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捷報頻傳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渤海三十萬大軍廬州城外夜戰,渤海靖南王宇文楠痛失兩員心腹大將。

紇奚虎與紇奚豹均來自於渤海開國重臣家族,紇奚家的族長現在仍然是渤海世襲八大公爵之一。北國尚武,紇奚一門從軍的武將就有近二十人。

接到前線兵敗的軍報,宇文楠一股坐在帥位之上,瞪着眼睛,一動不動。身邊的司馬勿忸於有炳連喚他幾聲,才讓宇文楠緩過神來。

他不敢相信,這三十萬大軍就這樣潰敗如,紇奚家的兩兄弟一人勇武過人,大喝一聲便可嚇破敵膽。一人有勇有謀,同時派兩員大將出戰本就報着必勝的信心,怎麼會一敗塗地至此?

宇文楠麾下長史羅球退出帥帳,忙着令文集駐軍人馬,招撫前方潰退下來的殘兵。

現在宇文楠還暫時沉浸在失去兩員愛將的悲痛之中,羅球便代行軍令,讓歸德將軍尉遲思武,統領三萬人馬,沿途督促渤海殘兵,以減少路中潰兵四散逃跑的人數。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唐軍會趁機追擊,斬盡殺絕。

“孤王該怎麼辦,孤有何面目回去見父皇,有何面目去見皇叔…”宇文楠使勁的拍打着帥案,案上的玉石鎮紙都被顛起來翻了個身。宇文楠也沒有長時間沉浸在失敗的悲痛之中,很快便又問詢起身邊的謀士“勿忸於先生。孤王下一步該怎麼作?是退還是再戰?”勿忸於有炳輕捻頜下鬍鬚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我軍暫時地失利,不代表以後沒有轉機。唐軍突然在廬州增兵。接連兩戰我軍均敗。看來唐軍已經猜定了我軍早有意取廬州再圖江南的策略。屬下認為,現在當務之急是速速將戰況如實稟報燕王殿下。再兵退滁州府,給守清關的賀樓將軍增兵。滁州與清關穩守,便保留了北撤地通途,東又可成為燕王殿下大軍攻建康地屏障,以防燕王大軍後背受敵。”

“就這樣退回滁州?”宇文楠問。

勿忸於有炳又説道:“待攻廬州的兵員退回文集,殿下即可令大軍東進,退回滁州。讓步六孤將軍留守馬廠。阻擊南唐追兵,為殿下大軍安全撤離爭取時間。”馬廠此地有兩山,南龍山與北虎山,兩山對峙形勢險峻,在當地百姓口中傳説這是龍虎鬥。中間僅有寬不足二十丈長約百丈的山谷可以通行。唐軍要追擊渤海退兵,選這一條路是最近的。勿忸於有炳已經料定唐軍如若追來,必是走這條道。

宇文楠同意了勿忸於有炳有建議,令雲麾將軍步六孤穹率兩萬兵馬扼守龍虎山,他自己親率十三萬殘兵,一把火燒掉了文集軍營及糧草輜重。緩緩向滁州方向進發。歸德將軍尉遲思武率三萬騎兵斷後。

廬州城中,建州王親衞軍統領喻苦還沒有從昏中醒來,建州王李定已經焦急的去看過喻苦數次。在喻苦的病榻之前,李定許諾將會給喻苦的妾抬籍,並晉升喻苦為正五品下懷化朗將,比以前正六品上昭武校尉提升了兩階,賞銀萬兩。

另外親衞軍中所有活下來的軍士全部提升一級。加餉一年。陣亡地親衞軍將士全部加倍撫卹以讓厚葬。

李定暫時留在了廬州,在天明之後十萬騎兵已經直指文集,追襲渤海潰兵。待廬州防備處理完畢,便率大軍隨後。

明威將軍陸佑任大軍統帥,鄂州府軍總管遊擊將軍蔡興與江州府軍總管遊擊將軍郭德任左右先鋒。劉林與蔣武二人被委任參軍之職隨軍。

陸佑率軍臨行之時,李定在帥營之中特意當着眾將面前,將自己的寶劍贈於劉林。並賦予劉林臨陣斬將之權。

李定讓陸佑統兵卻給了一名參軍斬將之權。這本是讓統兵大將無法接受覺窩囊的事,可陸佑卻很順利的接受了李定的安排。他還表示一定會多請教於劉先生,李定聽了很是滿意的哈哈大笑。

劉林受此重視心裏也很是,他想攻清關、克滁州府也有自己的一點私心。李定不會不知道他的想法。陸佑與秦宏兩位建州軍將領對於劉林在廬州戰軍的高瞻遠矚、料事如神的表現很是佩服。建州軍不乏行軍佈陣、錢糧兵馬管理地幕僚文吏,可像劉林這樣具有極強的戰爭的卻還沒有。

陸佑總覺到,這廬州一戰的戰鬥整個過程好像都被劉林預料的一模一樣,甚至讓喻苦統領率一千五百名死士正面擊十數倍的敵軍。他本以為喻苦所率的親衞軍定會全軍覆沒,劉林也本沒有想過這些人還能活下來近百人,這是喻苦與親衞軍士們訓練有素,求生與戰鬥地意志都非常強。就算他們都戰死了,戰場上渤海軍的士氣也因為他們的英勇拼殺,給消耗了。同時達到了一千五百死士出戰的目的,不會影響到大戰的最終結局。

陸佑對於劉林相當於監軍的職務並看不出來心有不快,鄂州與江州兩位府兵總管也不敢在李定面前説什麼。

護衞嚴顯給劉林準備了一身銀白細鱗甲,一頂銀白輕盔。嚴顯、封國、高新、孫立四名護衞各自全副武將,換上了建州軍地三尺二寸長刀,保護在劉林地左右隨着大軍一道出徵。

劉林的馬術已經非常嫺,策馬狂奔於建州墨甲軍中,軍士們都很是吃驚好奇。

建州軍中地文吏司馬蔣武也善於騎馬,而長史除和騎馬就不行了。

這些以騎術與馬上作戰為驕傲的建州軍,今天終於見識到了原來文吏的騎術比起騎兵將軍都還要好三分該是什麼模樣。

劉參軍看似一副儒生模樣,穿起一身銀盔甲,騎上白戰馬,挎建州王親贈的寶劍。一騎白的身影與將軍陸佑、秦宏並駕奔馳於大軍之前,身後腥紅的披風隨着風起獵獵作響,好一個年輕俊秀的將領模樣。

也有人在心裏暗暗懷疑,劉林穿的像模像樣,要是出謀劃策紙上談兵還成,真上了戰場,恐怕這一身重重的盔甲會拖累他不方便逃跑。心存這些想法的人不多,沒有人敢説出來。建州軍的兩名將領陸佑與秦宏,都不懷疑劉林決勝千里的謀略能力,但確不敢相信劉林能與大軍同時上戰場拼殺。

陸佑無奈,李定已經令下,再説劉林隨軍同行對於大軍能順利追襲並攻下清關都是大有裨益的。只是陸佑不得不暗暗招呼秦宏安排數十名鋭的建州騎兵,在戰時隨行劉林左右以保護他的安全。

陸佑與秦宏的私下談話,哪能逃過劉林的耳朵,不過劉林一點也沒有生氣,倒是覺這兩將軍對自己並無嫉恨。能想到要派兵保護自己,必盡是對自己有心之人。

太陽漸漸升起,天空透着雨後如洗清的深藍,劉林在馬上越騎越快,還不時的催促着陸佑與秦宏所率的建州軍加速。鄂州軍與江州軍在大軍的後面,沿途撿拾渤海軍潰兵的兵器、旗幟與軍服。

劉林説現在速度就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建州軍作為大軍最前沿,只顧快速追擊,逐散渤海潰兵,剿殺渤海成羣敗兵的活留給江州軍騎兵去做。

建州軍路上與敵將尉遲思武率領的三萬騎兵碰上了,建州軍士氣正盛,秦宏領建州軍與蔡興所率的鄂州軍兩翼周時襲擊尉遲思武部騎兵,尉遲思武兵敗潰逃向文集方向。

大軍追趕到文集的時候,文集渤海軍大營與離營十里外的糧草營都起了大火,已經無法搶救火中的糧草軍資,看來那三萬騎兵只是渤海軍派來斷後的。

在文集做短暫的休息,劉林建議陸佑分兵,讓江州騎兵在郭德率領導下沿途追擊渤海軍。而建州軍與鄂州軍七萬騎兵火速從另一條道奇襲清關。劉林還説江州軍會在路上遭遇到渤海軍組織的阻擊。如果暫時攻不下來,可等待廬州府軍後援到,再一舉擊破。

另外劉林還做出了一個決定,讓建州軍萬人騎兵換上了渤海軍服,打起了渤海軍的旗幟。大旗豎起,上繡有“徵南大將軍宇文”字樣的幡旗豎起,幡旗雖然已經破爛,萬名騎兵換裝之後,那些渤海軍裝很多都是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到處都是泥污血跡。這萬人騎兵立即變成了一副戰敗潰兵的模樣。

這萬人騎兵的換裝讓陸佑等將俱是拍手稱妙!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