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雨停风起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黄昏时,沈老夫人盘着腿坐在榻上剪着窗花,刚守寡的那些夜里,都是靠剪着这些窗花渡过漫漫长夜,剪着剪着,倒添了一个好手艺全文阅读。
鸣凤见天有些昏暗,便挑了一盏灯放到榻前的小案上,小声道“老夫人,您都剪了半个下午,休息会,别伤了神。”沈老夫人看着盘子上搁着一盘剪坏的蝴蝶,气馁地将手里的剪子一扔“没剪出一样是完整的,这人老了,眼也花了,连手都不听话。”想起下午自已一番狠话还是留不住儿子的脚步,沈老夫人攥紧手,像有千万不甘地咬了咬银牙“自已的手都把不好力道,何况是儿子,越来越不由娘了!”这时,后院传来女青衣委婉动听的曲调声,声音好象有点
悉,便探出头鸣凤问“这还没到晚上,就唱上了?”鸣凤走到窗边,挑了窗帘探了头出去,瞧了片刻,回道“老夫人,已经到了不少人在听戏了,好象都是家眷。”一旁收拾着榻上碎纸的鸣香听了,抬头添了一句道“皇上和贵妃都未到,现在都是大臣的内眷,府里头怕她们候着闷,在园子里安排了千魅坊的跳舞,一些年青的公子小姐都在那玩着呢全文阅读。年纪上了些的,就到老夫人后院里听戏了。”外头的香月听了,掀了帘子进来,一脸的兴奋道“方才奴婢看到她们在后院里搭戏台时,听说是请了两个戏班子,足有五十来个人在那候着,说是排了二十多场的戏,都妆上了,戏单上有二十多个曲目,由着夫人和小姐们随意点。”
“哼,尽摆阔!”沈老夫人脸上不更盛,挪了一下身子,鸣香忙跪了下去侍候沈老夫人穿上鞋。
沈老夫人不要鸣香挽扶,柱着拐走到窗台边,气呼呼地伸长脖子看着窗外,那神情就象一只吃不到草的老水牛。
鸣凤看了看老夫人的脸,小心翼翼道“这排场自然是大了些,但那些贵客肯来,也是看在老爷和公主的面子上。老夫人您想呀,二小姐都三年没回京城,能认识几人呢?这些人还不是都冲着沈家这块招牌。依奴婢看,老夫人,您也该下去招呼招呼,省得那些夫人小姐们念叨您。”瑞安这些年在沈府摆了不少宴席,沈老夫人也认识了不少朝中重臣的家眷。
听鸣凤这样说也有七分理,沈老夫的脸缓了缓,哼了几声道“把我那件枣红的褂裙拿出来,这天气刚刚好,穿得也舒服。”鸣凤会意,不仅找出那套枣红
的褂袍,还把去年沈老夫人过寿时用的整套行头翻了出来。
一柱香后,沈老夫人抚了一下光滑的鬓角,脸上堆了笑意“下去吧!”沈老夫人一下楼,
面就见到四五个四十来岁年纪的贵妇模样的正进了院子,身后都有几个丫环侍候着,其中两个的脸特别
悉,只是人老了有些记不住,见她们纷纷给她行礼,沈老夫人脸上有光,便招呼道“一起听戏去。”鸣凤知道沈老夫人不大记人,便悄悄提醒了句“这是礼部韦尚书的夫人,后面一个是礼部张大人的夫人,最靠后的是工部尚书的家眷。”
“正是,正是,我最近正小百花的那个青衣徐当家,那唱腔呀,绕梁三
不绝。”张夫人笑着走到沈老夫人身边,
挽一把沈老夫人,香月忙让开几步。
“巧着呢,我也是正冲着她来,听说最近不好请,各府办什么喜事宴会的都上贴请她,听说都排到秋后了,还是沈府有面子。”韦夫人随口奉承了一句。
沈老夫人面丕动,心却开了花,一路听着奉承到了后院廓角处,马上有粉衣丫环上前领座,沈老夫人才注意到,戏台下已用帐帘隔出一间间的小包厢,里面设有六七座,每个包厢里都有两个丫环侍候着,桌子上摆
瓜果和东南西北各
点心。
众人看着五彩缤纷的致小点,连连惊叹赞道“这排场,快赶上
里头了!”沈老夫人笑在众人的撑扶下,也不推托,在首位坐了下来。
她看着前面一个扮相俊美的小青衣,正跪在一个老妪面前边哭诉着,边唱着,便问粉衣丫环“这一出唱的是什么?”粉衣丫环将茶几上的戏单递给沈老夫人,躬身回道“是徐当家的《金锁记》”一旁的张夫人忙把戏的内容简单带过了说了一下。
沈老夫人听了,哼了一声,脸鄙夷地指着戏台上那老妪“这老太婆如此不庄重,都守了三十年寡,到老了还把老脸丢尽,看她死了后拿什么脸面见祖宗。”想起自已三十多年守寡,儿子是状元,又是当朝二品,老夫人心里象渗了
一样得意。
韦夫人眼睛瞅着台面,也就随口接了一句道“或许年青时还有个念想,养着孩子希望有出息,加上孩子小又贴着心,这寡妇的子并不难守。到老了,儿子有了媳妇哪有时间陪老人,又看着年轻夫妇难免亲热些,这就勾起了伤心事。想回味回味…”话未落音,便被坐在身后的张夫人打断,
口嘲讽“那也不能听壁角,多丢脸,先头还有理,怕儿子不疼媳妇,想早些抱孙子,后来不是孙子都有三个了么?照样夜夜地听壁角,分明是听上隐了。”后面工部的一位稍年轻的夫人对这出戏不
兴趣,倒是留着心听着她们的对话,听了半晌,也凑着上前搭话“也不知那老太婆听多了,会不会老来俏,想找个人嫁了!前阵府里的一个老妈子说,乡下里有一个老婆婆都快六十了,还生个七斤多的胖小子。”
“老蚌生珠呀,这事倒多,只是京城里没有,乡下多的很…”韦夫人说到此,掩了嘴笑得合不上。
沈老夫人也听得津津有味,跟着呵呵呵地笑起来。
这时,一场戏闭了幕。粉衣丫环上前双足跪地,为众人煎茶。
众人一边品茶一边吃着各小点。沈老夫人拿过戏单,正准备点《牡丹亭》时,隔壁的帐子中传来一声笑后,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戏谑“这场《金锁记》本
还真想再听一回。”沈老夫人听了,讪讪地搁了戏单,因为这自称本
的肯定是皇
里的哪个主子。既然这样,这点戏的事暂时还轮不到她。
其实笑声不大。只是先前既有青衣唱着,后台伴着奏,各个帐子里聊着,别的厢也听不到什么。这回戏停了,隔壁的笑声和说话声就听得一清二楚了另一人忙附声道“是,徐当家的唱功可圈可点,尤其是控诉婆婆干涉她夫那一段,真是演得声泪俱下,却依然字圆腔正。”众人听出这是瑞平公主的声音,正想起身过去请安,却听瑞平公主笑道“每回听这《金锁记》,本
就想起沈老夫人和本
的皇姐。你们难道不曾听说,每逢初一和十五,沈老太太必定让人搬了长榻到本
皇姐的寝房门口么…”话未落音,就是一阵阵肆无忌惮的笑。
另一个人亦笑道“我也听过家里头的婆子们说起这事,原以为只是丫环们啐嘴,后来听柳相的夫人也说起这事,才知原来真有这一茬。”瑞平公主饮了一口茶润润喉,又道“台上有这戏,台下就有这人,都说沈老夫人守了三十多年的寡,养出一个状元郎,疼得跟命一样。本
还听说,这沈老夫人都不让儿子进宁家那门的寝房,管得可宽了。只是我皇姐到底是公主身份,老太太自然不敢明着管着,只好找了个理由,夜夜在房外墩着,也不知是不是听着听着就上瘾,这三年来,就是大冬夜也让丫头婆子烧足了碳火在外头熬着。咯咯咯,所以呀,本
一听这戏,就想到沈老夫人…”瑞平说到最后,已经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那一厢众人附合着,这一厢,沈老夫人的脸已成了酱青,青筋密布的手狠狠地抓着拐杖,控不住地抖动着,身后的一群妇人面面相觑,再也不便去另一厢打招呼,又不便上前安
一下沈老夫人,就这样尴尬万分地伫着。
隔壁厢的笑声终于停了下来,却有一个声音紧接着凑上一句“我说呀,要说那沈老夫人也不过是五十来岁,若是听着听着,把葵水给招来了,或许也能来个老蚌生珠…”此言一落,隔壁的笑声更剧,甚至听到茶盏落地的声响,沈老夫人再也坐不住,嘴角控不住地歪斜着着,抖着,心里抓狂地想把眼前一切东西都撕烂,她咬着牙,拼命控制着自已的情绪,
着腿双强撑着站起身,鸣风和香月忙着前小心翼翼地撑扶着,沈老夫人脸上的五官拧绞成一团,也顾不上礼,
沉沉地瞪着一双三角眼,紧紧地柱着拐蹭蹭蹭地离开。
一回到寝房,沈老夫人的腿一软,全身蓄着往后仰着,鸣风和香月惊叫着,搀都搀不住,三个人同时倒在了地上。
鸣香不知情,奔了过来,急道“怎么啦?怎么啦…奴婢去找大夫!”
“站住!”鸣凤喊住“先把老夫人扶到榻上,听老夫人怎么吩咐。”鸣凤知道若这会传大夫,肯定会把后院里的那一些话,传得纷纷扬扬,那老夫人的颜面如何挂得住。
三人合着力把沈老夫人扶上榻后,鸣风忙到边上倒了杯热水,要扶着老夫人起来喝点缓缓气神。
沈老夫人躺下后,一闭上眼,耳朵里萦绕不绝的是瑞平公主肆无忌惮地笑声,那笑声如此尖锐刺耳,如象一把把刀将她在众人面前刮着她的衣裳,一丝一缕地剥下,直到自已一丝不挂,老皮老地呈在众人面前,所有的人围着她嘲笑着,一声声指着她,守不住寡,听壁角,老蚌生珠。
天地间好象全变得混混顿顿的,只有一群人尖笑着围着自已,指指点点,那一张张的脸中,沈老夫人甚至见到亡夫凶狠的眼光,盯着她,斥责她不守妇道!沈老夫惨叫一声,猛地支起身子,全身战粟着,指着门窗,抬起浑浊的眼恶狠狠地看了看鸣凤,气息息地厮叫“把门窗都给关了,谁要是敢进来,我就撕了谁的皮…”一阵血气上涌,沈老夫人双眼一番,晕了过去。
鸣香惊得手无足措,捉了鸣凤的手直嚷“不行了,老夫人快不行了,鸣凤姐,我们怎么办?”鸣凤心中焦急,可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沈老夫人平常最好面子,肯定不愿这事让别人知道,所以,才吩咐她们把门锁死。可是,老夫人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她们几个丫头怎么会担当得起。
鸣凤看向香月,见她急得泪眼汪汪地等着自已拿主意,心头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