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tallinn)國際機場。
和所有的國際機場一樣,大廳裏面總是人來人往,英文和愛沙尼亞的廣播來回播送着,登機牌翻滾着傳送着信息。一羣記者散亂站在通道出口處,調試着自己的設備或者換着名片。
中國駐愛沙尼亞大使館武官穿着筆的陸軍軍官常服,站在出口對面。他身邊是武官助理、翻譯和幾個使館工作人員,圍着他站成一個半圓,用身體擋住了記者。
一個女記者背對通道,在對着電視鏡頭用英語説着:“世界各國的特種部隊都有着神秘的傳奇彩。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比賽可以説是一次各國特種部隊之間的奧運會,有着獨特的傳統。經過2年艱苦的獨立戰爭,愛沙尼亞成為獨立的民主國家,在浴血奮戰中,有一支名為‘愛爾納大隊’的特殊偵察部隊,活躍在森林與沼澤地帶,在歷次戰爭中成功地保護了當地居民,並且有效地進行多次偵察任務,愛沙尼亞民眾一直視‘愛爾納’為不屈不撓奮鬥
神的象徵…”
“來了來了!”一片英語等各種語言的驚呼聲,記者們都蜂擁到通道出口。
11名身穿中國陸軍常服、戴着統一的墨鏡、揹着91彩大背囊的彪捍男人在通道的自動傳送帶上排成兩列縱隊,徐徐接近通道口。
何志軍和雷克明並排站在最前面,前佩戴着圓形的標誌牌——中間是個狼頭,上面寫着漢語和英語的“愛爾納·突擊”陳勇和張雷並排在他們身後,接着是林鋭和劉曉飛等。陳勇、林鋭都提前晉升了一級軍銜,分別是上尉和中尉,而張雷等四名陸院學員也已經佩戴了中尉肩章。最後是董強和田小牛兩個士兵,但是常服都換成了
料軍官服,軍銜都是中士。
面對此起彼伏閃爍的閃光燈,何志軍低聲卻是嚴厲地説:“傳下去——我們的每一步,都代表中國陸軍!給我走紮實了!”11名中國陸軍軍人在閃光燈和記者的驚呼當中魚貫走出通道,在武官面前迅速站成橫隊。何志軍注視着大家:“聽我口令——向右看齊!向前——看!報數!”
“一!”雷克明高喊。
“二!”翻譯高喊。
“三!”陳勇高喊。…記者們好奇地看着,中國陸軍響亮的口令聲響徹整個塔林國際機場大廳,候機的乘客也好奇地圍攏過來。兩名巡邏的警察也走過來,站在人羣當中。
“十!”田小牛憋紅了臉,高喊。
十一名平均身高182的中國陸軍軍人在大廳成為耀眼的明星,他們的黝黑臉龐、他們的草綠軍裝、他們的八一軍徽甚至是他們的三接頭皮鞋都成為圍觀者爭相拍攝的焦點。
何志軍向後轉,敬禮:“報告武官同志!中國人民解放軍1995年度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比賽參賽代表隊集合完畢,請您指示!領隊何志軍大校,副領隊雷克明上校!”武官敬禮:“稍息!”何志軍轉身:“稍息!”他跑步到隊列裏面,向右看齊對正站好。
武官大步走上前:“同志們!”刷——整齊的立正。
閃光燈狂閃。
武官敬禮:“稍息!——同志們,開放的中國走向世界,開放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也要走向世界!參加愛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比賽,是我軍對外活動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總參首長親自簽發了參賽命令,國防部、外
部都在關注着這次比賽!”代表隊官兵目光炯炯有神。
“你們代表着我們三百萬解放軍官兵,代表着十一億中國人民!希望你們發揚我軍的優良傳統,堅定頑強,在這次國際比賽中展現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良好神風貌!我的話完了!”武官再敬禮。
代表隊官兵們嘩啦啦鼓掌。
“出發!”武官命令。
武官助理跑步到前面帶隊。
“向右——轉!”何志軍高聲命令。
刷——絕對的整齊劃一。
“起步——走!一,二一!”隨着何志軍的口令,這一列中國陸軍軍人縱隊開始走向大廳門口。人羣自然分開,讓出一條通道,又自然合攏,追隨着他們的腳步。隊伍兩邊都是閃光燈和動的記者,專程趕來
接的華僑和來這裏經商的中國商人擦着眼淚揮舞着手中的中國國旗。
“唱個歌子——”何志軍高喊“向前向前向前——預備——唱!”嘶啞的歌聲在塔林國際機場開始迴盪,震動着每個人的耳膜。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着祖國的大地,揹負着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
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向最後的勝利,向全國的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響徹異國首都國際機場上空,記者們和華僑們追隨着這支11人隊伍,無數話筒伸向他們的嘴邊。而他們則目不斜視,堅定的步伐、整齊的歌聲和冷峻的臉讓所有人都覺到一種來自一支具有優良傳統的軍隊的良好素養。
中國陸軍代表隊登上大廳門口的大轎車,在記者們的追逐下前往比賽大本營——距離首都塔林70公里的愛沙尼亞國防軍高烏特拉村軍事基地。
當天的愛沙尼亞《獨立報》帶有彩幅照片的頭版頭條佔據了幾乎整個第一版,標題是:——《中國陸軍特種部隊驚現愛沙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