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道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卻説八戒運拙,正行處,可可的撞見羣魔,當面擋住道:“那來的甚麼人?”呆子才抬起頭來,掀着耳朵,看見是些妖魔,他就慌了,心中暗道:“我若説是取經的和尚,他就撈了去,只是説走路的。”小妖回報道:“大王,是走路的。”那三十名小怪,中間有認得的,有不認得的,旁邊有聽着指點説話的,道:“大王,這個和尚,象這圖中豬八戒模樣。”妖王叫掛起影神圖來,八戒看見,大驚道:“怪道這些時沒神哩!原來是他把我的影神傳將來也!”小妖用槍挑着,銀角用手指道:“這騎白馬的是唐僧,這白麪的是陳凡,這
臉的是孫行者。”八戒聽見道:“城隍,沒我便也罷了,豬頭三牲,清醮二十四分。”妖王又道:“這黑長的是沙和尚,這長嘴大耳的是豬八戒。”呆子聽見説他,慌得把個嘴揣在懷裏藏了。
妖王叫:“和尚,伸出嘴來!”八戒道:“胎裏病,伸不出來。”妖王令小妖使鈎子鈎出來。
八戒慌得把個嘴伸出道:“小家形罷了,這不是?你要看便就看,鈎怎的?”妖王認得是八戒,上前就砍。
這呆子舉釘鈀按住道:“我的兒,休無禮!看鈀!”妖王笑道:“這和尚是半路出家的。”八戒道:“好兒子!有些靈!你怎麼就曉得老爺是半路出家的?”妖王道:“你會使這鈀,一定是在人家園圃中築地。把他這鈀偷將來也。”八戒冷笑道:“我的兒,你哪裏認得老爺這鈀。”妖王聞言,那裏肯讓。使七星劍,丟開解數,與八戒一往一來,在山中賭鬥,有二十回合,不分勝負。
妖王的七星劍,乃是太上老君的寶貝之一。八戒的九齒釘耙也出自太上老君之手,兩者又都是天仙修為,一個曾為天蓬元帥。技藝不凡,一個是太上老君的親近之人,耳聞目染也學了不少本事。
八戒發起狠來,舍死的相。
妖王到底是道童。不如八戒經驗豐富。見八戒拼起狠來,就有些悚懼,即回頭招呼小怪,一齊動手。
這些小妖,乃是妖王下界之後,挑細選的一些小妖,仗着家底豐厚,常有老君賜下的一些丹藥。妖王賞賜之後,這些小妖無一不是修為
進。
身不俗,雖然不如天仙,卻也只差臨門一腳。
如若妖王願將變化通神傳下,讓這些小妖躲過三災,定會多出許多天仙幫手。
但是法不可輕傳,這些小妖還沒有學到變化神通的機緣。
天仙大道,這些小妖只因為一道神通法門,而被拒之門外,法財侶地,法排在第一位,可見一斑。
要説這些小妖,由於妖王待他們不薄,常賜下丹藥而進修為,卻也知恩圖報,奉命之後,即便是面對豬八戒這樣的天仙,也一副不要命的摸樣,一擁而上。
有着妖王與八戒爭鬥,這些小妖一哄而上,全然是不要命的打法,頓時讓八戒手忙腳亂,遮架不住,敗了陣,回頭就跑。
道路不平,八戒未曾細看,忽被蓏蘿藤絆了個踉蹌,掙起來正走,便被妖王一擊擊了個正着,受了些傷。
又被個小妖,扳着他腳跟,撲的又跌了個狗吃屎,被一羣趕上按住,抓鬃,揪耳朵,扯着腳,拉着尾,扛扛抬抬,擒進
去。
卻説妖王將八戒拿進去道:“哥哥啊,拿將一個來了。”老魔喜道:“拿來我看。”二魔道:“這不是?”老魔道:“兄弟,錯拿了,這個和尚沒用。”八戒就綽經説道:“大王,沒用的和尚,放他出去罷,不當人子!”二魔道:“哥哥,不要放他,雖然沒用,也是唐僧一起的,叫做豬八戒。把他且浸在後邊淨水池中,浸退了
衣,使鹽醃着,曬乾了,等天陰下酒。”八戒聽言道:“蹭蹬啊!撞着個販醃臘的妖怪了!”那小妖把八戒抬進去,拋在水裏,準備醃着吃了。…卻説唐僧坐在坡前,耳熱眼跳,身體不安,叫聲:“悟空!怎麼悟能這番巡山,去之久而不來?”悟空道:“師父還不曉得他的心哩。”唐僧道:“他有甚心?”悟空道:“師父啊,此山若是有怪,他半步難行,一定虛張聲勢,跑將回來報我,想是無怪,路途平靜,他一直去了。”唐僧道:“假若真個去了,卻在哪裏相會?此間乃是山野空闊之處,比不得那店市城井之間。”悟空道:“師父莫慮,且請上馬。那呆子有些懶惰,斷然走的遲慢。你把馬打動些兒,我們定趕上他,一同去罷。”陳凡也不點破,以他的神識,已然看到了八戒被擒。
當下一行人順着八戒的去向,繼續趕路,不多時,只見前方大路旁坐着一個跌折腿的道士,腳上血淋津,口裏哼哼的,只叫“救人!救人!”唐僧在馬上見他是個道者,卻又年紀高大,甚不過意,連忙下馬攙道:“請起,請起。”
“疼!疼!疼!”道士連連呼疼,丟了手看處,只見他腳上血。
唐僧驚問道:“先生啊,你從那裏來?因甚傷了尊足?”道士到:“師父啊,此山西去,有一座清幽觀宇,我是那觀裏的道士。”唐僧與道士談話,孫悟空卻是打量了道士一番,咧了咧嘴,以他的眼力,如何看不出道士的本尊,竟是一個道童?
如此,卻讓孫悟空有些摸不着頭腦,暗暗留心。
以陳凡的神識修為,卻也識破了這道士,不正是那銀角大王,或者説是太上老君身邊的道童。
陳凡與孫悟空看破道士真身,卻都不提,唐僧與道士卻是繼續談。
唐僧道:“你不在本觀中侍奉香火,演習經法,為何在此閒行?”道士道:“因前山南里施主家,邀道眾禳星,散福來晚,我師徒二人,一路而行。行至深衢,忽遇着一隻斑斕猛虎,將我徒弟銜去,貧道戰兢兢亡命走,一跤跌在亂石坡上,傷了腿足,不知迴路。今
大有天緣,得遇師父,萬望師父大發慈悲,救我一命。若得到觀中,就是典身賣命,一定重謝深恩。”唐僧聞言,認為真實,道:“先生啊,你我都是一命之人,我是僧,你是道,衣冠雖別,修行之理則同。我不救你啊,就不是出家之輩。救便救你,你卻走不得路哩。”道士道:“立也立不起來,怎生走路?”唐僧道:“也罷,也罷。我還走得路,將馬讓與你騎一程,到你上宮,還我馬去罷。”道士道:“師父,
蒙厚情,只是腿
跌傷,不能騎馬。”唐僧道:“正是。”唐僧看了陳凡與孫悟空一眼,隨後向老實徒弟沙和尚叫道:“把行李捎在我馬上,你馱他一程罷。”
“我馱他。”沙僧聞言,點了點頭,卻是言聽計從。
道士卻是抹了他一眼道:“師父啊,我被那猛虎唬怕了,見這晦氣臉的師父,愈加驚怕,不敢要他馱。”唐僧看了陳凡與孫悟空一眼,只好叫道:“悟空,你馱罷。”孫悟空咧嘴一笑,道:“好!我馱我馱!”道士就認定了悟空,順順的要他馱,再不言語。
沙僧笑道:“這個沒眼的老道!我馱着不好,顛倒要他馱。他若看不見師父時,三尖石上,把筋都摜斷了你的哩!”悟空馱着道士,口中笑道:“你這個潑魔,怎麼敢來惹我?你也問問老孫是幾年的人兒!你這般鬼話兒,只好瞞唐僧,又好來瞞我?我認得你是這山中的怪物,想是要吃我師父哩。我師父又非是等閒之輩,是你吃的!你要吃他,也須是分多一半與老孫是。”孫悟空這卻是在打趣之中,打探起了道士。
道士聞得悟空口中唸誦,道:“師父,我是好人家兒孫,做了道士。今不幸,遇着虎狼之厄,我不是妖怪。”悟空道:“你既怕虎狼,怎麼不念《北斗經》?”唐僧正然上馬,聞得此言,罵道:“這個潑猴!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馱他馱兒便罷了,且講甚麼北斗經南鬥經!”悟空聞言道:“這廝造化哩!我那師父是個慈悲好善之人,又有些外好裏枒槎。我待不馱你,他就怪我。馱便馱,須要與你講開,若是大小便,先和我説。若在脊樑上淋下來,臊氣不堪,且污了我的衣服,沒人漿洗。”道士道:“我這般一把子年紀,豈不知你的話説?”悟空才拉將起來,背在身上,同長老、沙僧,奔大路西行。
那山上高低不平之處,悟空留心慢走,讓唐僧前去。
行不上三五里路,唐僧與沙僧下了山凹之中,悟空卻望不見,心中埋怨道:“師父偌大年紀,再不曉得事體。這等遠路,就是空身子也還嫌手重,恨不得捽了,卻又教我馱着這個妖怪!莫説他是妖怪,就是好人,這們年紀,也死得着了,摜殺他罷,馱他怎的?”唐僧與沙僧前行,卻沒注意到落在了後面的孫悟空,以及突兀消失的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