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太皇太后之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元寧帝再一次在早朝出現,讓朝中眾人都鬆了口氣。
尤其內閣。
說來,韋相其實有些個自己的小心思,他既知後宮不能沒了謝太皇太后,心下卻也對謝太皇太后頗多防範。倒不是謝太皇太后哪裡不好,就如韋相對柳扶風慨的那句,“虧得有太皇太后啊。”這是韋相的真心話,但…
哎,有些心事,韋相是斷不會訴諸於口的。
就像,他始終忌憚謝太皇太后母系血統一般,謝太皇太后如今之尊榮權柄,與當年太\祖過世後,朝中大權由世祖皇后獨掌,又是多麼的相似呢。
韋相對謝太皇太后,那是既欽佩,又防範。
尤其,先時謝太皇太后因故將元寧帝足,雖然韋相對元寧帝辦的那事兒亦頗有微辭,但,元寧帝畢竟年輕,韋相相信,年輕的君王終會成長為一代明君。如今,元寧帝總算得到了慈恩宮的諒解,韋相都不
鬆了口氣。
韋相還給元寧帝出了個主意,今太皇太后千秋將近,韋相建議元寧帝為謝太皇太后大辦千秋宴,讓天下都看到祖孫其樂融融。
元寧帝笑,“這主意好。”他還想借著給太皇太后辦千秋節禮的當口,看能不能替生母求個情,他從宣文殿出來,生母曹太后還被關在壽康宮唸經呢。
不過,這回元寧帝學聰明瞭,而且,他開始有了一點兒耐心。
他眼下並不提曹太后之事,就是老老實實的早中晚按三頓飯的時間過去慈恩宮請安,見到弟妹們,亦多有關懷。尤其二弟穆熠,元寧帝還誇穆熠懂事,孝順,課業好來著。把穆熠誇的很是不安,私下想著,以往大哥倒是個和氣人,如今雖是讚我,我怎麼反倒覺著涼嗖嗖的。
穆熠琢磨著元寧帝誇他那幾句,課業好什麼的,穆熠不是個沒眼力的,他課業再好,也不敢超過元寧帝的。就是有時皇祖母問他們功課,元寧帝說不知道的,穆熠就更不知道了。懂事孝順?他也沒做啥啊?就是按以往那般,一天三頓去皇祖母那裡請安,偶爾留下吃個飯,看皇祖母不大痛快就哄皇祖母高興…
這個,穆熠立刻警醒了,這個,大哥不會是看我總去慈恩宮,多心了吧?
孩子的成長很大一部分在於所接受的教育,但有時,更多的也在於天。
穆熠分析出這種可惜的結論,一時也坐不住了,連忙去找他娘戚賢太妃商議。戚賢太妃與曹太后,那是多少年的老對頭,只是如今人曹太后母憑子貴得了意,戚賢太妃沒有皇帝兒子,只是個太妃罷了。戚賢太妃聽兒子一說,便道,“皇帝叫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不痛快,咱們既知道,難道不去勸一勸她老人家,讓她老人家開開心。這也想想,太皇太后也是六十多的人了,現下還為著江山社稷勞。老人家這樣的辛苦,為的什麼,還不是為的老穆家的江山?你皇祖母又是這樣的疼你,你一出生,你皇祖母就說你以後定是個賢明的人,還為你取了名字。咱們做不了別的,就得做些力所能及的,咱們坦坦蕩蕩,也不懼人言。”穆熠一想,這也是,總不能為著元寧帝不大喜悅,他就連皇祖母也不親近了吧?
這也忒沒道理了。
穆熠聽他娘一說,心裡的主意也就定了,悄同他娘道,“陛下也是,要依我說,柳姑娘比那曹姑娘強百倍…”就是柳熠這未經人事的都覺著,那隨便沒名沒分就跟了男人的,這能是好閨秀麼。
戚賢妃嗔兒子一眼,“這不是你該說的。你只要記得這個教訓就行,但凡寵妾滅,都非正途。你父皇,當年與你蘇母后成親一年無子,方納得側室。你皇祖父,當年是三年無子,方納的側室。夫
之間,倘一心一意過
子,那是再好不過。你待她好,她自然會待你好的。”穆熠知道母親是怕他學了陛下,穆熠連忙道,“母妃放心吧,我又不會…”想到元寧帝辦的事兒,穆熠就有些不好啟齒。畢竟,他現在親事還沒呢。就是將來有了親事,他也不會像元寧帝那樣兒。怪不好的,叫岳家怎麼想呢。
戚賢太妃欣的拍拍兒子還有些單薄的肩膀,問他給太皇太后準備壽禮的事。穆熠道,“我們想一道寫一幅千壽圖給皇祖母賀壽。”穆熠幾人都是未成年,就是送壽禮,也無需太貴重。
戚賢太妃笑,“嗬,還商量好了。”
“以前都是各送各的,所以我說,倒不若合一起,也熱鬧。”穆熠道,“皇祖母什麼好東西都見過,其實,過壽辰,高高興興的,比送什麼金珠玉寶的都好。”戚賢太妃笑,“你們自去琢磨去吧。”很高興兒子能與其他兄弟們搞好關係。
戚賢太妃自己也有針線要做,除了她宮裡預備的東西,她平裡閒了,也時常給太皇太后做針線,或是衣裳,或是靯襪。太皇太后千秋時,她就會再添上些自己繡的小
屏什麼的。戚賢太妃看曹太后的下場就什麼都明白了,為何家裡一直讓她孝順太皇太后,就是曹太后,登上太后寶位又如何?做出這樣的事,太皇太后可是半分沒看她是皇帝生母的面子,戚賢太妃心裡跟明鏡兒似的,知道皇家當家做主的還是太皇太后。
戚賢太妃打發走了兒子,一時,心腹宮人過來回稟,“聽說,今兒個陛下去了永壽宮。”戚賢太妃擺擺手,令心腹宮人退下了。
元寧帝去永壽宮的用意,戚賢太妃不問可知,定是求蘇太后為曹太后求情的。
這回,元寧帝可是把蘇太后給為難了。
蘇太后看元寧帝這麼殷切的看著自己,也是無奈了,蘇太后嘆道,“皇帝啊,當初,削曹家之爵,讓你曹母后修身養,都是為了保全你。眼下千秋節將至,倘現下提此事,太皇太后大不悅,那這千秋節也就不用過了。”元寧帝道,“那皇祖母千秋之後,蘇母后能不能代曹母后求情一二。”蘇太后苦笑,“我說話,未必有用。這事,歸
到底得讓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消氣才行。”元寧帝就是不知道如何讓太皇太后原諒他母后呢?
蘇太后也不打算點撥元寧帝,她樂得曹太后直接倒灶方好,如何還會為曹太后求情。元寧帝無打采的自永壽宮告辭。
元寧帝沒什麼好法子,曹太后卻是個會自救的,曹太后是白天熬了晚上熬,熬的雙眼都摳了,眼尾生出細紋來,給太皇太后繡了套百子千孫拜壽的繡袍,當然,衣裳上也不是真正就有百子千孫,但也完全是熱熱鬧鬧的一群兒孫給老壽星拜樓的繡圖。這原就是曹太后為謝太皇太后的千秋節準備的,不過,原本是打算計宮裡巧手的宮人來繡,如今她犯了大錯,且宮人被換了個乾淨。曹太后昏頭做出的那些事且不提,畢竟,自從元寧帝登基,她便是個會發夢的。今被謝太皇太后重罰足,她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得自己何時能法子討好了,於是,對謝太皇太后的壽禮的準備,那是極其
心的。
非但做了這麼一套繡袍,曹太后還抄了厚厚的一疊平安經,給謝太皇太后祈求平安,寫完一卷,便將一卷供於佛前,以示心虔。
元寧帝是要為謝太皇太后大辦千秋盛宴的,謝太皇太后還是照老樣子,就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