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62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子。
截止1985年12月份,香港的電影院數量增到156家,用不了多久就能達到曾經的巔峯180家。
新藝城那邊不停的裁員,潘迪生的德寶電影公司則開始大肆招人,顯然是《開心大冒險》的熱賣、以及和新寶院線的結盟讓他信心大增,準備迅速擴大規模與嘉禾、夢工廠爭奪電影市場。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屆東方小姐決賽還在散着餘温,冠軍潘賢怡和亞軍葉玉卿忙着拍電視劇,唐書璇則帶着徐克、施南生等人遠征威尼斯。
《蜀山》究竟能不能打動白人鬼佬們,只能夠拭目以待了。
第531章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夢工廠揚威海外,《蜀山》成為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影片!”9月3的《東方
報》,赫然在報紙頭版頭條刊登出一條爆炸
新聞。
鄒文懷來到辦公室坐下,剛剛端起助理衝來的咖啡,秘書就敲門道:“鄒先生,鄧光榮又來了,您見還是不見?”鄧光榮就是後來投資4000萬,請王家衞拍《阿飛正傳》,結果票房撲街被氣得進醫院那位。
此人60年代因主演《學生王子》成名,17歲便成為青偶像明星,此後一直走紅十年之久。後來他從電影轉變為公司老闆,開了一家大榮電影公司,拍的片子一直都在嘉禾院線上映。
大榮電影公司在嘉禾就沒排到過好檔期,新寶院線的成立,立即引了鄧光榮與其合作。不過大榮公司去年拍的《黃禍》,四個月前剛剛經由嘉禾發行到南洋,如今正好是分賬的時候,嘉禾卻以各種理由拖着不給鄧光榮票房分成。
那可是總共100多萬的款子,鄧光榮的公司一年最多拍兩部電影,200多萬對他還説不是一筆小錢,自然要天天跑來找鄒文懷要錢。
鄒文懷一聽到鄧光榮的名字就頭疼,喝了口咖啡説:“叫他進來吧。”片刻之後,穿着一件白襯衣的中年帥哥走進來,臉上掛着笑容問候道:“鄒先生好,我這麼早過來,沒打擾到你吧?”
“沒有沒有,快請坐!”鄒文懷也笑呵呵地説。
兩人東拉西扯十多分鐘,鄧光榮才説道:“鄒先生,《黃禍》已經在南洋下片三個多月,大榮公司的分成該到賬了吧?”
“還沒到嗎?”鄒文懷裝出一臉驚訝的樣子,拿起電話説,“我幫你催一催。”鄧光榮心頭憋氣地看着鄒文懷演戲,臉上卻不得不維持着笑容,真鬧僵了吃虧的總是他。
《黃禍》講的是越南難民湧入美國唐人街的故事,雖然許多鏡頭是在香港拍的,但仍舊免不了去美國取景,所以電影拍出來投資頗大,幾乎快把大榮電影公司的資金掏空。可惜《黃禍》上映後票房不給力,加上在台灣和南洋賺的錢,才勉勉強強能賺個二三十萬。
為此鄧光榮已經近一年沒拍戲,只等着把《黃禍》的投資全部收回來才開新片,鄒文懷就是知道這情況,才故意拖鄧光榮的款子。
鄒文懷裝模作樣的打了一通電話,又和鄧光榮和顏悦的聊了一陣,後者只能憋屈地告辭離開,然後找嘉禾下屬的發行公司要錢去了,至於能不能順利要到錢,那還得看運氣。
鄧光榮剛走,何冠昌就拿着一份報紙走進來,説道:“鄧光榮又來要錢了?”鄒文懷點點頭説:“是啊,天天都來,我還得躲着不見他。”何冠昌説道:“那就把錢給他吧,也就一百來萬,鄧光榮如果真要開新戲,也不差那點錢。”
“我已經吩咐發行公司給錢了。”鄒文懷嘆氣道,“這個金公主和新寶真是亂來,搞得越來越離譜了。”金公主剛剛成立之際,為了獲得片源,不惜取消了影院包底制,使得嘉禾院線、邵氏院線也不得不跟着改革,從中損失了一大筆利潤。後來隨着新藝城的壯大,並且實行大片場制度,而金公主的其他幾家衞星公司也穩固下來,金公主院線片源多得用不完,這才開始與嘉禾院線“和平”共處。
現在新寶院線成立,加上新藝城的衰落導致優質片源不足,金公主居然與新寶院線同時調高片方的票房分成,一下子就拉走不少獨立電影公司。
對於嘉禾院線和東方院線來説,金公主、新寶的舉措純粹是惡競爭。但東方院線無所謂,因為夢工廠的大片場制度為其提供了穩定的片源,
本不用管別家院線的分成規則。
但嘉禾院線卻不同,其上映的片子大部分來自於衞星公司,金公主、新寶的舉動對其影響極大。
何冠昌把手裏的報紙往桌上一放,説道:“嘉禾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金公主和新寶那邊的公司,而是康劍飛的夢工廠。”鄒文懷還沒來得及看今天的報紙,下意思的戴上眼鏡往桌上的報紙一掃,瞬間就看到幾個關鍵詞:夢工廠、蜀山、威尼斯電影節、開幕影片。
“就是前年夢工廠宣佈拍的那部大卡司?”鄒文懷吃驚地問道。
何冠昌點頭説:“是啊。”鄒文懷問道:“不是説那部電影被斬了嗎,怎麼一下子成了威尼斯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何冠昌説道:“《蜀山》被
斬是報紙上傳的,我找夢工廠那邊的朋友問了一下,這部電影確實一度被擱置了,連男主角鄭少秋都離開了夢工廠。不過後來又重新啓動拍攝計劃,加上重寫劇本的時間,一共花了21個月來製作《蜀山》。”鄒文懷聽了之後,沉默許久突然説道:“還好,《蜀山》參加的不是戛納電影節。”鄒文懷此言,並不是説威尼斯電影節不如戛納電影節,而是因為後者在五月份舉行,入圍之後配合宣傳,正好可以在暑期檔上映。而威尼斯電影節在9月份舉行,一直到等到12月底才有好檔期,對《蜀山》的票房增益效果不能達到最大化。
何冠昌見鄒文懷鬆了一口氣,不由提醒道:“10月底本要舉辦東京國際電影節。”東京國際電影節是今年才首創,大部分的香港電影從業者,
本不知道這個消息,何冠昌還是前幾天才聽説第一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計劃在10月底舉行。
鄒文懷説道:“你是説夢工廠會拿《蜀山》去東京參展?”何冠昌點頭道:“東京國際電影節剛剛舉辦第一屆,肯定要邀請世界各地的電影參展來增加影響力。而《蜀山》作為今年唯一的一部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的華語片,肯定會收到邀請,而且多半還會獲獎。”鄒文懷沉思片刻,突然慨道:“我們在這裏打來打去,夢工廠卻在後面坐山觀虎鬥。”鄒文懷把助理叫過來,“把雷覺坤、陳容美約出來吃頓飯,就説我有要事和他們商量。”
…
…
中華百年的屈辱歷史,與曾經文化繁榮燦爛的天朝上國形成極大的反差。這種反差給全世界的華人帶來自卑,並且極度地推崇歐美國家的一切,甚至是羨慕、崇拜一水之隔的
本。
而人類作為社會動物,又極度渴望來自於他人的認同。這種認同的需求擴大到整個族羣,就體現為華人希望得到別國的認可與讚美。
華語電影在國際上獲獎很少,但每一部獲獎的電影,必然會受到各方的追捧。
14年前,胡金銓花費5年時間拍出《俠女》,耗資無數卻遭遇票房撲街。
這部第一次上映沒幾個人愛看的電影,在片庫裏吃了4年灰塵後,突然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雖然最後只得到一個技術獎項,但《俠女》重新上映時,卻因為這個獎而大賺票房。
有人説,一部電影提名奧斯卡後,票房至少會增加2000萬美元。但《俠女》前後兩次的票房遭遇,卻並不僅僅是獲獎的宣傳效應那麼簡單,它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民族情緒在裏面。
數十年來,這樣的情況在港台電影圈出現過兩三次,一旦有電影入圍國際影展,就必然會叫好又叫座。
當年唐書璇的《董夫人》那麼文藝,本來在香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