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突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朱元璋心中還無定見,不過朱元璋知道眼下的情勢已然不容他有過多的考慮了。
李善長開口説道:“吳國公此事大為緊要,若是不盡快派兵相援,一旦常湯兩位將軍戰敗,散兵遊勇,目無法紀,應天周邊村寨必為潰兵騷擾,地方官員倒是必然逃離,市面蕭條,士紳四散,滿目瘡痍,使人不忍見之。”朱元璋點點頭,深表同意的説道:“李軍師言之有理,地方善後,若是無人負責,教我職司民牧的怎麼對得起應天附近的黎民百姓。”
“吳國公,常遇將軍吩咐我將消息遞到之後,馬上就回去,既然吳國公已然得知了前方的情形,我也要回去向常遇
將軍覆命了。”報信之人上前一步,對着朱元璋説道。
朱元璋盯着報信之人看了一眼,隨即説道:“也好,你立時趕回去,就跟常遇將軍説本國公在數
之內,必然會派出將領飛馳援救常將軍,請常將軍務必要守住陣線,不可讓漢軍突入到應天城下。”報信之人點了點頭,表示聽清楚了,接着便説道:“吳國公的吩咐,屬下必然帶到,只是前方危急,請吳國公兵來援才是。”朱元璋上前拍了拍此人的肩膀説道:“你是應天軍中的兵勇,凡事軍中的兵勇將士無一不是本國公的兄弟,兄弟有難,本國公怎麼會坐視不理,你請常將軍放心,援兵一定會以最快的度趕到,希望常將軍能夠勉力撐持下去。”報信之人受了吳國公的這一拍,不
落下了淚來,隨即便轉身出了簽押房,打馬飛奔而去了。
朱元璋呆立了片刻,便轉過身子對着李善長説道:“李軍師,此事關係重大,不可出任何馬虎,請李軍師先行替我到滁州將領那邊摸一摸底牌,看看這些滁州將領到底持着什麼態度,我等也好相機行事。”李善長應了一聲,隨後問道:“徐達將軍麾下的吳國公打算如何解決。”朱元璋有些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説道:“如今我只好先當此事沒有生,等到情勢有了變化,再行處置。”李善長聽得朱元璋這麼説,也沒有再問什麼,便向吳國公告辭出去了。
等到李善長出了簽押房之後,吳國公朱元璋回到了自己的座椅邊上,頹然做了下去。
朱元璋哀嘆了一聲,如今情勢真是撲朔離,
本就不知道滁州的十多萬將士是何等的意思,是否願意歸順自己。更加沒有想到的居然後院起火,徐達麾下的將領對着居然聯手抗命,還要
自己將徐達釋放出來,這些事情對於吳國公來説,都死極為厭煩之事,可是眼下有不能不硬着頭皮去解決,漢王陳友諒已然奔襲到了離着應天不遠的地方,有如此厲害的死對頭在一旁虎視眈眈,朱元璋可不願意將自己的威名折損在這些事情上。
朱元璋靜靜的思慮了片刻,覺得眼下想要對付漢王陳友諒這個大敵,滁州的十多萬兵馬就算如數歸附過來,自己也沒有辦法在數天的時間裏頭駕馭這些歸附不久滁州將領去抵禦強大的漢軍。
古語有云上陣父子兵,打戰親兄弟。要打這麼一場硬仗,想要藉助滁州的十多萬的兵馬是不成了,最多隻能用這些兵馬來牽制一下漢軍,真正想要和漢王陳友諒麾下的強大漢軍對陣,也只有從自己麾下的鋭方能擔此重任。
先前和編成一軍訓練的滁州兵勇,後來安排到了其他的應天軍隊中,可是這些人和應天的駐軍表面上看起來相安無事,好像井水不犯河水,雖然摩肩接踵,但誰也不理誰,顯然是磨合期還沒有結束。這樣子互不信任的軍隊若是派到戰場上,一遇到強大的敵軍,勢必會各自為戰,還不如單方面的軍隊,兵勇將士之間能夠相互扶持。
朱元璋心中一動,眼下看來還是要從原本就跟隨這自己的麾下部隊下手,只要部下能夠齊心協力,不怕漢王陳友諒的鋭之師來攻,和漢王陳友諒打了這麼多年的戰,也早就培養出了一批能夠打硬仗的將領和悍不畏死的兵勇。
只要利用得當,打退漢王陳友諒的此次突如其來的奔襲還是有可能的。
吳國公朱元璋心中暗自打定了主意,此次還是要從軍中入手,調撥出一批鋭前去援助正在前方和漢王陳友諒的漢軍對峙的常遇
和湯和他們。
説起軍中的鋭,徐達麾下的戰將如雲,軍中諸路大軍無有能出其右者。
可是這支鋭卻使得吳國公朱元璋
到害怕。
徐達麾下的將領此次抗命不從,若是讓其他將領得知了,羣起而效仿之,後就有得自己麻煩了。
可是如何能夠使得這些將領能夠聽從自己的話語呢。
朱元璋到十分的頭疼。
思前想後,通盤考慮了一陣,朱元璋忽然覺得自己有些陷入了死衚衕裏頭。
忽然靈光一閃,心頭忽然浮現出一個人來,朱元璋想出了一個辦法。
如今若是不放徐達出來督師作戰,恐怕軍中再也無能能夠擋得住漢王陳友諒的步伐了,可是滁州將領至今為止還是為了小明王韓林兒之事,要求自己處死徐達。
可是眼下的局勢若是不派出鋭的部隊
本就沒有法子抵擋,而眼下駐紮在應天城外的營盤裏頭最為
鋭的部隊非徐達將軍的麾下將士莫屬了。何不先命滁州撥付一些人馬前去參戰,等到這些滁州將領看到漢王陳友諒的強大軍容和勢力,勢必會心中動搖,極有可能會先將處置徐達的事情擱置一邊,尋求如何對敵之策。到了那個時候,就可以找人替徐達説情,想來滁州兵馬為了不至於被漢王陳友諒剿滅,勢必會對徐達之事有所鬆開。
等到了那樣子的時機,並可以下令將徐達個出來,讓他戴罪立功,先去抵禦漢王陳友諒的漢軍。
思索定了,朱元璋便叫見來了一個傳令兵,如是這般的吩咐了一陣子,傳令兵接受了吳國公的命令之後,隨即就走出了屋子,上馬直奔應天城為的滁州兵馬的營盤而來。
過了不久之後,傳令兵就到了滁州兵馬的營盤前頭,核驗了令牌之後,侍衞便放行了。
傳令兵直入中軍大營,連城訣和一干滁州將士正在研討漢王陳友諒的動向。
常遇敗北的事情早就已然傳到了滁州兵營裏頭,那些在安豐吃了漢軍的大虧的將領無不主動請纓,要去
戰漢王陳友諒的漢軍。
可是連城訣暫時還不想介入此事,連城訣隱隱約約的覺到,吳國公朱元璋勢必會給滁州將領一個機會。
今終於把消息給等來了。
傳令兵進入了大帳之後,隨即給連城訣施了一禮,便朗聲説道:“今我奉吳國公之命,邀請一萬滁州將士前去助拳,一同
擊漢王陳友諒。”
“怎麼只要我等去一萬人。”滁州將領一聽都有些詫異,紛紛在底下議論了起來。
連城訣也有些好奇,原本以為吳國公既然有令,勢必會令滁州的十多萬將士盡數開拔,前去和常遇和湯和一干將領合併一處,共拒漢王陳友諒的漢軍。
可是吳國公朱元璋居然只要一萬人馬,這實在是突兀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