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俏丫鬟小漣照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太陽剛剛升起,商部車隊便用過早膳,收拾妥當上了官道。
昨夜晚膳後,蘇漣漪將包括姨娘們在內的所有人召集到一起,開了一個會,會議內容與之前同幾位官員所商之事的內容相同,便是讓眾人選擇是去是留。
匿名進入東鄔城,暗暗考察情況,是蘇漣漪已決定之事,覺不會反悔。而蘇漣漪不想強迫眾人,又不想欺騙眾人,便將其中利害一一講明。
不得不說,這一行為定是有風險。鸞國有著極強的信息滯後,加之統治階級為了便於管理的愚民政策,每隔一段時間便有一次文字獄,更是有大量反映現實的書籍被列為(和諧)書。
所以,此時這個車隊絕大多數人是不知這東鄔城有多危險的。
蘇漣漪知,因在現代瞭解太多這樣的起義,起初都是以宗教為起點,而最終都少不得武裝鬥爭。
葉軒知,他身為商人走南闖北,見的事多了,處理的事多了。
司馬秋白一知半解,他作為御史確實瞭解不少民間疾苦,見過不少陰險歹人,但這種帶著叛亂起義嫌疑的組織,他卻從未接觸過。
其他人,便完全一無所知。
同行之人幾乎都是京城人士,商部官員大多是文人,而侍衛們籍貫也大半在京城左右,無論戰亂如何,京城周邊都是安定的,加之朝廷的愚民政策,他們自然無法想象到東鄔城之景,蘇漣漪儘量將自己在現代接觸過的知識、看過的電影畫面都細細講解,眾人半信半疑之際,卻發誓要追隨蘇漣漪,無論生死。
馬車內,漣漪靠著厚厚的墊子昏昏入睡,只因前天夜裡考慮之事過多,竟失眠。
蘇漣漪哪裡會想到,這些人此番追隨誓死追隨,並不單單為了建功升值,更大的原因是對她的個人崇拜和敬仰。而真正讓他們崇拜蘇漣漪之處,也並不單單是因從前在商部之時,更大的原因是昨晚膳時蘇漣漪所講的十二月份與人的
格。
因為這一次講解,拉近了她與眾人的距離。
也許這正是驗證了一句話,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蘇漣漪只覺得剛剛如睡,忽然覺到馬車急劇震動後,停了下來。耳畔的聲音不再是馬車行進時車廂內的隆隆聲響,而是人聲鼎沸的哭喊聲。
漣漪猛地睜開眼,見身旁的徐姨娘與周姨娘也都緊張狀,一把開車簾。
“發生了何事?”問向車伕。
車伕道,“回郡主,半個時辰前,我們便入了林州地界,從這裡開始便是幾個月前的戰亂區,官道沿途不少人行討,剛剛又有一些人衝到了官道上攔車。”漣漪聽罷,點了點頭,“原來如此,此時誰在前方處理?”蘇漣漪的反應令車伕驚訝,車伕本以為就漣漪郡主定會前去查看,幫助百姓,卻沒想到,她聽聞情況後只是平淡地回答了句。
“是司馬御史和右侍郎。”車伕答。他並非毫無據地猜想,而是因郡主救過那婦人。
“恩。”隨意答應了句,便放下了簾子,回到了車內。
因為車隊停下,在車廂內的侍衛們都第一時間跑了出來,圍在車隊左右以做防護,其中保護的重點便是車隊中央的幾輛馬車。
徐姨娘見蘇漣漪又回到車廂,倒了杯茶清口,卻未外出查看情形,忍不住驚訝問,“郡主,這一次,您為何…不幫助百姓?”漣漪放下茶碗,拿了塊帕子,用水壺中清水溼潤後,輕輕擦面。
“有時做善事,也要盡力而為,在我們能力範圍內自是要幫,但若超出了能力範圍而提供幫助,便很勉強。因要不斷停下馬車幫這幾名零星的災民,而扔下東鄔城那麼大的隱患不去解決,豈不是棄本逐末?”徐姨娘聽罷,想了想,也點了點頭,“郡主說的是。”蘇漣漪放下帕子,眼中沒有冷酷、也沒有憐憫,唯有冷靜。
“有些話雖說出來很殘忍,但這都是他們的命運,他們怨不得人。與其將希望放在其他人身上,還不如仔細想想,如何自救。”徐姨娘與周姨娘相似一看,微微點了點頭,“是啊。”這些,她們也都經歷過,在深宅後院,雖無命之憂,卻也是一個無硝煙的戰場。
有馬蹄聲越來越近,是司馬秋白。在馬車外的司馬秋白猶豫再三,最終一咬牙,道,“師父,師父您醒了嗎?”
“醒了,御史可有事?”蘇漣漪未車簾,便在車廂內說話。
可以聽出,司馬秋白的心情十分悲憤,“師父,葉右侍郎竟命人將前來乞討的災民扔出官道,這…這…”
“有什麼問題嗎?”漣漪問。
司馬秋白一愣,“師父,您…難道您認為葉右侍郎所做之事正確?”
“那依你看,要如何做?”漣漪嘴角勾起一抹無奈地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