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34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時人稱他“南街老神仙”。
期間,他還研究了四域的信仰狀況。除去帝王之威,天下各州府的信仰七零八落。有信奉巫蠱之術的,有信奉西域佛法的,有臆造天上諸神的,還有祭拜閻羅説地府就在泰山頂的……
他:“地府不應該在地下?怎麼還跑山頂去了?”無名:“地府入口確是在泰山頂。”好吧,反正信仰雜多。他這兩年也攢足了銀兩,於是與周家商議,兩家一起建立道觀,在眾多雜教裏爭一杯羹。
若説信仰,周家這些年是最信他的。上至家主娘子,下至管事僕從,所有人見他都喊老神仙。他為了維持威嚴,天天扮作長鬚老者,穿一襲騷氣的道袍白衣。眾人見他這氣度,也不免尊敬三分。
道觀建成,滿城百姓皆來圍觀。他從觀中悠悠走出,白袍一展,長劍橫天。面對眾人,他自稱天道之子,名道觀為天衍,尊天道,效天規。
來過他鋪子見過他神通的皆是捧場作揖,沒見過他神通先前有些不屑的百姓,在看到有大户人家的支持後,也不免信了兩分。
於是道觀就在蘇城百姓的見證下,成了。
0211_又是兩年後道觀建成,他本以為大功告成可以盡享天倫,哪知事兒比以前更多。
首先最頭疼的就是招生問題。
無名説這事得慢慢來,不急。
無名給他定下三條戰略:一是身體力行,二是貴賤分説,三是辟穀長生。
身體力行就是以自身為榜樣,用行動化世人。具體
作就是,幫隔壁吳家解決遺產糾紛,幫鄰居大爺搭紅線成就古稀之戀,兩家小娘子掐起來要去勸架,周公又想納妾得勸他回頭是岸。
這哪是觀主,這本就是老村長。
所幸他這一臉褶子自帶威望,兩家娘子就算吵得相互扯頭髮,看見他一把老骨頭來勸架,也只能縮了尖指甲。
再就是貴賤分説。
蘇城雖是富庶之城,也分貧貴,兩者的居住地涇渭分明。對待貧窮人家,道觀採取物質化,即送柴米油鹽,教筆墨紙硯。對待富家子弟,他採取法術
引,即火符水符雷符隱身符,直把那羣公子哥看得眼花繚亂五體投地,最後吵着鬧着要入觀聽學。
當然,施行這個措施的前提是對方有修道資質。有資質的拉入觀中,沒資質的只普及下道法足矣。
至於最後的辟穀長生,其實就是一個幌子。
道法要普及,必須給一個長遠而有誘惑力的目標。修道人築基便可辟穀,成仙便可長生。二者皆是凡人神往之事。但茫茫眾生,有修道資質的能有幾人?能成仙的更是千古無一。
他助徒弟入道,換得無數百姓豔羨,但他心裏清楚,偌大個蘇城,能修道的不足二十,能築基的恐怕只有四五之數。
可隨着道法普及,求道之人漸漸增多。來的或是被親戚好友攛使躍躍試,或是見道法神奇甘願服侍天道,也有家境貧寒希望道觀收留的。殊途同歸,來者都想修煉。
看見觀中一張張期待的面孔,他只能無奈微笑。
這也算凡人的優點。事實上,每一個想學道法的人,他都提前告知對方修道之資百里無一,若無資質還是放棄為好。但道觀開了這麼久,見了這麼多人,蘇城裏還未有一人聽後認輸。
0212_六門踢觀道觀運轉幾年,漸漸有了起。
觀中大小疑難雜事他都請教無名,徒弟跟在他股後,漸漸耳濡目染,也能幫襯一些觀中事。觀中弟子半百,上下事各有分工,但這些都是記名弟子,真正的大弟子只有柳雙一個小崽子。
柳雙也算爭氣,上個月剛剛築基。五年築基,蘇城上空一片雷雲,全城百姓皆來圍觀。柳雙緊張得像個小姑娘,他一邊安撫徒弟,一邊還要分神布築結界防止雷劫誤傷百姓。
柳雙的築基是個很好的宣傳機會。他趁徒弟渡雷劫,將道門之法又大肆宣揚一番,引得更多百姓神往。他甚至在觀中央做了一口大鼎,聲稱此鼎專收集天道信仰。銀錢投的越多,信仰越多,天道會更加庇佑。
於是一口大鼎,短短几天就投的銀錢滿鐺,待徒弟築基成功,他顧不上為徒弟慶祝,先自己抱着大鼎在觀中睡了一晚。
無名説你這不是佈道,是掉錢眼裏了。
他抓起一大把銅錢,哈哈大笑。
至此,道觀事業蒸蒸上,香火不斷。
然而世事總有坎坷,道觀名聲漲了,心懷不滿的人也就隨之增多。事實上,蘇城這片地方既有官府掌權,也有江湖勢力執刀,天衍道觀與官府相安無事,卻搶了其他江湖勢力的地盤。
但他不覺得自己搶了人家地盤。他是來招攬信徒的,跟凡間幫派有何干系?他本不屑與凡人爭鬥好吧。
可凡人不這麼想。
無名説凡人是這麼想的:你霸了蘇城南街,壟斷了這裏的醫館、藥鋪、卜卦和祭祀,還籠絡人心,不讓其他勢力在此收租,這明擺着就是要建立新勢力,不給其他幫派活路。
他奇了怪了:“東城的菩薩廟不也好好的?怎麼建廟就行,建道觀就要遭人怨?”無名:“……還不是因為你貪財,什麼生意都要搶一搶。”他一噎,無話反駁。這幾年為了發展道觀,他開了不少店鋪,做了不少生意。雖然很多都是周家在持,但招牌卻是天衍。一個本該清淨的道門招牌,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