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凤姐点头苦笑了一下。宝玉又道:「你可知道,还有那更稀罕的事儿呢。」凤姐皱眉道:「什么事?」宝玉道:「那花儿本是白的干净,这会子却不知是怎么,渐渐变红了起来,如今这一大半竟都是红的了,半红半白,可不好看。」凤姐听了这话,不由得呆了。想起那叫平儿将堕下的血巾子埋在了那花盆之中,又怕又疼,不免落下泪来。宝玉哪里知道其中缘由,见凤姐哭了,忙安道:「好姐姐,这是怎么了,怕是让我气着了?我真该死,知道姐姐病着还拿这事来烦你。」凤姐擦了眼泪道:「少浑说了,这种事你不来找我还找哪个去?我不是生你气,只是可怜湘云罢了。你且容我想想。」说着合上眼躺在宝玉腿上。宝玉也不敢说话,只用手轻轻抚摸着凤姐的脸。

凤姐才小了月,自然之道其中的苦,也想着算上自己拿去的这个,宝玉两个骨都没能保住,便暗暗决心要将湘云腹中的孩子给他保住,便道:「若是再过两个月,只怕湘云的肚子就要长出来了,到了那时候可是瞒不住了。如今得想个法子接了她出来才是。」宝玉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只想这次就把湘云送回去,再偷偷的接了来藏在园子里不出去就是了。」凤姐摇头道:「可使不得,你即便偷偷的接了来,那卫府里少了个,哪里有不寻的道理?老太太喜湘云,三番五次的接过来,是谁都知道的。到时候卫府来这里要人,你怎么办?」

「我们只把湘云藏起来就是了。」凤姐又摇头道:「俗话说纸包不住火,你把湘云藏在这里就不让她见人?藏得了一时,你又能藏得一世?早晚有走漏风声的时候,到时候老爷太太问起来,你又怎么答?」见宝玉低头不语,凤姐又道:「宝玉,你在二门外可有信得过的人?」宝玉不解凤姐为何这么问,想了想道:「若是信得过的,只有一个茗烟了。」凤姐又问道:「可是知心?」宝玉点头道:「茗烟打小就跟着我,可没少替我背黑锅,他可算是衷心的,如果不是他,竟再也没有别人了。」凤姐点点头坐了起来,道:「正巧我也想在外头置办一套房舍放些东西,不如一并办了起不便宜。」说着,让平儿开了箱子,取出两千两银子的银票递给宝玉道:「如今你就让茗烟在外头寻一处房子,只用他的名儿买下,再将你屋里知心的丫头派送过去一个,再买几个老实话少的女孩在那边,等过几再想法子把湘云接出来,藏到那里去,不叫旁人知道,你看可好?」宝玉点头道:「姐姐说的,必是好的。只是还要姐姐破费了。」凤姐笑着掐了一把宝玉的脸道:「傻样,和我还分你的我的不成?况且我也要在那放东西,又不单单是给你一个人的。你一定告诉茗烟,那宅子要寻个清静些的地方,却也不能离咱府上太远,最好是出了北城二三十里寻一处就妥当。」凤姐又嘱咐了一番,宝玉才拿着银票去了。

知后事,下回分解。

第六十三回凸碧堂品笛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宝玉拿了银票,也不等明天,就让小丫头喊茗烟来。不一会,茗烟便一路小跑着来了:「二爷,这么急找我有什么事?」

「茗烟,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是我最信得过的人了,如今有件大事还要给你去料理。」宝玉道。

「二爷,茗烟儿这几年蒙二爷看得起,有什么事你只管吩咐,茗烟肯定给二爷办得妥妥的。」茗烟见宝玉神凝重,也正经道。

「茗烟,你可记得柳湘莲柳相公?」

「可是北城那个?」

「正是」

「当然记得。去年我还和二爷薛大爷一块去过几遭呢。」

「极好,你这就去寻他。」宝玉说着在怀里掏出银票给茗烟。「他城北络,你去找他,就说我要买一套幽静整洁敞亮些的宅子,还请他多费心留意打探打探,越快越好。」

「哟,二爷如今怎么想起买宅子来了?情是要金屋藏娇?」茗烟将银票仔细揣好道。

宝玉也被茗烟逗乐了,笑道:「正是呢,这事你务必要帮我办好才是,回头我重重赏你。」说着又叮嘱了茗烟一番才让他去了。宝玉见茗烟去的远了,才踱步回到怡红院。麝月见宝玉回来了,忙帮宝玉更衣,一面说道:「刚才太太派人来回话,说北静王府派人来,说明儿八月十五,那边准备了几出小戏,请二爷过去看戏做乐。」宝玉正自心烦,听了这番话不由皱了皱眉道:「这中秋佳节的,不让人好好在家里过个节。」麝月笑道:「那北静郡王爷是看得起你才请你去,你何苦这般不识抬举?别说老太、太太太们高兴,就是我这做丫头的也替你高兴。」宝玉道:「罢了罢了,明儿我去就是了。」待到第二天一大早,宝玉便穿整齐戴了,骑着马奔北静王府去了。

却说湘云正在屋里懒懒的躺着,听见外头宝钗的声音道:「你们姑娘可在屋里呢?」湘云忙起身了出去。二人坐了,宝钗拉着湘云的手道:「云妹妹,你这是怎么了?我看你可不像单单身子不快。」湘云听了,默默低下了头,眼圈也红了。宝钗见了站起来,用手按住了湘云的香肩道:「好妹妹,是受了什么委屈了?想是那卫家的人给你气生了?」湘云只是摇头。「那,是宝玉欺负你了?」湘云扔是摇头。宝钗道:「好妹妹,有什么话还不能和姐姐说的?」湘云一头扎到宝钗怀里哭了出来。哭了好一会子才哽咽着把事跟宝钗说了。

宝钗紧紧搂着湘云,道:「你们啊,哎……」

「宝姐姐,我……」

「好了,不用多说了,既然都有了,怕也是没用的,横竖要想个法子混过去是正经。」湘云擦了擦眼泪道:「宝姐姐,昨儿我和宝玉说了。宝玉说他想法子。」宝钗笑道:「他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公子哥儿能有什么法子?还不如我这进进出出的倒是方便些。好妹妹,你不用着急,宝玉若是没法子还有我呢。」

「宝姐姐,你真好。」湘云哭道。

「傻妹妹,快别这么说,都是我这当姐姐应该做的。如今我且先问问你,你这肚子里的孩子是要还是不要?」湘云听了,忙哭道:「自然是要的,这是我和宝玉的骨血,怎么能不要呢?」宝钗听了叹了口气道:「好,姐姐帮你想想法子。」二人又说些贴心话,不在话下。

到了晚上,贾母命人在大观园中摆下酒宴,众人饮酒看戏作乐。只是王熙凤病着不能来,薛姨妈身子也未大愈,只在自己院子里不来,宝钗自然是留下陪薛姨妈,也不得来。惜也病着不来。宝玉又在北静王府不得身。贾政贾赦贾珍贾琏等一并爷们都在外头吃酒,内眷只有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尤氏、贾蓉媳妇、、探、黛玉、湘云。

因没了凤姐,便少了个调笑的,贾母也便少了不少乐子,又没有宝玉在身边,便道:「今这中秋节更是冷清些,倒无趣起来。

林黛玉见坐了一桌子人贾母仍嫌不够热闹,又是中秋佳节,千家万户都团聚,只有自己父母双亡,只身在异乡,不免又伤怀起来。湘云心中有事,自然也乐不起来。

贾母又命将毡铺于阶上,命将月饼西瓜果品等类都叫搬下去,令丫头媳妇们也都团团围坐赏月。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彩可,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因命人将十番上女孩子传来。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这里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于是遂又斟上暖酒来。贾母笑道:「果然可听么?」众人笑道:「实在可听。我们也想不到这样,须得老太太带领着,我们也得开些心。」贾母道:「这还不大好,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说着,便将自己吃的一个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又命斟一大杯热酒,送给谱笛之人,慢慢的吃了再细细的吹一套来。媳妇们答应了,方送去。

只见鸳鸯拿了软巾兜与大斗篷来,说:「夜深了,恐水下来,风吹了头,须要添了这个。坐坐也该歇了。」贾母道:「偏今儿高兴,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不成?偏到天亮!」因命再斟酒来。一面戴上兜巾,披了斗篷,大家陪着又饮,说些笑话。只听桂花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不住堕下泪来。

众人彼此都不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方知贾母伤,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又命暖酒且住了笛。尤氏笑道:「我也就学一个笑话,说与老太太解解闷。」贾母勉强笑道:「这样更好,快说来我听。」尤氏乃说道:「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子眼,四儿子倒都齐全,偏又是个哑叭。」正说到这里,只见贾母已朦胧双眼,似有睡去之态。尤氏方住了,忙和王夫人轻轻的请醒。

贾母睁眼笑道:「我不困,白闭闭眼养神。你们只管说,我听着呢。」王夫人等笑道:「夜已四更了,风也大,请老太太安歇罢。明再赏十六,也不辜负这月。」贾母道:「那里就四更了?」王夫人笑道:「实已四更,他们姊妹们熬不过,都去睡了。」贾母听说,细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在此。贾母笑道:「也罢。你们也熬不惯,况且弱的弱,病的病,去了倒省心。只是三丫头可怜见的,尚还等着。你也去罢,我们散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