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勸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秦峯圍困東五峯最後一座山峯望月峯的第三天。
山下秦軍臨時營寨,中軍大帳。
秦峯聚眾議事,道:“已經三天了,公孫瓚竟然不發援軍,他反而調集西五峯的一千五百兵力,增強主峯碣石樓下十道壕溝陣地的守備力?”田豐一針見血道:“主公,自從我軍用圍點打援以來,公孫瓚屢次設計皆無法破解。他不來救援,或者是在尋求破解之道。但他調西五峯的兵力增強碣石樓的守備,則暴
了他的真實目的。”田豐繼續説道:“此必定是公孫瓚已經放棄了各峯分寨,意圖用分寨消耗我軍兵力,又打算用險要的碣石樓和壕溝陣地,繼續負隅頑抗。”秦峯便
到田豐分析的十分在理,按照常理,公孫瓚應該加固西五峯的守備,只有西五峯還在,秦峯絕不會對碣石樓發動進攻。顯然,公孫瓚無法破解秦峯的圍點打援,所以他主動放棄了分寨。
但秦峯想要拿下這些分寨,必定要付出大量的兵力。就説如今,秦峯雖然奪取了東五峯四座山峯,但損兵超過了五千。若不是圍點打援,兵力折損還在公孫軍之上。這不能説秦軍的戰鬥力不如公孫軍,而是公孫軍居高臨下,攻山比攻城還要困難,損失是無法避免的。
秦峯和他的軍師們評估了一下,依次拿下剩下的六座山峯,秦軍的損失將會超過一萬。大量消耗下,秦軍將會很快失去攻堅碣石樓的實力。
古代作戰和現代作戰不同,現代作戰一個連隊的火力運用得當,能夠擊潰一個團乃至更多的守備。但古代搏戰中,若是沒有相當雄厚的兵力,
本無法攻破堅固守備中的敵人。
所以秦軍不能繼續減員下去,並且秦峯的目標不單單只是一個公孫瓚,他還要收服遼東廣闊的土地。而遼東土地上還有一個大軍閥,就是公孫度。
秦峯思索一番,對付被圍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勸降了,尤其是敵人還沒有援軍的情況下,他説道:“攻堅為下,攻心為上。既然公孫瓚已經拋棄了這些將士,這些人一定會作出抉擇的。”也就是到了下午。
東五峯最後一座被公孫軍掌握的山峯望海峯。
山寨內,田楷在他的房間裏,不斷垂着頭,“完了,三天沒有援軍到達,全完了…。”
“報…,將軍,秦軍開始攻山了!”一名小校惶恐而來。
小校惶恐,田楷隨後就更加惶恐了。他急忙取來披掛穿上,又拿起大刀,顫顫巍巍走了出去。
少頃,田楷來到了山寨大門上的平台上,提刀而立,放眼望去,半山下,密密麻麻全是登山的秦軍。
田楷臉就綠了。山寨內外的公孫軍士兵也不好過,在他們看來,秦軍的移動,就是死亡的臨近。
“絕對不能坐以待斃,想要活命,就要拿出勇氣,拒敵!”田楷大聲呼喝。
他説的這番話是有道理的,沒有人會甘心被殺死,就算是最絕望的時候,人們也會抗爭。所以雖然公孫軍上下恐懼,但還是端起了傢伙,準備反抗。
半山就是一道攻防線,秦軍來到這裏,公孫軍就會發動滾石滾木的攻擊。秦軍繼續向上,公孫軍就會多出箭雨的打擊。
公孫軍士卒呆呆的,他們不希望秦軍到達攻防線,他們希望秦軍能夠撤退,但秦軍依舊是來了。
公孫軍士卒開始變的骨悚然,他們已經抓緊了武器,準備進攻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秦軍停了下來。可以看到,許多公孫軍士兵都鬆了口氣。
這時候,幾名秦軍士兵繼續前行了一段距離,徹底從隊列穎而出,他們的手伸向背後,就在公孫軍士兵心驚的時候,他們摸出來大喇叭。公孫軍士兵本以為他們是在摸武器,發現不是,又鬆了一口氣。
秦軍士兵開始用大喇叭喊了,“上山的敵軍兄弟,你們已經被包圍了。”公孫軍士兵肝膽俱裂,不知道秦軍要幹什麼。
“敵軍兄弟,公孫瓚那廝已經拋棄了你們,你們已經無路可去,還是繳械投降吧。”
“我軍優待俘虜,還發放糧食,讓你們回鄉。”驚訝之聲漫山遍野。
而在山寨城牆上,田楷四周士兵的目光匯聚在了他的身上。
投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田楷表情五顏六的變化了一番,他沒吭聲,而其他士兵,更加不敢這個時候發表意見了。
到了晚上。
山下秦軍大營。
“主公,嗓子都喊啞了好幾個,山上的公孫軍一點動靜都沒有。”典韋咳嗽了幾聲,顯然今天也是親自喊了不少。
秦峯眉頭一皺,按照現在的情況,山上的公孫軍不比後世匪軍好多少,為什麼不投降?
徐庶腦筋一轉,道:“主公,這其實就是一層窗户紙,一捅就破,只不過,需要一個去捅的人。”
“派誰去呢?”秦峯問道。
“田豫。”徐庶立刻道。
話説田豫被抓後,一直單獨關在一處營帳裏,好吃好喝,秦峯也沒有為難他。田豫難得清閒了好幾天,這段時間裏,他思考了很多。他想着公孫瓚的未來,又想着自己的未來,不斷嘆氣。
其實田豫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在幽州的名望頗高。
這時秦峯進了帳,看到了沒打采的田豫。田豫看到秦峯進來,一陣緊張急忙起身,
也不是,不
也不是的模樣。
秦峯就大大方方坐下,瞅着田豫看,田豫漸漸手足無措。
好半天過去,秦峯緩緩説道:“你也看到了,三天時間,近在咫尺的公孫瓚沒有派一兵一卒,他已經拋棄了你們。本侯若是強攻,你們無法倖免,不過,本侯給你們一個機會。”雖然沒有説太多的話,但剛才雙方在沉默中,卻是已經了太多。田豫自然而然明白機會的意思,他也從剛剛被抓時的慷慨中冷靜下來,道:“侯爺不怕我是詐降,趁機
逃?”秦峯笑了笑,鄭重道:“我來這裏,只為解救百姓,不願多造殺戮,遼西十餘萬百姓眼睛雪亮,後世定然也有評説,何去何從,田將軍自己斟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