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控制是双输,尊重是双赢不是每一件事都要沟通的,大家将来未必再相遇,跟你辩起来,实在费力气。你不可能用你的想法改变我,我也不会因我的能言善道改变你。

聪明人不会主动挑起损人不利己的“对立”战争,也不会让自己的“控制”变成“逆我者亡”有一位开计程车的朋友就跟我说:“很多人喜问你要选谁,对不对?其实,我觉得这样问人家,有点无理取闹。你的态度如果不好,人家本来要选那个人,现在也不选那个人了,反而有反效果。如果你把立场不同的客人赶下车,那更是为你支持的人帮了倒忙。”但是,很多人没有反省到,他的“控制”是一点益处也没有的。

我常想,在生活中,我们有多少的控制没有被觉察出来呢?

台湾人很好客,请客时帮别人夹菜,并没有先问别人喜不喜吃这道菜。(我常硬着头皮吃下很多我不吃的东西,你呢?)干杯文化也常是控制的延伸。

“不干,就是看不起我!”这样的话,我们常在大伙儿聚会时听到,除非你酷杯中物,否则你一想到要和这样的人吃饭,你就头痛。这种干杯文化也导致许多酒后驾车肇事的悲剧,间接杀了不少人。

父母常以“我是为你好”发挥控制

“乖”的赞美,代表孩子受你控制了,你赢了。但你因材施教了吗?他快乐吗?则是长期被忽略的问题。

公司中,有的主管常靠挑拨或制造内部斗争来巩固自己的控制,其实减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损人不利己。

一群朋友中,你也许会发现嗡嗡嗡的小蜂,他殷勤地制造两个朋友的“小小”问题,再出面来解决,其实只是证明自己的重要。那也是一种控制

有些情人以“把他吃得死死的”洋洋得意。你得到什么好处呢?控制别人,一定很费力。

“控制”的反义词决非“放纵”而是“尊重”顺其自然,放轻松;控制是双输,尊重是双赢。

如果你一直振乏力…

要知道,你的身体虽然滋养你的灵魂,助他成长,但到头来却常给灵魂错误的建议。

躯体的望,从某个方面来看,像个晴不定的伙伴,你必须耐心对待。这种耐心会为你带来好处。它能扩大你的心,让你受和平。

——rumi(回教苏菲诗人)如果你一直觉得振乏力,是想法出了问题,还是身体出了问题?这是我最近看了杰米森博士的《躁郁之心》后得到的问题。

平常我们都会说,要照顾身体。但是有时也得承认,不管我们如何想照顾身体,我们常被身体左右着。身体的故障原因常是宿命的。

很多人再努力都无法抵抗由基因带来的疾病。很多致命的疾病仿佛随着命运而来,高兴什么时候暴发就暴发。

找出沮丧的源头有个朋友事业有成,但成担心自己气数将尽,因为他的父亲死于肝癌,母亲也死于癌症,他的三个兄姐都在五十岁以前得了肝癌,尽管他们都不喝酒。他在面临五十之将至时,到一种“知天命”的恐惧。

有个朋友忽然发现部有恶肿瘤。天啊,她还没谈恋,还没开始享受人生啊!

有一阵子,我工作的单位发生了一连串的不幸事件:一个星期天还跟我打招呼的高级主管,在某一天中午应酬回来之后,就没有人看见他。他被发现时,倒在男厕里,已经回天乏术。另外一位高级主管,一个月前还中气十足地与我谈他的理想与未来的计划,却骤然发现肝癌已到末期,在一个月后过世了。

有时我觉得我们像是拿破仑时代那些排列成整齐队伍前进的步兵,朝远方看不见的敌人前进,敌人的弹不断地扫过来,不幸被命中的人倒地了,其他的人继续前进,直到被倒为止。

即使是幸运者,在三十岁之后,也逐渐察觉“体力渐衰”的事实。

生命的无常可以让人悲观,也可以让人不得不乐观。如果生命无限,没有人会珍惜。

如果你一直振乏力,只是人生观出了问题,那么很多人可以劝你:只要你想变好,你可以当机立断。人生是不乐观白不乐观的事情,是一桌良莠不齐的宴席,终要散场;你可以拣好的吃,不用尽拣坏的吃,还怪宴席不丰富。

我们要谈的是,如果你一直很沮丧,这个沮丧来自哪里?心理还是身体?

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被察觉,身体如何影响心理,则是我们忽略的。有时我会觉得沮丧得不得了,想强迫自己怎么乐观进取都没有用,一件平常会一笑置之的小小事情,在某个时刻会变得很严重。

身体状况会影响心理健康,这是我们常忽略的事实。

在我怎么安自己都到乏力时,通常都是身体的问题:我累了,或者是下雨了,筋骨酸痛的病又犯了,使得我情绪好不起来。

还有些原因是找不到的。我曾经看过一个美国的心理学报告,说月圆时人类的情绪会特别焦躁(这和狼人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报告指出,雨连绵时自杀率特别高;女的“经前紧张症候群”则是老早就被承认的事实。

对症下药,治躁郁《躁郁之心》是一位神病学系教授杰米森博士所写的。她之所以能名列美国最佳的神科医师和躁郁症权威,是因她从少女时期就与躁郁症搏斗。这些神疾病仍是附在基因上来的,她不愿意有躁郁症,也不想自杀,但是她的疾病在发作时,会使她对自己完全失去控制力。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