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南昌途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天,應清華與展鵬程,再度聚會於岳陽樓,談了許多有關各正派團結的事,都認為由武當少林崑崙三派的掌門聯名發起,最為妥當。

但因兩人都行道不久,認識的同道不多,尤以少林一派,更少機會接近,經他倆再三思索,都未曾想起一個人和促使少林參加大團結的辦法。

最後,只得暫時作罷,容後再作打算。

同時,清華催促展鵬程趕快起程返山,商請紫氣真人同意,先與武當掌門函商此事,再聯名與峨嵋等派筆談。

而展鵬程的意思是要等清華赴約紅葉山莊之後,再專程回去!

但清華認為赴約一事是他個人的私事,各派團結之舉,是眾人的公事,他不願因自己的私事影響到大眾的公事!

他雖然很展鵬程能夠為友助力,幫他赴約,但不同意這種做法!

所以,他極力主張展鵬程趕快回去,只要武林大團結早成一天,即可少受一紅星教的欺凌,至於他個人的成敗,在所不計。

而且對赴約之事,自信可無危險,請展鵬程放心!

展鵬程為他的大義凜然所動,毅然允諾!並希望他一切小心,提防敵人計!

於是,他倆人又開懷暢飲一番,直至華燈已上,才叮嚀分手!

展鵬程於次回崑崙。

且説應清華一人和展鵬程握別之後,乘着酒意,又在街上瀏覽一遍,待到二更鼓響,才慢步返店。

走進房中,不心頭一震,知道已有人來過,連忙檢視牀頭包裹的東西,衣物寶劍等物都還存在,來人似無盜竊之意!

但轉身一看,又使他內心一跳!

一紙製桃箋,墨跡淋漓,平擺案上,一闋憶江南,已赫然在目:“人杳杳,斗室獨徘徊!檢點行裝重細認,待君燈蕊已新開,何事未回來?”他細味筆跡與詞意,頗類岳陽樓和詩之人,因而暗忖道:看她兩次詞意,都是非關懷自己,可能是認識之人,但經自己多方思考的結果,除了梅姐與霜妹,確實未識其他女子,奇怪!

幸得她未存惡意!不然,將銀鈎劍和玉簫攜走,那就糟了!

今後,我必須多自留心,將銀鈎和玉簫掛於間,免遭不測!

好在兩件東西都僅兩尺,掛於間亦不難看,反而像王孫公子的飾物一樣,別有一種氣派!

法像和梅姐的正確消息未明,赴約的時間尚遠,不妨在此買匹健馬騎着,一路緩緩北上,沿途或有發現,亦未可知!

這留詞的女人真怪!既與我認識,又何不親見一面呢?可惜峯弟不在!否則,我們可到嶽楊樓去,三人舉杯聯,或分題賦詩,倒是件賞心樂事。

其實,從今以後,我要為應付武林浩劫而奔走,那能像峯弟一樣,遊學各地,藉詩酒以展情懷呢!

算了罷!一切讓它自然發展好了,我又何須多想呢!

他站着默想一陣,覺得思維絮亂,趕緊自行警醒,上牀靜坐,藉每晚例行的玄功調息,渡此漫漫長夜。

出定醒來,已是朝陽蕉影映東窗的時候。

正在洗臉之際,店小二即來一信,並説有人一早送馬前來,指明要公子收下。

清華不大奇!一時持函愕然,猜不出是誰所為?

幸得店小二在旁説道:“公子,那匹白馬還在門口,鞍繮齊備,非常漂亮!你是否就要出去?”

“呵!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