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福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有些人,有些事,總是聞名不如見面的。
譬如寧大人之於謝莫如,不要說以貌取人膚淺什麼的,觀人先觀相貌,便是科舉試考時,對相貌也有甲乙丙丁四種檔次的劃分。寧大人探花出身,相貌自不必說,難得氣度端凝,較之寧太太寧姨娘一,強之百倍。更難得既認出了她,依舊殊無二
,平靜自持。
由此可知,寧姨娘之事,於寧大人心中不過區區小節,未入這位大人的眼,更未入這位大人的心。
當然,也有可能是這位大人善於掩藏心事,或者心境澎湃,只是不為人知。
不論哪種可能,寧大人都是極厲害人物。
年下事多,叔侄二人並未多談,已有管事來請謝柏去外書房,謝莫如將書給丫環帶回杜鵑院,徑自去了松柏院。謝太太見尚未到午飯時辰,笑,“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謝莫如道,“我想著如今家下事忙,二叔更要兩府一道忙活,挑好書,就與二叔回來了。”謝太太微微頜首,謝莫憂道,“大姐姐,有沒有人認出你是女孩子?”翰林院可是朝廷衙門。
“我也不知道,倒沒人當我面兒說。”謝莫如道,“祖母,我先回去換衣裳。要是沒什麼事,用過午飯我再過來。”謝太太點頭,“去吧。”謝莫如與謝太太道,“祖母,我也叫丫環給我做一身大姐姐身上那種男孩子的長袍穿好不好?”
“做吧。”謝太太笑,“年下事忙,待開做衣裳,你們姐妹每人做兩身來穿也無妨,做得
細些,用上好料子。”她也是自少時過來的,知道這個年歲的小姑娘們正是活潑的時候,什麼事兒都好奇。如他們這等人家教導女孩兒,並不似外頭想的多麼苛嚴,相反,孫女們有什麼要求,只要無傷大雅,謝太太鮮少反對。她只是有些看不上外頭成衣鋪子賣的衣裳,料子手工都不成。
見祖母同意,謝莫憂笑,“中午我陪祖母用飯。”謝太太打趣,“虧得我點頭了,不然你還不陪我吃飯了。”
“祖母就是會逗我。”謝莫憂撅下嘴巴撒嬌,謝太太一陣笑。
用飯什麼的,謝莫如都是回杜鵑院,除非謝太太開口留她,不然她鮮少在松柏院用餐。這也是謝太太雖看重謝莫如,卻一直覺著謝莫憂更親切的原因所在。
謝莫如對此知或不知,她依舊如故。
張嬤嬤笑著服侍謝莫如換回長裙女衣,笑,“男孩子的衣裳,出門便宜是真的。女孩子的衣裳,更好看。”姐妹兩個雖只是同父,還是有些相似的,謝莫如笑,“讓巧兒幫我趕製一身,不必繡花鑲邊兒,用好些的料子就成,袖子收一收,收成窄袖。”張嬤嬤笑,“這倒容易,我這就尋料子,三五便能得了。”
“嗯。”謝莫如坐在榻上,紫藤捧來熱茶,謝莫如接了呷一口,把自外書館借來的三本書,挑出□□,“尋個匣子來。”梧桐找出個紅漆木匣,謝莫如放進去,道,“拿筆墨來。”冬最難行墨,饒是謝莫如的屋子暖和,紫藤將墨放在手爐邊兒上烤了烤,這才開始研墨,謝莫如取一短箋,寫了幾行字,一併放進木匣裡,對張嬤嬤道,“給那邊兒江姑娘送去。”張嬤嬤笑,“讓臘梅去吧。”
“也好。”待小丫環進來稟說,午飯已經得了,問何時開飯。
謝莫如道,“我這就過去。”說著起身,紫藤連忙上前給謝莫如披上大半篷,行至門口,忽而住腳,指著花几上的一盆紅豔如火的茶花道,“哪兒來的?”張嬤嬤笑,“正要跟姑娘回稟,是謝忠媳婦早上送來的,各院兒都有,咱們院兒一共四盆,蜀地茶花兒,開得正好,這兩盆,我就命人擺上了。還有兩盆,不如姑娘給大
送去。”嗯,謝忠媳婦送來的,不是謝忠媳婦打發人送來的。謝莫如心下有數,張嬤嬤吩咐紫藤梧桐搬著花兒跟著。到了正小院兒,謝莫如給母親請過安,讓母親的侍女杜鵑把山茶花兒擺花几上。
方氏不大說話,杜鵑笑,“這花兒可真好看。”謝莫如道,“山茶入冬開花,花期直到初。正好冬天擱屋裡也添一景緻。”略說幾句,杜鵑與張嬤嬤安排著擺飯,母女二人就座,天氣冷,有道什錦暖鍋,謝莫如很中意,道,“冬天正好吃這個,暖和的很。湯也鮮。”張嬤嬤笑,“姑娘喜歡,晚上再叫人做。”
“這湯頭不錯,晚上換成素鍋兒,不要把青菜直接放進去,洗乾淨放碟子上,現吃的時候再放,省得老了。”謝莫如夾一片青瓜嚼了清口,道,“夏時不覺青瓜如何,這會兒一入口便覺口清涼,還有一些回甘。明明都是一樣的東西,不同季節吃,口味兒竟是不同。”方氏眼中閃過一絲笑意,杜鵑更是笑道,“唉喲,我的姑娘,夏時瓜菜遍地,一車也值不了半兩銀錢,如今天寒地凍的,尋常哪兒見得瓜菜,非在暖室暖房裡不得。便是暖室暖房,也得侍
瓜菜的老手來侍
,出產數量亦不比夏秋之時。”謝莫如道,“那是不是很貴?”
“咱們莊田有一處熱地,別的不出產,專供冬菜蔬,要說貴,人工也有二三十口,每月月錢銀兩吃食用度,供一季食蔬,自然是不便宜的。”杜鵑笑道,“所以說,暴發之家,言必雞魚肘
。富貴之家,方知吃食享用。”謝莫如不
問,“那供應莊田的銀錢由何而來呢?”杜鵑道,“自有別處出產。”謝莫如點點頭,不再多問,用過午飯,喝盞熱茶,就回自己的秋菊小院兒休息了。
張嬤嬤服侍著謝莫如去了大斗篷,道,“姑娘歇一歇。”又問,“下晌還去太太那兒麼?”
“要過去的。”謝莫如坐在臨窗軟榻上,道,“過年就是一個忙。”張嬤嬤捧了手爐來給謝莫如暖著,笑,“過年都是這樣,不獨咱家,哪家都忙。”正說著話,臘梅回來,說了往三老太太府上給江行雲送書的事兒,“江姑娘給姑娘回了信。”說著捧出木匣呈上。謝莫如取出看了,笑道,“好,辛苦你,去用飯吧。”臘梅行一禮退下。
謝莫如命紫藤將江行雲的回信收起來,對張嬤嬤道,“嬤嬤也去用飯吧。”張嬤嬤讓紫藤梧桐兩人在屋裡服侍。
待晚間,張嬤嬤私與謝莫如道,“我看,杜鵑姑姑是個很有見識的人哪。奴婢有了年歲,咱們院裡的事兒還成,管著幾個丫頭老婆子沒問題,可也僅止於此了。我看太太越發倚重姑娘,二姑娘身邊兒的戚嬤嬤,那是跟太太做事做老的人了,可惜奴婢沒有戚嬤嬤那樣的本領。姑娘身邊兒沒有得力的人,若是有難處,我看,姑娘可以跟杜鵑姑姑請教。”謝莫如倚著軟榻的引枕,映著燭光,她的眉間有一絲倦意,不急不徐緩聲道,“嬤嬤覺著杜鵑院的事情小,那就錯了。譬如行軍打仗,軍帳從來都在後方。杜鵑院安寧,我才能全心去理瑣事。杜鵑姑姑那裡,母親離不得她。再者,每天跟在祖母身邊,有什麼事,我直接就能請教祖母了,何需再來一個戚嬤嬤那樣的老嬤嬤相助。何況,紫藤梧桐都還機伶,有她們跟著我,歷練幾年,也就出來了。杜鵑姑姑,就讓她在母親身邊兒吧,要是母親身邊兒沒她這麼個人,我才不放心呢。”張嬤嬤一門心思全在自家姑娘身上,她原是想著紫藤梧桐年少,擔心謝莫如忙不過來,如今聽謝莫如這樣說,張嬤嬤就放心了,笑,“姑娘心裡有數就好。”待浴房準備好,謝莫如便去沐浴了。
張嬤嬤看人很對,杜鵑的確是個能人,一個人有沒有本事,不一定要天長地久才能看出,言談之中即見真章。可,為什麼以往杜鵑不顯其能,偏生今顯其能呢?
不多想此節,沐浴後,謝莫如早早安睡。
年節來得轟轟烈烈又忙忙碌碌,年三十祭祖之後,晚上吃過團圓飯,便是守歲的時間。謝柏並不在家,今宗親公主都要進宮領宴,便是領宴回府,謝柏也是與宜安公主一道回公主府。
闔府上下,自主子到奴婢都換了喜慶衣衫,渾身上下皆是喜氣盈盈的模樣,一家老小都到松柏院守歲。謝莫如與謝莫憂謝芝幾個玩兒投壺,她並不擔心方氏,不論什麼子,方氏的作息都沒有絲毫變化,入夜便歇,從無守歲一說。
不過,投壺也沒什麼意思,謝莫如天生準頭兒,就是揹著投壺來投,都是十投十中。玩兒了幾局,總是勝也沒意思,謝莫如便不玩兒了,坐在一畔剝桔子吃,然後把桔皮捂在手爐上烤出清香。
謝尚書看這個長孫女不大合群,笑道,“莫如會對弈否?”謝莫如點頭,“先生教過。”謝尚書命人擺上棋秤,“來,咱們對弈一局,如何?”謝莫如過去坐下,要與謝尚書猜棋,謝尚書頗有風度,“你執黑吧。”執黑先行。
祖孫二人下棋,謝太太也懂棋,便在一畔觀看。都說行棋如做人,要謝尚書說,這話還真有幾分道理。謝莫如為人謀定而後動,棋路亦是平淡之間隱現崢嶸。而且,謝莫如不管失子得子,均面不改,眉
都不動一
的淡定。偏生謝尚書也是個淡定人,這兩人下棋,贏也贏的淡淡,輸也輸得淡淡,讓謝太太說,沒勁透了。倒是人家兩人下的
來勁,直待謝忠媳婦喜氣盈腮的進來回稟,“稟老爺太太大爺姑娘小爺們,天使來了,陛下賜福菜。”一家子連忙去外廳接福菜,其實就是一碗宮裡賞出的菜,因是大年下賞的,非得帝心者不能得,故而被稱福菜。謝尚書帶著兒孫跪下接賞,再打賞過前來送菜的內侍,寒暄幾句送走內侍,便又一家子捧著福菜回了內廳,謝莫如一瞥,賞下的是道幹炸
圓。
謝玉年歲最小,好奇的很,謝尚書笑,“嘗一嘗?”謝玉道,“祖父,陛下恩典,不要先供祖宗嗎?”謝尚書笑,“走吧,跟祖父去供祖宗,然後給你嘗一嘗。”夜間風寒,諸人都穿上大衣裳收拾妥當,謝尚書帶著一家老小捧著福菜供祖,供完祖宗,因幹炸的
圓,還有焦香,便給謝玉吃了一個,待回松柏院時,還聽到謝蘭悄悄問他,“香不?”謝玉小聲的與哥哥吹起牛來,“香的了不得!”謝莫憂笑,“祖父,今晚已供過祖宗,不如明天中午的團圓酒把福菜熱一熱,叫咱們都嚐嚐,也是共沐皇恩了。”謝尚書連聲大笑,歡暢至極,“好啊好。”謝太太打趣,“都大姑娘了,還嘴饞。”謝莫憂挽著謝太太一臂,有些撒嬌的口吻,“人家就是想嚐嚐麼。”大家一笑而過,謝松見謝莫如
角微翹,也是歡喜的模樣,只是笑意淡淡,遠未達眼底。
將福菜供過祖宗,夜已漸深,謝莫如便先回杜鵑院休息了。
謝莫憂謝芝幾個年歲較謝莫如更小,明且要早起,謝太太也讓他們各回各屋歇息去了。謝太太年前多有勞乏,安排好孩子們,自去歇了。唯謝尚書謝松父子要守過子時的,謝尚書坐回棋秤一畔,拈起一子,笑,“來,看看此局,誰的勝算大些?”謝松道,“棋局未完,不好說。”謝尚書嘆,“勝負已定啊。”他如今年將五十的人了,頂多再撐二十年。他之後,二子,長子謝松,次子謝柏,一母同胞,可保家業不敗。但第三代,不是謝芝幾人不出眾,是謝莫如太出眾。謝芝幾個還在為吃個冷掉的
丸子心喜時,謝莫如
本未將此菜放在眼裡。所以,但有將來,謝芝幾人會服從君權,而謝莫如才是真正明白君權的那個。
他是什麼時候才悟及君權何物,是在英國公病逝,大長公主過身之後了。謝莫如小小年紀,已有此悟。
當然,只觀此時,謝莫如不是勝者。同樣,他也不是敗在此時,可是,他終將敗給歲月。他已是殘年夕照,謝莫如卻是旭東起。
謝松明白父親的心意,他道,“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父親,我倒與父親看法不同。”謝尚書道,“說說看。”父子二人說私話,室內未留下人。謝松伸手將棋盤拂亂,道,“我看,莫如的心,不在這裡,自然也說不上勝負。謝家以功名晉身,並非承恩公府之,故此家族雖難以顯貴,卻是細水長
。阿芝幾個,天資亦是中上,有良師,有家族,按部就班,平平穩穩的也有出路。
謝松笑,“父親談及勝負,心亦未在此勝負之上,是擔心莫如與家族吧?”聽長子這般說,謝尚書心事去一大半,笑,“你既心中有數,我便不擔心了。”謝松低頭將棋秤上的棋子撿起分類,一粒粒扔回青瓷棋罐,“兒子論眼光遠不及父親,不過,兒子想著,能者勞智者累。兒孫平庸發愁,兒孫出眾,一樣憂心。為人臣者,本朝功高莫若英國公。為女子者,再顯貴,本朝無過大長公主。其後,家族如何?按我本心,倒寧可莫如平淡一世。”
“一柄寶劍,置於高臺為寶劍,置於陋室,亦不改其珍貴。寶物有寶物的生存方式,你讓她平淡,她恐怕也平淡不起來。”關鍵,謝莫如絕不甘心平淡一世的。她看到權力,明白權力,有朝一,她終會像如今在謝家所為一般,步步為營,得到權力…只要想到此處,謝尚書簡直寢食不安。他不是擔心謝莫如對謝家冷淡,他身居高位,歷經當年大長公主輔政的歲月,也歷經今上親政時的動盪,到他這個年歲,寧可求穩,也不願再冒險了。就像長子說的,顯赫如英國公、大長公主又如何,身死族滅。
恐怕英國公、大長公主還擔心過身後事,可憑謝莫如對謝家的情分,怕是本不會為家族多想半點兒。謝莫如越出眾,謝尚書便越發憂慮,終究一筆寫不出兩個謝字。甭看謝莫如顯貴,謝家不一定能沾光,可謝莫如倒黴,謝家最輕也是滿臉灰,好不好的就要跟著吃掛落。或者,謝莫如顯貴之後,謝家如當年方氏一般下場啊!
謝松道,“父親想的太遠了,兒子所不能及。至於莫如將來是不是平淡,怕也不是你我父子二人可以做主的。”殺謝莫如母族滿門的還沒愁呢,謝家自家就愁去半條命。
殺謝莫如滿門的實不必愁,除非江山顛覆,不然謝莫如真不能把皇家如何?何況謝莫如曾說過,無關對錯,只論成敗。謝莫如對政治有著清醒且冷酷的認知,起碼現在謝莫如對方家之事表現出一幅旁觀者的面孔。穆氏、方氏,於謝莫如,就像謝莫如自己說的,她既不姓方,也不姓穆,她姓謝。一個謝字,謝氏家族與謝莫如就是扯不開剪不斷的生死福禍啊。謝尚書一嘆,“希望我是杞人憂天哪。”謝松笑,“父親看得到天方能憂一憂,兒子抬頭只見屋頂,故此憂不起來。”謝尚書一樂,依舊道,“你終究要心中有數。”謝松正應下。
外面一陣煙火花炮之聲,謝松笑,“子時到了。”謝尚書起身往外走,“出去看看。”謝松撿起件大斗篷給父親披上,扶住父親出了內廳,夜空中煙火絢爛,滿城皆是花炮聲響。轉眼,又是一年
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