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辭而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蝸不見了…”
“小蝸”是隻白玉蝸牛,是兒子一個特別的“朋友”其實,“小蝸”來我家也只不過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可是它的“不辭而別”讓我和兒子都很難過。
它是一隻普通的小蝸牛,離開了它的兄弟姐妹,從海鮮市場偶然地來到了我家。兒子起初很害怕它,因為“小蝸”的個比較大,脖子頎長,觸角也很發達,看起來很“威武”説心裏話,我也有點怕。很小的時候,我和小夥伴經常在雨後的泥土裏發現爬行的小蝸牛,我們總唱着“水牛兒,水牛兒,先出犄角後出頭…”然後看這些很小巧的動物緩慢爬行,樂趣無窮。
“小蝸”是人工培育的食用蝸牛,和我小時侯玩的“水牛兒”肯定不是一類,它顯然大了很多,外殼像個螺。剛來到我家,我和兒子真不知道如何安放它,甚至連它吃什麼都不知曉。兒子在一個很淺的盤子裏裝了點水,他説了,怕水太深了“小蝸”淹着。而我對蝸牛的習也一無所知,就聽從他的安排了。孩子就是孩子,他的心總是那麼的温軟善良,怕“小蝸”餓着,他從我的花草上揪了一片綠葉子放到盤子裏。可實際上我們也不知道它到底吃不吃葉子。
“小蝸”看似很安靜,可它卻是個蔫淘氣的“孩子”它從不在盤子里老實地待着,非要爬出去,而兒子總怕它爬跑了,怕它離開水會生病。所以每次看它爬遠,兒子就馬上央求我把“小蝸”請回盤子裏。而我生來膽小,也不敢隨便動。因為“小蝸”脖子一伸好長,匍匐着,就像附在那裏一樣,我不知道怎麼把它移動,使勁大了又怕傷着它。看着兒子在一旁不斷地説“快把它拿回去吧,它要爬走了!”我噓了口氣,先用手指輕輕地把“小蝸”的柔軟的肢體推了推,然後小心翼翼地捏起它的外殼,把它放回了盤子。可這樣,每隔一段時間,我都要把跑遠的“小蝸”請回它的“家”兒子更是把“小蝸”當成了寶貝,我一開空調,他就把“小蝸”搬到沒有冷風的地方,説是怕蝸牛
冒。晚上或者出門的時候,我們怕“小蝸”爬走,就把它放到水池子裏,因為我們認為池子很深,小蝸牛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它就應該不會爬得太遠。可小蝸牛啊,它可是個調皮而且愛運動的小傢伙。那天我和兒子上課回到家裏,看到池子裏沒有“小蝸”的影子,很是焦急,趕緊四處尋找。可桌上、地上都找遍了,也沒看到它。兒子着急得要哭,我四下張望,分析着它可能爬行的路線,無意間在牆壁掛的笊籬上看到了“小蝸”我
到很好笑,一邊叫兒子快過來看,一邊把這個調皮搗蛋的小傢伙“拎”了下來。還有幾次,兒子把盛“小蝸”的盤子放到他學習的枱燈附近。
“小蝸”竟然爬到了枱燈的燈罩上,還賴皮地不下來。即使你把它接了下來,它過一會兒還要爬上去,非要居高臨下的覺。幾天下來,接觸時間長了,兒子也敢自己幫助“小蝸”回家了。相處時間雖然不長,可是我和兒子還有小蝸牛真是建立了很深的
情,也許是因為它太調皮可愛了吧。
“小蝸”這個名字也是兒子起的,叫起來很親切,我也經常叫“小蝸他哥這個,小蝸他哥那個”覺得很好玩。兒子呢,以前從來是不許我給他起外號的,可我這次叫“小蝸他哥”他卻默認了。我們和“小蝸”一起過着忙碌而快樂地暑假生活,不過,“小蝸”最後還是“失蹤”了。那天清晨。我們和往常一樣,醒來的第一件事是去看“小蝸”可它卻不見了。趕緊四下尋找,以為還像前幾次一樣,我們最後海會找到這個調皮的小傢伙,可是,這次它沒有再和我們捉藏,真的丟了。兒子很傷心,晚上臨睡覺前,還盼着“小蝸”能出現。安
着兒子,我説,也許“小蝸”要在我家裏做了一次“長途旅行”然後它會在某個角落,或者某個意外的時刻,出現在我們的面前,給我們一個驚喜。一天,兩天…“小蝸”還是沒有音信。而我們還是懷着一絲希望,今天又滿屋子找了一遍,可哪裏有“小蝸”的蹤影呢?兒子還是有些落寞,而我也找不出更好的語言來安
他了。雖然這隻白玉蝸牛隻是偶然爬進了我們的生活,雖然它很微小,可這樣一個活生生的夥伴突然從我們的視線裏消失,我很悵然地想起了四個字“不辭而別”
“小蝸”啊,你去了哪裏呢?想着想着,腦子也有些混沌了,思緒也有些凌亂和飄渺。茫茫人海,滾滾紅塵,很多人從對面走來,走近同時也是離去的開始。試想,“小蝸”如果不來到我家,它終究會離開這個世界,因為它最終的命運是成為餐桌上的佳餚。可它既然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對它就有了一份牽掛,也許有一天,它也會因為“生老病死”離開我們,可是也好過“不辭而別”因為這樣我們會牽掛它很久很久,對於孩子,甚至永遠地留在了他的記憶裏,因為這是他的第一個“蝸牛”朋友。塵世裏聚了,散了,也許應該隨緣,可很多結局並不如想象的那樣輕鬆。一隻小小的蝸牛,讓我們掛系,何況曾經相識的朋友?還有一點遺憾,我曾經給“小蝸”拍了幾張照片,可喜歡完美的我覺得拍的不夠帥,就刪除了,想等哪天光線好了再拍。可誰知道,這個機會也失去了。所以,有的幸運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小蝸”你到底去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