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真的拥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马丽走在去医院的路上,光非常明媚,她却到了闷。是的,闷,口像了一块被棉花厚厚包裹着的石头,不过气而沉甸甸地坠着。这该死的觉已经持续好几天了。明明刚刚还好好的,走着走着就开始了。她努力想要把脑子排空,像小孩挤牛袋一样,她也用了同样的耐心,想要把脑子里的那些话语统统排掉。然而,不能够,那些话语已经生发芽,而且部也已经在她意识的土里蔓延,狂舞之态很像树的藤蔓。

“不要叫我姐,我不是你姐”马丽的脑中反复出现这句话,当时并没有太大触动,自己反倒做出一种大肚能容的姿态稳定局势,等事情平息之后,马丽就像老黄牛反绉似的对那些话反复嚼。。她知道自己不可以去计较,也知道不能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然而不是的,仔细想一想,她不是在计较,她只是受到了伤害,而那伤害却是包装过的,需要一层层打开,方能看见。她想起杨宗纬唱的《洋葱》,虽然很不搭界,也没有一点罗曼蒂克的意境,可是,她一层层剥开那些冠冕堂皇的外衣,眼泪还是忍不住的

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更有甚者,甚至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歪曲事实,假借他人之口大肆宣扬。这样的人很多,他们骨子里脆弱,没有担当,推委责却得意洋洋自己的小把戏。而悲哀的是,自己却必须时时要与之周旋。

马丽并不是软弱可欺之人,她只是在想,人世间最大的缘分莫过于亲情,人生而不易,而人世间的美丑善恶也不是自己能决定的,遇到什么,就接受什么,接受不了,就学着接受。

这个世界上,谁也别想主宰其他人,也没有人心甘情愿的被主宰。马丽这样推想着,就走到了住院部的电梯门口。闷一直持续,她用拳头捶打着口,没有一点用处,尝试做了几个深呼,还是不见好转,索任它去吧。

马丽走入电梯,电梯是用了十几年的老电梯,反应迟钝,而且十分笨重,铅的反光散发着各种不祥。人很多,而且大多是探望病人的家属亲朋之类的,人人脸上都一副愁眉苦脸而心里隐隐庆幸不是自己的轻松之态。然而有些病人却较起真来,他总希望自己的病能博得十二万分的同情,甚至希望别人能同身受,当他病的时候,就把自己还原为一个几个月的小宝宝,渴望着全世界的呵护。

人在重大的磨难中,才能真正暴他的本

电梯门开开合合,每一次都要磨叽两三分钟,而等的这两三分钟,马丽能清楚地知到自己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火苗蹭蹭蹭地往上冒,口灼热,嗓子干燥,整个身体也跟着急躁起来,很想很想咒骂些什么,却努力保持着平静的姿态。

终于到了病房,马丽腔的怒火却在一刹那烟消云散。还是那两张悉的面孔,萎靡的神在马丽入房的一瞬间陡然一亮,嘴里也欣喜地招呼到:“丽,你过来啦。”马丽把饭盒放下,听着心里冰块融化的声音,轻声问候着病情。

她原谅了所有,也包容了所有。

病房里的空气弥漫着一股药水味儿,初进病房的人是很难适应的。晴空万里的天气,窗玻璃反着金灿灿的太光,照得正个病房暖洋洋的。

公公仍然躺在上,一副听天由命的神情。婆婆枯坐在椅子里,布皱纹的脸上没有了平时工于心计的明,神情很松弛,终于在这一瞬间,她还原成了一个可怜的老太太。

马丽就被这一瞬间打动了,再争强好胜也是一个可怜的老太太。她终于有点懂得了耶稣的心境。他原谅世人,宽恕世人,拯救世人,是因为他知道,世人是怎样在人世间在人的淤泥里痛苦挣扎。

马丽打算再坐一会儿,可一看时间,已经不能够了。她只能急匆匆地拿上饭盒,跟俩老道别一下,就‮腿双‬替着快步走出了病房。

几分钟后,马丽来到了公站下,公车还没来,她的心又开始紧缩起来。不住脑中又想起了那句话——“不要叫我姐,我不是你姐”她觉得自己好委屈,一直努力做一个好媳妇,孝敬公婆,尊重婆姐,连老公的弟弟一家,也不时拿点东西去看看望。仅仅说了老太太几句不要太多心这样之类的话,就被老太太给女儿翻歪曲成什么样子?!

一股火又冒了起来,马丽甩头想把它甩掉,可火苗弯着还是在熊熊燃烧。她开始猜想,耶稣是不是身,他是人吗?如果是人而能超成那么彻底,真的不容易,真值得敬佩啊!

马丽没有想当耶稣的设想,她只是自我修炼而已。无门无派,只抱着向善的信仰,听心的战斗。

|马丽不晓得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当然是努力向善,可有时候她又怀疑那些是不是伪善。如果自己有一百块钱,分给别人一块钱就很容易,特别是以施舍的方式,听到别人不住口的谢声,那就更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了。有钱人做慈善,没啥了不起,难能可贵的是没钱人做慈善,那就需要相当的怀了。

马丽想到这些年对公公婆婆的好,一方面是真心真意对待老人家,可听到村里人不住口的夸赞,马丽心想,自己未必没有沽名钓誉的成分在。她也实在是享受别人的称赞,而且公婆的态度也说明了自己没有白对他们好。

然而,现在马丽的心理却不平衡起来,生活的内容还是那些内容,只是用不同的容器装起来,就变得让她难以接受了。

马丽是早就做好了赡养老人的准备的,公公看病的钱怎么筹备,她也是早和老公商量好了的,甚至以后俩老人怎么在这个50多平的小屋住下,她心里大概有了安排。她热心地为公公的病四处查找资料,并跑了好几家医院,去咨询这方面的专家大夫。她安婆婆,希望婆婆的神能好点儿。她这样做的时候,是意的把自己当成这个家的一分子了,她希望公公的病能好起来,为了要不要做手术,晚上睡觉还纠结着。她是倾向于不做手术的,因为自己的爹爹曾经也是这种病,没有做手术,化疗几次后,十几年了,身体也还可以。而且,如果是晚期,手术后扩散的话,恶化是很快的,她问过几个有同样情况的人,他们都给出不做手术的建议。开始时老人也是这样想,婆婆和老公还有老公的弟弟也这样想,化疗时又查出了左腿静脉血栓,更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大家就做出了一致的意见,决定不做手术。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马丽像卸下肩膀上的担子一样,浑身轻松了不少,她期望着自己的公公能战胜病魔。

马丽是那样热心的去劳奔波,是因为她想把自己儿媳妇的角尽可能扮演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她自己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从中她能找到一种肯定自我价值的。这里特别提到“扮演”两个字,这两个字引起了她的思考。人生也是要扮演的吗?难道自己那些情不是发自内心的吗?她像择韭菜似的把以往的那些情摊在脑海里细细分辨,哪些是纯净的,哪些掺了杂质,哪些是委曲求全迁就社会期望的,哪些是自己发自肺腑的。这耗费了她大量的脑细胞,因为她并不能做到像计算数学题似的那么准。

过往的经历带给马丽最宝贵的经验就是要学会珍惜。早在2007年遇到老公之后,她就知道,自己要等的人来了。是的,他来了,如在水一方一样的意境,经过长途跋涉,历经风霜雨雪,一路披荆斩棘,他在雾气蒙蒙的水面上,一点点向她近。在对的时间里遇上对的人,这并不是针对情,而是针对婚姻的。老公并不是完美的恋对象,但他是完美的结婚对象。这一点一直到现在马丽也没有动摇过。

马丽珍惜老公给她带来的安稳生活,虽然家境非常一般,而且这“一般”是农村里很勉强的给足人面子的“一般”不过,马丽并不介意,她不是一个纠结于物质的女人,相对于物质,她更看重的是神上情上的质量。,她本就是一个清淡的人,她需要的是安稳,而这安稳就静静地等在那里。就像是无限绯红的枫叶林里,一枚轻轻飘落的叶子,安安稳稳落在捧着的手心里,她也沉陷在老公温柔的宁静里。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并不是咫尺天涯的云朵,它很多时候就住在那容易足的心里。马丽想说自己老公,当然她也曾在心里无数次的否定过,有时候甚至为此而深绝望,不过,她还是希望自己是老公的。只是这种少了男女间的相互引,多了同为人类的同命相怜的相互取暖,而这已足够。

为此她忍受了老公被动退缩行动迟缓等弱点,因为正是他这些特质,才成就了大树一样的安稳,她不能要求太多。当然也正是这样,也才能给马丽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她本就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被约束被管教对她来说,一天都不能忍受。所以,两人互不干涉,各自忙各自的,也是一种很好的搭配。而且,在家里,马丽也渐渐有了主人公的自豪,虽然挣钱不多,但都归她管,老公也听他的,儿子也是她全权负责。就像炒菜时爆出的香味弥漫在小小的厨房里,她自身存在的价值淌在各种的劳盘算里。子也就这样香气四溢美滋滋地过着。

当然,她也承认自己是一个承能力很差的人,每当遇到经济上的危机的时候,她都心里又空又慌她虽然想否定那生存的危机,但它的确是紧紧绕着她。她一直觉得自己缺乏自我生存的能力,就像村上树《烧仓房》里的那个女孩儿,飘的内心不允许她在现实的土地上驻足,马丽也曾经历过那样的惨痛,虽然现在她可以将两眼聚焦到一个个具体的物质,她也可以找一份工作“忍辱负重”干它个一年两年,她也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和担当来面对各种现实力,但她还是会惶惶而不可终,还是会有情绪上的抑克制之后的大爆发。每当这时候,老公就成了她的出气口,马丽会一点点数落老公的各种缺点,不管孩子,不干家务,不思进取,没有‮趣情‬,沉闷无聊…马丽嘴里吼着,眼神离着,眼看着老公脸开始涨红,继而发青,她意识到,老公体内的气快要破了,到了必须给他撒气的时候了。马丽的优点就是说过后气就顺了,而且能审时度势,注意控制局面,能点火也善于息火。

马丽马上变换腔调,她知道老公的格是改变不了的,而且她也没希望他真的去改变。而且她一直认为,两个人在一起,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让对方做自己。所以,她开始向老公道歉,并说出自己急躁的原因,剖析自己承能力差的源,再加上肢体上的不停磨蹭,嘴巴上柔软的贴,眼神又可怜兮兮的,老公自然招架不了,只能举手投降,先享受这一刻的温存再说。过后,自然是更加珍惜彼此,两人的手握的更紧,也增加了面对现实的信心。

其实,俘虏马丽的只是她想象中的恐惧,事情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