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後果粉紅票420加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發生了龐寄修這件事之後,父親目光一下子轉移到了內宅,他開始事無鉅細地過問家中一些瑣事。可惜家裏有竇昭坐鎮,王映雪打理,他問來問去也沒有問出什麼能讓他揷得上手事,氣餒之餘,他開始把全部精力都放了東跨院修繕,原本初夏就應該完成營造,一直拖到了仲夏還繼續,倒惹得竇啓俊沒事就往西府跑,和父親蹲樹蔭下討論樑上畫什麼圖,門前立什麼石雕,每次都説得熱火朝天,不亦悦乎。

王映雪不免嘀咕:“父親説京都工部和刑部都還有缺,他已經寫信給工部和刑部任職好友…時不待人,您是不是給父親回個話。”竇世英不以為然,一面喝着冰鎮綠豆湯看着圖紙,一面心不焉地道:“不管是去工部還是刑部,總得經過吏部。這件事你就別管了,我自有主張。”靠岳父,別人眼中是吃軟飯;靠族兄,那是應該。

王映雪不好再多方,就算是竇昭,也以為父親早和五伯父商量好了,沒有放心上,反而興致地聽父親和竇啓俊討論怎樣借景,怎樣堆壘假山,一副要把東跨院砌成江南庭院模樣。

⾼升來找竇昭:“短短五個月,花了六萬兩銀子。”竇昭問他:“家裏可因此而捉襟見肘?”

“那到不至於。”⾼升小聲道,“也花太了點,去年一年收益都沒了。”

“等他花光了西竇儲蓄你再來跟我説。”竇昭淡然地。

“你總得讓他乾點事吧?”⾼升苦笑。

竇昭望着院子裏和父親勾肩搭背竇啓俊,突然間眼睛酸澀。

⺟親去世已經九年了,父親一個人孤零零地過了九年。

養子不教父之過,養女不教⺟之過。如果有個兒子。父親會不會行事穩重些呢?

念頭閃過,竇曉那無精打採樣子浮現她心頭,她頓時一陣膩味。決定不管這件事。

可沒想到,六月底,五伯父來了一封信,問父親為何不上京候缺,還道,祖父已經去世,父親應該支應志門庭來。這世間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竇家人應該緊緊地抱成一團才是,父親不應放棄十年寒窗苦艱辛。然後還隱晦地問起父親子嗣來,説,若是王映雪不育,他可以託五伯⺟留心。給父親納房⾝世‮白清‬妾室,這樣一來,等到兒子入仕,父親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回鄉做老太爺了。

父親驚得一⾝冷汗,連夜回信給五伯父,説納妾之事就不煩他心了,候缺事卻提也沒提。

竇昭這才知道父親不去京都候缺完全是自己主意。

她有意堵父親:“您若是放心不下太太和竇明,大可帶着她們一起去京都,我正好把崔姨接過來。讓她老人家也享幾天清福。”父親竟然認真地考慮道:“你説有道理。不如我們一起去京都,把家裏事全給崔姨幫着照看。”和王映雪一個宅子裏同喝一個井裏水三年,已是竇昭極限,讓她繼續和王映雪攪一起,想都別想?

“我去京都,龐家人恐怕有藉口到我們家走動吧?”竇世英啞然。

竇昭趁機問起妾室事:“…您⾝邊也應該有個人照顧曰常起居了。”做為父親。竇世英怎麼好和女兒討論這個問題。

他紅着臉喝斥竇昭:“胡説八道些什麼?是誰告訴你這些?”

“五伯父不是信裏寫了嗎?”竇昭坦然而大方,“西竇總不能沒有個兒子吧?”父親能為⺟親孤⾝九年,再多怨氣,竇昭都消了。

竇世英赧然道:“你也看見了,我哪有時間天天盯着內宅?如果再納一個人進門,不是‮蹋糟‬別人嗎?再説了,就算是生下了庶長子,誰來教養?你看明姐兒,都成什麼樣子了!”竇昭默然。

四月底庶吉士散館,六伯父竇世橫去了行人司,成了天子近臣。二太夫人十分⾼興,端午節時候資助縣衙辦燈市,還把真定縣略有頭有臉人都請到了家聽戲。竇世英做為竇家兩榜進士,自然少不了他。

他帶着一家人去了東竇。

不知道怎地,竇明和郎家只有七歲八‮姐小‬打了起來,還把人家八‮姐小‬頭髮揪落了一縷…事後,不管竇世英怎麼問竇明,竇明嘴巴緊抿,像緊閉蚌殼,一句話也不説,郎家八‮姐小‬也只知道哭,竇世英沒有辦法,只好親自登門謝歉,到今天也沒有弄清楚竇明為什麼和郎家八‮姐小‬打架。

竇昭卻覺得王映雪應該知道。

不僅王映雪知道,估計東竇女眷大部分都知道。

諸家五‮姐小‬,後嫁給郎家十五爺。

竇明和郎家八‮姐小‬一言不全爭了起來,郎家八‮姐小‬跳起來就罵竇昭是“小娘養”

竇世英説到這裏不噤後悔起來:“早知道你這麼懂事,應該把你妹妹給你帶。現卻晚了,你今年已經十二歲,過兩、三年就要出嫁了…”竇昭聽得冷汗直冒,想到家裏沒有個男丁到底行事不方便,笑道:“您要是現給我添個弟弟我就幫您帶,妹妹就別指望我了。”竇世英訕訕然地笑。

竇啓俊來找父親。

竇昭奇道:“咦,怎麼不見十一哥和十二哥?”竇啓俊嘿嘿地笑,道:“他們明年都準備下場,個個家懸樑刺股呢!”竇昭咯咯地笑。

竇啓俊和父親去了東跨院。

王映雪接到了⺟親許氏信,説幾年求見竇明,非常想念。想按竇明去京都外家住些曰子。

她去找了父親商量。

竇啓俊就跑到書房和竇昭説話。

“我們過幾天要去趟龐家。”他説着,朝竇昭眨眼睛。

竇昭愣住,忙道:“你們去做什麼?”竇啓俊哈哈地笑,道:“你猜?”心急如焚時候。竇昭討厭猜來猜去,想也沒有想,徑直道:“我猜不出來。”竇啓俊有些失望。道:“龐寄修要成親了。”竇啓大吃一驚。

竇啓俊狡黠地笑道:“龐寄修不是想找媳婦嗎?我們幾個覺得這種事情憑己之力太單薄,所以發動家裏兄弟姊妹位龐寄修找了一個。這不,人家一眼就瞧中了龐寄修,納吉納徵不過到三個月就完成了…”竇昭一聽就知道這其中有故事,忙笑:“説,不然下次來再也沒有冰鎮綠豆水喝!”竇啓俊見左右無人,促狹地低聲笑道:“靈璧縣陳捕頭家。世代為胥,有五個兒子一個女兒,個個生向膀大圓,從小跟着陳捕頭習武,等閒之人不得近⾝。那陳氏年過二十還沒有説親。不曾想龐寄修去人家家裏開炒貨店買東西,竟然偷偷地摸陳氏手,那陳氏知道龐寄修還沒有成親,立刻就對上了眼,不僅任他摸,還要請了媒人去龐家提前。還説,與其嫁個窩窩囊囊地過一輩子,寧願嫁了龐寄修…他們龐家不是無賴嗎?可人家陳家卻是潑皮,腳踏黑白兩道。陳家早發出話來。龐寄修不娶可以,把兩隻手卸下來給陳氏陪不是,這件事就這樣算了…”竇昭忍不住哈哈大笑,問竇啓俊:“是誰摸得陳氏?”

“當然是蔻哥兒。”竇啓俊大義臨然地道,“難怪我們還會壞了那陳氏名聲不成?”蔻哥兒是七堂哥竇繁昌長子,今年只有五歲。

竇昭笑得不行。

知道這陳氏是趁機賴上了龐寄修。

她問竇啓俊:“‘你們’是哪些人?”竇啓俊左顧右盼。就是不説。

竇昭也不追問,想到寄家無聇嘴臉,覺得這樁婚事還是相配。

吃晚飯時候,她説給竇世英聽。

竇世英和王映雪都有些驚訝。

“到時候我們也要隨份禮才是。”竇世英道。

竇昭笑盈盈地點頭。

一直坐旁邊沒有吭聲竇明卻突然大聲地問竇世英:“我們什麼時候去京都?”竇世英眉頭微蹙,温聲道:“吃飯時候不要説話。”竇明霎時動起來,“砰”地一聲將筷子甩到了地上,大聲嚷起來:“我要去京都外祖⺟家,我不要住這裏,我不要呆真定…”她説着,眼淚撲撲地往下落。

一旁王映雪別過臉去,眼眶也満是淚水。

竇世英氣得直哆嗦,第一次對竇明板了臉:“你不要忘記了,你姓竇,不姓王!這是你家,你不呆自己家裏,你想去哪裏?

王映雪言又止。

竇明把碗一推,噔噔噔地跑了。

竇世英冷眼望着王映雪,道:“從明天開始,讓她跟着二太夫人學規矩。還和別人打架,我們竇家還從未出過這樣‮姐小‬!這些⽑⽑糙糙⽑病不改掉,哪裏也不準去?”王映雪頓時臉⾊大變,道:“七爺太不通人情了。我⺟親不過是想明姐兒,想明姐兒去住幾天,七爺這麼説,好像我們王家要和竇家爭女兒似…父親什麼都為你打點好了,你愛理不理,我們王家哪點對不起你了,你要這樣給我和明姐兒臉⾊看…”説着,含怨帶懟看了竇世英一眼,轉⾝離開了廳堂。

廳堂裏只剩下竇世英和竇昭兩個人。

竇世英癱坐了太師椅上。

竇昭⾝姿筆,舉止優雅地繼續吃着飯,彷彿什麼也沒有發生似。

※姊妹們,求‮紅粉‬票…

ps:今天家裏有客人,晚上會晚一點,大家明天早上起來看吧!

~※d*^_^*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