,又有点儿像那六朝繁华时了。

于是,一些温柔乡、销金窟,应运而生。

于是,金陵又热闹了。

热闹归热闹,可是在人们的心目中,这永远赶不上六朝那光辉时代,所以说,这时候的金陵,只称得上小康。

口口口口口口黄昏时分,金陵城永远是对着夕道的。

这一天黄昏,暮刚垂,在那金陵外的夕道上,蹄声得得,缓缓地,驰来了一人一骑。

马,通体漆黑发亮,不见一,昂首竖尾,神骏异常。

马上,是个身披风氅的黑衣人儿,除了那欺雪赛霜的粉颈与带着几分酡红的娇靥外,一身俱墨。

她,风华绝伦,清丽若仙,不带人间一丝烟火气。

美是美,可冷若冰霜,秋水如刃,柳眉凝威,看上一眼,能令人机伶寒懔,目光不敢丝毫随便。

打个譬喻,她就像傲立冰雪中的-株寒梅。

这-人一骑,踏着暮,消失在金陵城那高大、宏伟的两扇城门内,没多久,便又浴着灯光,出现在城里南大街上。

这时候的金陵城,华灯初上,一片热闹。

尤其是南大街,车水马龙,万头攒动。

没别的,只因为南大街有座酒楼。

瞧!招牌又大又高,好大的口气:“金陵第一楼”!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