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卷二十七江浙放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文武百官拜,礼毕,只见朱元璋一言不发,愁眉深锁,不知为何。不过众人皆看出皇帝不悦。

有本早奏,无本退。朱元璋坐在龙椅上,便再不多言了。

百官鸦雀无声。

怎么了!朕不开口尔等便不说话么?!朱元璋大怒,狠拍龙椅,百官皆惊。

李善长送来一份奏折,加之前一阵子百官所奏,已有十余起。朕只是不说,难道朕刚打下的天下就如此荒凉么?天下大旱,百姓颗粒无收,你们这些做大臣的难道都只会中私囊不知为国分忧么?!

朱元璋这一席话下来,百官皆跪:臣等有罪。

罪?你们是有罪,但是我把你们的脑袋一个个都砍下来能否解决灾祸?天灾虽凶,能凶于**否?我新建,国虽富,民却潦倒如此,若是中卿皆一国事为先,以朕建国艰难为已任,天灾真不可免?

看着朱元璋咆哮大殿,下面依旧是一片死寂。

眼下大旱,江浙闵南两地乃是天下粮仓,兵家重地。如今百姓有事了,朕三思之后,觉得取之于民,理当用之于民。朕播放粮款以救济灾民,众卿家谁愿前往啊?

朱元璋冷眼看着百官,忽见一人身起站了出来:皇上,臣胡惟庸愿为皇上分担国事,鞠躬尽瘁。

好!胡大人不愧为国之栋梁,如此国难之际也不忘身而出,朕赐你金牌,此事予你全权负责。

谢皇上,臣斗胆推荐一人,派此人为放粮官,此事成矣。

哦?胡大人所荐何人啊?朱元璋问到。

乃臣侄儿胡正肯,此子虽然年轻,但是却心系国事,臣举荐此子前去,为皇上分忧。

朱元璋大喜:好!胡卿家全家皆懂报效廷,朕很是高兴。此子何在啊?

皇上,在殿外侯着。

随便太监高昂宣传,胡正肯来到了朱元璋面前,往地上一跪,顿时磕下三个头来: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卿平身,此次三地大旱,朕派你前去都粮,你可愿意?

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哈哈,果然英雄出少年哪,胡惟庸,真是虎门无犬将啊。朱元璋觉得此事如此便算了了,当即面。胡惟庸看在眼里,急忙接口道:此乃皇上鸿福齐天,英明神武,臣子们必当竭尽所能,以效皇上之恩。

恩,朕封胡正肯为三江总督,官拜四品,即起程,下去吧。

谢皇上!

当晚,在胡惟庸府上,胡惟庸为胡正肯摆下宴席,却不请一人。叔侄两人在屋内饮酒,胡正肯面光,好不得意:舅舅,侄儿全凭舅舅之德,再敬一杯。

胡惟庸此时却站了起来,在大厅里来回渡起了步子。

舅舅?这又是为何?难不成舅舅有心事不成?

胡惟庸哼了一声:你尚年幼,不知官场险恶。我今为你庆贺却又不请一人,你知为何?

愿听舅舅教诲。胡正肯在胡惟庸面前丝毫不敢造次。

你今虽然出尽风头,但是你要知道,伴君如伴虎,哪怕你立下再多的功劳,一句错话也可能让你门斩,马虎不得呀。胡惟庸总觉得心里没底,声怕这厮出事。

舅舅,您对我还不放心么?侄儿办事向来稳妥,没出过什么纰漏,舅舅大可放心。不过此事还需舅舅指点,小侄实在不知如何调度。

胡惟庸点了点头:你能如此想那就对了,做人做事还需背躬些好。这为廷做事,可以马虎。但是为皇帝做事,千万马虎不得。不光要做的漂亮,还得猜出皇帝的心思,马要拍在股上,而且轻重位置都得拿捏准了。不然就算你完成使命,依旧不会逍遥的长。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