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送走了孫化龍,黃陽上前詢問要不要派人跟着,王爭擺擺手道是不必,方才話已經説到那個地步了,孫化龍要是還不明白怎麼做才能自保,那他這麼多年的登州知府可算白當了。
其實孫化龍來之前王爭召集眾將,就是在商量登州水營的事情,現在水軍雖説還是六個營的建制,但大家都知道登州水營就是個空殼,都加起來人數還不到一個營該有的人數。
況且水營兵士那的表現讓王爭十分失望,居然被一門葡萄牙貿易船打得城樓都不敢站,所以裁撤重建勢在必行。
不過人選無須擔心,登州別的不多,水好的人大把大把,招募足額應該不是問題,現在王爭關心的是到底要招多少人。
若是將六個水營全部招滿,加上需要採買的大小船隻和餉銀,自己可供不起這麼多。
這些天以來,王爭仔細瞭解過如今登州水營的現狀,令人堪憂。
佛朗機炮用實心彈雖然威力強勁,但還不至於能一炮轟塌城樓,那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效果,完全是因為蓬萊水城年久失修。
從左營手裏接納的那些民不久前已經入冊完畢,大多數人都有了該做的事情,分到了田畝種籽。
一些地痞無賴最開始還想着能混跡過關,現在都被巡檢司的鹽丁扔到牢裏,有些嚴重的斬首示眾,其餘發配到各地的鹽場鹽田幹苦力“勞改”剩下那些老實巴的百姓中有人曾經在衞所做過修繕城牆的活計,王爭命人找來那些年長,手藝經驗豐富的匠户,讓他們帶着,準備修繕翻新蓬萊水城。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暴出的問題可就太多了。
不僅僅是城牆年久失修,城牆上的大多數炮架都成了擺設,需要拆除重裝,但是王爭現在手裏本沒有什麼好炮,那四門小型佛朗機自然要充入登州營,今後作戰可能用得着。
那一門中型佛朗機炮帶着還是有些笨重,所以王爭打算將這門佛朗機炮安置在蓬萊水城上。
不過蓬萊水城那麼大,就這一門佛朗機炮和沒有一個樣,王爭當即行文登萊巡撫衙門要炮,行文就讓軍議司參謀處的顧君恩來寫。
行文很快就到了位於掖縣的登萊撫治,不過現在的登萊巡撫不再是楊文嶽而是徐人龍,登萊總兵也不是吳惟忠,換成韓大虎了。
楊文嶽和吳惟忠在數月前就已經動身,前往河南赴任,鎮壓寇。
本來王爭還擔心這新到的登萊巡撫不會和楊文嶽一樣好説話,畢竟楊文嶽那頭有吳惟忠幫襯,他也是明白人自然好説話。
登萊巡撫衙門的效率這次出奇得高,行文剛送進去,沒幾天就是發了回來,半個月不到,第一批的大小銅炮已經運到蓬萊。
一同運來的還有拖欠許久的登州府水營餉銀與水兵的衣甲兵器,這倒是讓王爭覺得稀奇,當下便派人到處打聽一番。
新任的登萊巡撫徐人龍是上虞人,萬曆年進士,萬曆年曾擔任工部主事,督學湖南,當年政績考評優異,朝廷升其為蘇松兵備道兼按察使副使。
單論起才學能力,徐人龍不下於楊文嶽,從政多有作為且考評幾乎全佳,世人評其“義信忠勇”先後出任五昌道參政、督察院右僉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户部尚書、工部尚書等職。
不過有一件事徐人龍的確讓王爭驚豔了一把,他就任登萊巡撫才幾個月,巡撫衙門幾乎換了一批人。
不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還是素來行事如此,已經雷厲風行的裁撤併更換了一批毫無作為的官吏。
楊文嶽在任時也就是盡力維持,倒不是不想做,因為這麼去做牽扯太多,而他一直都想進京,但徐人龍初來乍到一心向做實事,顯然沒有顧得上這點。
據説徐人龍裁撤官吏後緊跟着就帶一批巡撫衙門的新官員親自出門“督查”前往萊州府各地實地考察,對於一些年久失修的墩衞就地督造,從不避諱與軍將討論兵事。
徐人龍如此上心,但各地的軍將可就麻煩了,他們向來得過且過、混吃混喝,萊州府兵備廢弛已不是一月甚至幾月了,那是持續很多年的事了。
登萊巡撫徐人龍到各地去走,頓時愁壞了文武官員們,軍將們趕緊拉攏民入伍充數,派人修繕城牆做樣子,文官們則是忙着到處跑,疏通門路打點關係。
簡言之,現在的萊州府上下可是忙得很。
對於徐人龍來回的走訪,王爭一點慌張都沒有,只是對這人愈發的好奇起來。
軍餉從掖縣發下來的時候也不算少,要有三千多兩,但到蓬萊的時候就只剩下了八百多兩,看着這點銀子,王爭不知道是該生氣還是該欣。
那些衣甲兵器也不怎麼樣,老舊皮甲三百頂副,刀三百餘柄,董有銀試了試
刀,説是這破玩意砍死豬都費勁,拿着上陣就是找死。
這些東西質量差,王爭是不可能給登州營發下去的。
不過就這麼都扔了也很可惜,所以王爭吩咐巡檢司的掌事範若海,説是內庫裏破爛的衣甲兵器堆了不少,讓他再出去走走,找其他部分的官軍賣了換民。
王爭發話,範若海只好苦着臉答應下來。
反正這事情他乾的不少,早就是輕車路,第二天往濟寧那邊走了一趟,沒待幾天又往北去了…
炮的質量還不錯,運來四百多門大小銅鐵炮,經過匠户檢驗,雖説都有些老舊,但至少有七成都是能用的。
還有些意外驚喜,徐人龍居然給自己運來六門將軍炮!
這可是萬曆年的重炮,雖説程威力遠遠不及當時聞名的紅夷炮,也是老舊版本,邊鎮的軍兵早就淘汰,但是對於王爭來説現在已經夠用了。
六門將軍炮和幾百門大小銅鐵炮被安置到蓬萊水城上後,匠户們便開始進行翻新工作。
王爭給的待遇極好,匠户們自然對蓬萊水城的翻新上心,一些主要匠頭商議幾天,悉構造後來找王爭。
説是要想徹底翻新水城,就連蓬萊內外城都要動工,有些連接點需要拆了重建,這可是個大工程。
不過王爭在這方面絲毫不吝惜錢財,發下話來,動員軍民,官兵和百姓一齊動手,各地駐守官兵調三成輪換幫工,其餘照常守城
訓。
至於民和已經定居在登州府的百姓,凡是幫忙建城的一
兩頓飯都是管飽,而且工錢
結,分複雜程度他們能拿到的銀子還不一樣。
比如你什麼都不會就只是幫着搬運材料自然最少,但是你要是會點手藝能拿到的銀子就多了,期間乾的活計越複雜,拿到手的銀子就越多。
如果你幹好了,更可能被元帥府看中,去下轄的鐵匠鋪、瓷器鋪等一些地方做幫工。
到那時待遇更好,聽聞不僅銀錢月結,官軍幫你蓋房子,更可以分到多餘的田地。
蓬萊城內外來一次打大動工,城內城外幾乎都是來回搬運材料的軍民,“叮叮噹噹”的一天一個變化。
話説回來,這種賺銀子的好機會那些商人自然不會放過,什麼賺錢就進什麼貨。
來往商隊運送的貨物四成都變成翻新材料,青石、玉板、各種木材等等源源不斷的往蓬萊城內運送。
這樣一來,翻新建城的進度是加快不少,但王爭手裏的銀子卻水般的花出去。
所幸掙的多存的也多,建個城倒不至於傷筋動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