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藏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顧婉見陳嫂子帶着她四歲的小女兒一起來,那孩子有點兒嬰兒肥,臉蛋圓滾滾的,大眼睛一睜,懵懵懂懂,水潤漂亮,不覺就帶了幾分欣喜,連忙抓了一把糖塊兒遞給她吃。~陳惠一看那糖,竟然不似飴糖,仔細一瞧,驚道:“這糖,是沙飴做的吧?我以前聽爹爹説過,這種雪糖塊兒,也只有大庸的‘齋’有賣,每天也就有三五盒出售,是有價無市的好東西呢”顧婉一怔,隨即笑道:“哪裏是陳嫂子説的金貴東西,這不過是自家制的,只是材料難得了些,本身也就是給孩子吃的零嘴兒。”眾人一聽是自制的,陳惠不覺出駭然的神,其他人沒多想,連忙都看過去,見這糖塊兒瑩白如雪,形象各異,有白兔,蛇形,花狀各種樣式,都甚是喜歡,幾個帶孩子的,全吃了不少。

顧婉卻是心下一動,她在二十一世紀呆的久了,都快忘記,在豐朝的製糖業並不發達,手工熬製出來的砂糖,產量很小,還渾濁,稍微上些檔次的,都是絕對的奢侈品,而糖又不像鹽鐵之類,有朝廷管制,不是尋常人能輕易涉足,她記得《天工開物》裏,就記錄製糖的各種方法,抄寫下來賣出去,多了不好説,至少買地的銀子肯定能湊夠了。

她思緒轉,面上卻分毫不曾顯,客客氣氣地和幾位嫂子説話,行為舉止,無一處不落落大方,讓在座的媳婦們,很難不對她心生好

一頓宴席吃完,天已暗。

男人們都各自歸家,幾個小孩子拿着瓜果零食在門外嬉笑,陳惠幾個,則幫着顧婉把碗筷都收拾乾淨,顧婉也沒推辭,東西太多,她一個人收拾,恐怕要費上半宿。

剩飯剩菜都分去餵豬,鍋碗瓢盆放入水池,顧婉把剩下的半鍋白麪饅頭,還有幾塊兒燻,用籃子裝好,打算等明,讓孫鏢頭幫忙送去福田院那邊兒,聽説最近,涯州也有不少災民湧入,興元街面上的乞兒也越來越多,福田院的子也不大好過,因為裏面收容的多是老弱病殘,做不了活,每能喝一碗稀粥,餓不死已經算是幸運。

顧婉擺個宴席,剩下的飯菜費了也是可惜,送去福田院,指不定能救人命這些力所能及的事兒,顧婉私下裏做做也就是了,沒必要説出去,省得讓人説她裝模作樣。~沒一會兒,一切收拾妥當,陳惠幾人,才饒有興致地參觀顧婉的新家。

顧家兩兄妹初來乍到,院子裏也沒有大收拾,除了有幾個石桌石凳之外,就是些以前種植的樹木花草,王策照顧的不錯,如今新,到是有幾分綠意。

不過,顧婉所住的東廂房,卻是佈置的極為雅緻,東西不多,但樣樣非是凡品,屋子裏並未薰香,只在窗前安置了一個天藍陶瓷的薰香爐,裏面安置各水果,果香繚繞。

但是,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牀頭,金絲楠木小書架上擺放的線裝書和幾個竹簡。

陳惠藉着燈光看過去,見光是紙質的線裝書,怎麼也有五六十本,每一本都裝幀緻,甚至還有四角鑲嵌金箔的裝書,“這是…”顧婉一愣,笑道:“不過是幾本雜書,閒來無事,大哥怕我無聊,拿來讓我看一看打發時間罷了。”陳惠眼前一暈,看顧婉的目光,越發驚疑。

若説家裏的玉器擺件,還都是花錢能買到的,就算有,也只能説明家裏富貴,可是書籍…經過前朝多年戰火洗禮,絕大多數的書都損毀了,現如今,就是世家大族,能有大規模藏書的也少。

她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孃家還富貴,她在家鄉,隨爹孃去參加知府家老太太的壽宴,和幾個小夥伴打鬧,不小心闖進了書房,就讓她爹爹打了手板,一雙手腫的和蘿蔔似的,十來天都沒有好——而那書房中,藏書也不過寥寥十幾本,連這裏的一半都沒有…真要説起來,眼前這幾十本,對真正的望族,自然不算多,可是,隨意地擺放,給一個十歲的小姑娘看,無論在哪一家,都不大可能——顧家裏得有多少藏書,才會這般漫不經心當初她出嫁,孃親就把家裏陪嫁的一本《女誡》,一冊殘本《道德經》,拿來給她壓箱,就讓她在婆家的地位大為升高…

顧婉若是知道陳惠這麼想,肯定會大吃一驚,其實,這裏這幾十本,確實都是看着玩的雜書,真正重要都擱在書房了,兩個大書櫃,其中一個放的都是顧安然需要用到的書籍——《大學》、《道德經》、《禮記》之類。另外一個則放着顧婉買來的,不能輕易示人的書,當然,這些書,顧婉儘量選擇這個時代曾經有過,如今不常見的,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要不是她的隨身商店絕對智能化,屬於本土的書籍,本土已經存在的書籍,都單獨劃出列表,她想挑選,恐怕還要費一些心力。

她早就發現,在二十一世紀讀到的古籍,自己的世界大部分也有,連作者的名字都差不多是一樣的,只是生存朝代的名字,略有差異,有些朝代有,而有些,她卻連聽,都沒聽説過,就如秦始皇,在她的世界,始皇帝明明姓趙,建立衞朝,也沒有二世而亡,而是傳承了三百年,才被劉家的漢朝取而代之的…

她也不明白,到底是自己知道的歷史被人修改過,還是這本就是兩個世界,像二十一世紀免費的説法,她生活在地球的平行時空?

好在顧婉從不是較真的人,她自過她的生活,歷史知道一點兒也就罷了,沒必要追究底…

請幾個嫂子安坐,奉上茶果點心,沒多一會兒,顧婉就很明顯地發現,最會説話的陳嫂子都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時不時往書架上瞥…她不覺心下失笑。

也難怪,別説現在,就是上輩子,顧婉縱然明白書籍珍貴,也沒辦法真正去理解,這個朝代的普通老百姓,對知識的渴求和對讀書人的羨慕。

是由】。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