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1-008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71]朱元璋此時又面臨新的選擇,該怎麼進攻呢當時朱元璋已經佔據了江浙和湖廣一帶,但元仍然佔據着北方的大部分地區。要實現推翻元朝的目的,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作戰計劃。
朱元璋並沒有選擇直接進攻元首都大都的策略,他認為要想徹底的擊敗元朝統治者,必須先攻取山東和河南,然後再圖大都。
這個策略被證明是正確的,因為此時的元朝實力還很強為了鼓舞軍隊的士氣,朱元璋在出徵前對他的士兵和將領們説了一句話,以鼓舞他們的士氣。
"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我們可以想像到,朱元璋應該是咬牙切齒説出這句話的。
北伐正式開始,主將是堪稱明帝國雙璧的徐達和常遇,他們並未讓朱元璋失望。經過殘酷戰爭考驗的吳軍連續攻破元的防線,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佔領了山東。
這一過程實在是無甚可寫,因為元軍實在是不堪一擊。
在王保保的心中,並沒有把朱元璋和徐達當回事,在他看來,徐達軍和被他打垮的那些紀律鬆散,戰鬥力差的農民起義軍沒有什麼區別。他把自己的主力拿去對付與他爭權的李思齊,而只是將防守的任務給了他的弟弟
因帖木兒,這位
因帖木兒倒也是一位不錯的將領,但和超一
的徐達常遇
相比,他還差得很遠。
徐達和常遇用自己的軍事行動給他上了一堂軍事理論課,他在濟南還沒回過味來,就發現自己駐守的山東已經遍
吳軍的旗幟。
徐達常遇一刻不停,從山東出發,分兵兩路,進攻河南,在這裏,他們遇到了北伐途中最頑強的抵抗。
駐守在這裏的是元梁王阿魯温,他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將領,危急時刻,他正確認識了形勢,集中了五萬軍隊,在洛水北岸佈陣,等待敵軍到來。
應該説,他佔據了一個很好的位置,這個有利地形帶給他兩個優勢,如果敵軍敢於強攻,他就會召集軍隊擊其半渡,打一個措手不及,而且即使作戰不力,也方便撤退逃跑。
事實證明,他還是充分利用了地形的其中一個優勢,當然,不是前者。
當徐達軍到達洛水時,他們並沒有蒙古軍隊想像中的躊躇,而是在第一時間就發動了進攻,而組織進攻者正是永遠當先鋒的常遇。
他帶領軍隊象飛一樣的度過了洛水,目瞪口呆的元軍連部隊都還沒來得及組織起來,常遇的鋼刀已經架在了他們的脖子上。於是,"敵大潰,追奔五十餘里"。梁王阿魯温做了俘虜。
此時王保保才意識到,自己面前對手的可怕。
但已經太晚了。
[72]就在徐達與常遇出征山東,大破元軍時,一個新的王朝在應天宣佈了它的誕生。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宣佈繼皇帝位,定年號為洪武,國號為明!
當然,在此之前,必然有一大批大臣勸朱元璋登基為皇帝位,而朱元璋的反應自然也是十分驚訝,然後連連推辭。
大臣們肯定不會甘休,於是磕頭的磕頭,尋死的尋死(當然只是説説),好像朱元璋不當皇帝他就活不下去。
朱元璋為了不讓大臣們難過,並挽救那些想尋死的大臣,只好勉為其難的登基了。
當然了,最後還要再説兩句比如我是被迫的,都是你們我之類的話。注意説這幾句話的時候臉上一定要
出十分痛苦的表情,就好像馬上要被拉去殺頭一樣難受。
歷史上的這套把戲大家應該也看慣了,封建社會歷來都是如此。但這一套不演也是不行的,大家各有所需,大臣演完後可以升官發財,朱元璋演完後可以做皇帝,可以説是雙贏。
不管我們如何鄙視這套把戲,但王朝建立的事實及其對歷史深遠的影響的是存在的。
就在這一天,明王朝建立了,它將以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延續二百七十六年,並將它的影響擴展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
它的光輝,它的榮耀,是我們每個人共同擁有的。
它的陰暗,它的醜惡,是我們每個人共同承受的。
1368年正月初四,這個子將永遠被歷史所銘記,在這一天,一個偉大的王朝建立了。
放牛娃朱元璋坐在他的寶座上,看着跪在下面的文武百官,心中百集。
他沒有想到,這個位置會屬於自己,其實他原先所要求的只是一碗飽飯,一個家,一個子,如果運氣好,能有一頭牛幫他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