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歡喜佛“歡喜”一個詞,最早見於《戰國策》。《戰國策》秦策記載武安君的話,説:“長平之事,秦軍大克,趙軍大破,秦人歡喜,趙人畏懼。”佛教傳到中國以後,翻譯佛經的人,把這個本國語借來用做佛語,例如《法華經》譬喻品中,就有“歡喜踴躍”的話;並且,還把釋的弟子阿難陽尊為歡喜。此外有“歡喜海”、“歡喜賢”、“歡喜九”、“歡喜’等種種詞彙,歡喜兩個字,佛味很濃。

“歡喜佛”是的佛像,姿式以立姿為主。為什麼有歡喜佛呢?歡喜佛的意義在哪兒呢?”歡喜佛出自梵語“歡喜天”(mandkesvara),就是“難提計濕婆羅”也叫“大聖歡喜天”、“大聖天”歡喜佛是亂倫的佛,指(大聖歡喜供養法》,的當事人竟是“兄弟夫婦”!、大聖自在天,烏摩女為婦。所生有三千予:其左千五百,毗那夜邊王為第一,行諸惡事;右千五百,扇那夜持善天為第一,修一切善利。此扇那夜王,則觀音之化身也。為調和彼毗那夜惡行,同生一類,成兄弟夫婦,示現相抱同體之形,其本因緣,具在大明咒賊經。為了調和一千五百個做惡事的,才以一千五百個做善事的來配成“兄弟夫婦”這一千五百個調和派,又是“觀音之化身”由觀音出面,以的方法來軟化惡行。這種設計真絕透了。

清朝北京的雍和宮,本來是雍正沒當皇帝以前的住所,當時他是雍親王。他做皇帝后,把這地方賜給活佛章嘉呼土克圖,作為西藏喇嘛的廟。歡喜佛像就這樣有了租界地。在雍和宮的温度孫殿的樓上,赫然在焉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歡喜佛。佛像鑄得——照《故都文物略》説法——“窮極醜怪”我小學時候,親眼看過,只記得要另外給喇嘛錢,他才帶給你看。上樓走的是陰暗的木梯,佛像不大。據我一驚華遊覽記》的描寫:殿有歡喜佛十餘,玻璃為龕,垂以綢幕,揭視之,秘戲雜陳,殆所謂事事無礙者軟!有婦人卧,與一巨牛,更數人伏於牛身者;有男女抱,而項間際,懸人頭累累者。壁間懸圖,幕以黃綢,去幕審視,亦復士。是;且多人與獸合,不知何説?遊客觀此,必更納資,又必先局户而後出以相示,寺僧殆奇貨居之也。

“窮極醜怪”的佛像、“項間際,懸人頭累累”正是“其左千五百,毗那王為第一,行諸惡事”的象徵,不瞭解“大聖歡喜供養法”這些佛經,自然就有“不知何説”的疑問了。

這是歡喜佛的第一層意義——軟化惡行。由調和派出面,大家歡天喜地,敦倫出善事。。這是佛書上的説法。

據佛書以外的説法,歡喜佛的意義,還有別的。《清稗類鈔)宗教類“歡喜佛”一條,明指歡喜佛的意義在鼓勵生育:歡喜佛,作人獸猜狀,種類甚多。有男與雌獸。者,有女與雄獸者。相傳出自蒙古。某喇嘛因佛教盛行,人多持獨身主義,而不結婚。於是人種衰,一部落僅有數人,見而大悲,恐人類之滅絕也,遂幻其説,謂姑本佛所有事,製為各種雌雄借狀,名之“歡喜佛”<獨身之俗漸消。後盛行於滿洲,而弊所及,遂至風大小甚,男女無別。大內泰殿,即供奉歡喜佛之所也。這是歡喜佛的第二層意義——鼓勵生育。告訴人:獨身是不對的“清本佛所有事”連佛都,你人還清高什麼?、這是一種很動聽的解説。惠(清稗類鈔)説歡喜佛“相傳出自蒙古”是不清楚來龍去脈的話。歡喜佛實在是印度貨,是印度傳到西藏的佛像。它伯動物模特兒是象、是牛,都是印度傳統中有神的動物。《西藏新志》載:四月十五,龍王塘大會,廟在水中,周匝水環,須以舟渡,而正殿旁特塑一大秘戲像,即俗所謂“歡喜佛”喇嘛雲:“是佛公佛母”印度思想中,動物在地位上,並不低於人類,甚至有高的一面。這種觀點,不但印度有,從埃及古人到加拿大裏利(salish)印地安人,很多地方都有。所以,一旦發生了“獸”(bestial-ty),並不認為是可恥和犯罪(對“獸”的嚴刑峻法,是中古以後的事)。甚至印度還把它擬神化,這就是歡喜佛。據(大聖歡喜形象品儀軌》:夫婦二天,令相抱立,二天俱象頭人身,白,着赤裙,各以二手互抱上。正寫出“觀音之化身”是表現在“象頭人身”的造形上。前面引的文獻中。所謂“與一巨牛”、所謂“數人伏於牛身”j廳謂“多人與獸合”、所謂“作人獸媾狀”、所謂“有男與雌獸者”、所謂“有女與雄獸者”都是對“獸”的一種擬神化。

這是歡喜佛的第三層意義——對“獸”的擬神化。

值得注意的是,神很多,為什麼要選中觀音菩薩出場,化身成人獸同體甚至雌雄同體的怪相?照上引(大聖歡喜供養法)的描寫,觀音該是女或雌方。但觀音的別,一般稍通佛理的人、卻和一般善男信女看法不同。一般善男信女,都以為觀音是女的,但一般稍通佛理的人,卻説觀音不是女的,只不過看起來像女入而已,觀音實際“男人女身”本是男的。

這個觀音是男是女的糊塗帳,所以發生,是由於一般人不看書的緣故。觀音是男是女,早在《琅繯記》裏有了巧的解釋:一人問應元回:“觀音大士女子平?”答曰:“女子也。”又一人曰:“經雲觀音菩薩,男猛丈夫,何也?”答曰:“男子也。”又一人曰:“觀音一人,而子一男之一女之者,非矛盾乎?”答曰:“非也。觀世音無形,故普門品述現眾身為人説法,既能現眾身,則飛走之物以至線檬酸雞,皆可耳,豈直男女乎?由此可見,高明的解釋是觀音不男不女,亦男亦女,可男可女。不但可男可女,並且可以“現眾身”上自飛禽,下至走獸,無一不可。因為觀世音本身是“無形”的,佛門弟子卻妄費心機為觀音造像、畫像,當然是可笑的。

説不定發明歡喜佛的人,是一個佛法高深的頑童,他故意用惡形惡相的歡喜佛來移俗、來諷世。這個頑童也許不是別人,就是觀音自己。我大膽地認為,這是歡喜佛的第四層意反。在《元史》卜魯罕皇后傳裏,有這樣一段記載:京師創建萬寧寺,中塑秘密佛像,其形醜怪,後以手帕蒙覆其面,尋傳旨毀之。

這顯然指的是歡喜佛。這表示了,十三、四世紀的時候,歡喜佛已經傳到中國的新廟裏,雖然皇族對它還不習慣。到明朝,情形就不同了,明朝時候,歡喜佛已經直奔皇宮。世宗嘉峪十五年(一五三六),有大臣要求除去皇宮中的歡喜佛像,《通俗編》記錄如下:留青札:中自來有佛堂釋殿,嘉靖時議除去。大學士李時、禮部尚書夏言人看“大喜殿”內有金銀鑄男女褻狀者,名曰“歡喜佛”傳聞,以教太子,慮其長於深宮,不知人事也。十五年五月,夏言題請毀滅。明世宗信道教入,所以“佛堂釋殿”吃不開了,歡喜佛淪為教太子房事的模型,最後還被“題請毀滅”這樣看來,清朝的歡喜佛像,大概是一批新貴,不是早來的那一批。

這段紀錄告訴我們,歡喜佛出現的第五層意義,是教長在深宮的皇太子知道“人事”到7清朝以後,照《清穢類鈔》説法,已達到“風大甚”的效果。這麼一來,歡喜佛的哲學意義、宗教意義、歷史意義、民俗意義、諷世意義等等,都給“垂以綢幕”了——歡喜佛弗歡喜了。

歡喜佛在造形上,雖是外國貨,但在思路上,中外是心同此理的。一千八百年前,東漢桓帝時候的武梁詞石刻(詞在山東嘉祥),刻的就是伏羲女媧人首蛇身的尾圖像。這種圖像表示了多種意義:血族相好、人獸同體、天人、“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何嘗不跟歡喜佛的意義相像?歡喜佛離開了印度,窩藏在中國,構成了文化中的一個怪例,使人好奇、使人責備、使人皆大歡喜。

一九七九年一月三十以兩個小時初稿五月十以四個小時修訂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