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一招擺平董太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董太后冊封皇子劉協為陳留王,還要加封她的弟弟為驃騎將軍,還要讓張讓他們參政。

自古天家無情,她的孫子劉協稱帝不成,一定會被何進等人加害。為了劉協能夠安全,已經到了知天命歲數的董太后,説不得也要爭一爭。若是能夠打倒何氏爭回皇位,死也瞑目。

百官立刻震驚了。

何進大怒,這老孃們要搞事!他立刻走出來反對,“不可。”董太后高高在上,問道:“為什麼?”還為什麼?何進氣的不輕,直接道:“董校尉資歷尚淺,又沒有軍功,不足以擔當驃騎將軍。而宦官參與朝政,沒有這樣的制度。”百官一陣附和。

誰知董太后早有託詞,冷笑道:“你一個殺豬的出身,都能夠當大將軍,此間諸人論起門第,都在你之上,什麼是沒有資歷?至於張讓等人,皆是中常侍。”董太后別看是個女人,此刻也是侃侃而談,道:“自從高祖以來,皇帝近臣,給事左右,職掌顧問應對,中常侍乃是郎官之一。參奏朝政是他們的本份,何以是沒有先例?”

“這…。”百官頓時無語了。

秦峯聽到這話,忍不住暗豎大拇指,讚一聲老太太有一套。

秦與西漢都有常侍,東漢以宦官充之。魏、晉以下的常侍,均由士人充當。魏晉時候由士人充當,也是取了東漢的教訓。

而此刻,張讓他們是常侍。乃是靈帝以來的遺留問題。常侍的確是郎官之一。郎官擁有參政的權利。是毋庸置疑的。

何進雖然怒火中燒,但無言以對,他便説道:“此事還需稟告太后。”董太后笑道,道:“大將軍不用稟告哀家了,哀家已經知道了,就這麼定了。”

“什麼?”何進差一點沒有氣暈過去。

既然何太后説話算數,作為何太后的婆婆,董太后説的也算數。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一時間,十常侍又要出頭。

下了朝後,百官就把何進團團圍住。

司徒王允焦急道:“大將軍,可不能任由董太后這麼來呀,會出大事的。”司空楊彪道:“這一定又是張讓等人搞鬼,若是不然,董太后沒這本事。”太尉袁隗道:“驃騎將軍手下有五千兵,一定要小心謹慎。”如今,經歷了南宮之變,漢朝中央兵力已經大不如前。只剩下了二萬人。董重掌握了其中的五千人,實力不容小視。更重要的是。朝廷經不起再折騰了。

“切容我細細想來。”何進説道。

何進沒有離開南宮,而是徑直到北宮,請求見何太后。

少頃,何進匆匆出宮,道:“快,去找冠軍侯、曹將軍、袁將軍來見我。”秦曹袁,京城三少,朝廷三少壯,三庭柱,也是何進的三心腹。

半個時辰後,大將軍府,議事廳。

秦曹袁先後來到。

秦峯不動聲,他想要自己搞出來亂世很困難,名聲也就沒了,所以他只等着歷史的快車開往亂世。

何進面對心腹,那真是直言不諱,道:“董太后這是要奪權,若是吾等任由她亂政,大勢去也。”秦峯暗暗點頭,他就想起清末的兩宮垂簾。就看最後誰狠了,慈禧那老孃們就狠,搞死了慈安太后,從而統治了華夏半個世紀。

和袁紹對視一眼,他們細細想來,辦法有很多,但是礙於太后這種身份,都沒用。

臉黑,道:“大將軍,太后的身份,讓董太后有了話語權,實難對付。”袁紹頭大,道:“若是董太后沒有了身份,一切就好辦了。”何進也臉黑,若是董太后沒有太后的身份,他那裏還在這裏費勁,隨便派幾個人入宮,就搞定了。

他們有於董太后的身份,不知如何下手。

何進就對曹和袁紹出不滿,曹和袁紹也是尷尬,忽然他們看到一旁喝茶的秦峯。他們立刻也出不悦,他們絞盡了腦汁,秦峯反而愜意的喝茶,這讓曹和袁紹大呼受不了。

於是,曹就努嘴,袁紹就努眼,“這種棘手的問題,大將軍何不問問子進是個什麼意見。”

“對呀!”何進一拍大腿,急忙對秦峯道:“子進,你有何高見?”他並不是遺忘了秦峯,而是在他潛意識裏,牛刀都要最後用,一般都是曹和袁紹先上。

“好茶…。”秦峯叭咂了叭咂嘴。

何進當時拉臉,呼道:“來人呀,包十斤這種茶,送到冠軍侯府上。”何進這話其實不是對下人説的,是在對秦峯説,你就別説茶的事情了,趕緊説説老孃們的事情吧。

秦峯其實也在琢磨。

按理説,袁紹應該有主意的,但並沒有如同歷史中一樣説出個所以然來。這必定是因為秦峯的出現,影響到了身邊人的言行舉止,這是必然會發生的。

秦峯不能坐看歷史走樣,既然袁紹已經想不起來了,只好他來説了。

也幸虧他是後來人,瞭解歷史,若是不然,眼看着就抓瞎了。

秦峯就語重心長的説道:“大將軍,董太后是藩妃。”董太后是歷史上第一位丈夫不是皇帝的太后,這裏藩妃的意思,就是指這個。

“藩妃,又如何?”何進和曹袁不解其意。

秦峯喝了一口茶,何進就要變臉的時候,他這才娓娓説道:“今先帝以崩,她已經沒有理由留在宮中,應該返回老家河間安置。”

“有道理!”何進大喜過望,喜悦道:“不愧是子進,一針見血,一傢伙就找到了老孃們的命門!不不不,董太后,董太后…。”何進一高興,直接老孃們就出來了。

和袁紹對視一眼,心説秦子進太絕了,命門找的準,不愧是去洛陽樓一次十個八個小妮子的主。

至此,何進就找到了對付董太后的辦法。他哈哈大笑,一大包茶葉就給了秦峯,便到買賣划算。秦峯這樣的心腹,真是多多益善。

到了後一天,早朝。

劉辯在一丈高的龍台上端坐,由於瘦小,直如同一隻握在龍椅上的小雞崽子,若不是身後有老母雞陪着,恐怕早就炸窩了。

皇帝身後,何太后在左邊的簾子裏,董太后在右邊的簾子裏,這就是垂簾聽政。

“無事出班早奏,有事捲簾退朝。咦?”張讓拂塵一甩,就是個大紅臉,立刻糾正,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百官一陣暗罵白痴。

秦峯樂開了花,心説這就是先兆,今天你們這些兔崽子倒黴。

張讓拂塵還沒有靜止,王允就走了出來,道:“微臣有事啓奏!”

“王愛卿何事?”兩個聲音,來自於何太后和董太后。

回答那位太后?王允沉穩,他不管這些,只是説道:“微臣啓奏陛下,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宮中,應遷回河間安置。”董太后在她這邊的簾子裏,臉大變。

何太后早已經從何進那裏得到了消息,道:“先帝已經駕崩,董太后住在宮中有背禮制,既如此,大將軍何在,早早安排董太后離宮吧。”少帝劉辯啥也不懂,但他知道聽母親的,於是也跟着説道:“就…就是。”百官啞然,隨後彈冠相慶,都十分敬佩何進了不得,一天就琢磨出這麼絕妙的主意。

劉備大耳朵扇了扇,“太毒了,我怎麼覺察出一股濃濃的秦子進的味道。”

“不能這樣對哀家!”董太后的驚呼聲,在大殿裏迴盪。她想要尋求張讓的支援,但張讓也傻眼了,他搖了搖頭,示意這樣的事情無解。

何進哈哈大笑,道:“太后,您不能自稱哀家,因為您的丈夫只是小小的亭侯。”董太后直如同前裏的何進,啞巴吃黃連,有苦自己知。

既然董太后沒有在宮中居住的權利,那麼她垂簾聽政的權利立刻也就沒有了。何太后就是唯一能夠稱制聽政的人,朝廷上下都要聽她的。

何太后的聲音傳來,“限當,就要離開皇宮。張常侍,你馬上安排。”張讓急忙跪下道:“遵旨。”董太后算是被廢了。

何進一方面遣人起送董太后,一面點起兵馬,去繳械驃騎將軍董重。

董太后回到她的宮裏後,一把就摟住了陳留王劉協,哭道:“孫兒,哀家都是為了孫兒,可惜,哀家不是何太后一門的對手,反而是要連累孫兒了。”劉協別看歲數小,只有8歲,但他懂事,他擦去董太后臉上的眼淚,道:“祖母,您不要哭了,孫兒什麼都不要。孫兒這就去找皇帝哥哥,孫兒陪着祖母一起回老家。”劉協的懂事,反而讓董太后不甘心就此失敗,她一個女人,發起狠來比男人還厲害。

她先是派人去找張讓等人,但張讓他們推有事不來。

董太后大怒,她立刻派人去他弟弟董重那裏,要他弟弟董重,帶領兵馬入宮,“殺了何氏母子,哀家的孫子,就能夠當皇帝!”漢室朝廷已經經不起折騰了,但眼看一場兵變,又要來臨。(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