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命運之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謝莫如喜歡江行雲那種旺盛的生命力與恣意的生活方式,江行雲一向推祟及時行樂、醉酒當歌的灑脫,不過,江行雲也說,她這灑脫僅限於自己家,由於沒有大樹好乘涼,還需收斂一二。{看最新章節請到:}謝莫如素有自知知明,知自己算不得大樹,不過,縱使她從來都是殫竭慮,謀事萬全,她依舊欣賞江行雲這樣率的人。

謝莫如回家時已近傍晚,謝太太笑,“再不回來就要打發人去接你了。”

“行雲訓練了一班新舞姬,頗是出眾。”這個年紀的女孩子,總有些閨中密語,更難得謝莫如能上朋友,謝太太笑,“你們倒是會樂,去梳洗吧。”打發謝莫如回了杜鵑院。

許多年之後,謝莫如再回憶起這段歲月,仍覺著心酸難耐,她覺著她已經做好萬全準備,接命運的安排,但其時,當年當,她尚不知命運是何等猙獰的模樣。

東穆,太宗皇帝三十年,冬。

西蠻使團來朝,於東穆王朝是一件足以載入史冊的大事,謝柏因護送使團得以攜宜安公主回到帝都。朝中大事暫且不論,謝家闔府皆是喜氣洋洋。

宜安公主回帝都直接車馬未停進宮給胡太后請安,謝柏身為外放官員亦不能先行歸家,他需進宮面聖。一家人由上午等到下午,從下午等到天黑,今年的冬天格外冷,朔風吹落細密的雪渣,在屋裡都能聽到沙沙響聲。謝太太吩咐,“把暖轎備上,待老爺跟阿柏回家,讓他們坐轎子時來。”又說一句,“這大冷的天兒。”是啊,這大冷的天。

謝莫如望向窗外,除了北風偶爾吹拂雪珠拍打窗紙的聲音,就是一片漆黑。室內燈火通明,暖若,水仙花繾綣開放,嫋嫋的一室芬芳。

謝莫憂細心的寬解謝太太,道,“祖母莫急,外頭天黑,又下小雪珠兒呢,路上溼滑,倒情願祖父二叔他們慢些,安穩哪。”謝太太將身子斜倚著榻上的小方桌,一笑,“這也是。”反正人已經回來了。

謝太太幾乎望眼穿,才把次子盼回來,母子之間自有一番問候,一家人互敘了話,開宴行酒,熱鬧了一番方各回各院。謝柏今住家裡,他與謝莫如同道,撐傘送謝莫如,雪已經有些大了,下人來不及掃,踩在上面有咯吱咯吱的聲音,大雪鋪滿天地,反著夜晚的微光,路倒較往更加清晰。

謝莫如道,“二叔,西蠻肯定有大變故吧。”謝柏臉上歸家的喜悅已化為眉心微鎖,他道,“先西蠻王阿斯蘭第五子阿克申聯合第八子哈德、第十一子蘇森誅殺大王子、二王子、六王子、七王子,連帶堂兄弟數人,如今阿克申已在王都稱王。這次的使團就是阿克申派出來的。”這種情況當然不符合東穆利益,穆元帝更希望西蠻重歸分裂。

“如果事事都如我朝所料,那麼我朝一統北涼、西蠻、南越就指可待了。”謝莫如淡淡的諷刺了一句,“二叔何需煩惱,你在西寧州短,再有法子,也不是神仙。西蠻王幾十年的基業,真能叫人三五年整垮,也就配不上他西蠻王的英名了。”謝柏笑,“這是在安我?”

“這是事實。”謝莫如道,“靖江王第七子來帝都代父向陛下請安。”謝柏道,“此事我倒是知道。”

“內憂未靖,外患更難除。”謝莫如為謝柏惋惜,“二叔回來的太早了。”謝柏笑,“也不是全無成果。”謝莫如做出洗耳恭聽的模樣,謝柏卻不肯再說,謝莫如笑笑,並不追問。但如果說成果是新王阿克申譴妹為妃的事,謝莫如就不置可否了。

謝莫如是在幾後才知曉此次使團來帝都還帶來了西蠻王阿克申的妹妹,阿克申明顯要同東穆修好,非但送來了妹妹,還想求娶東穆公主。

謝莫憂道,“我聽說西蠻人都是做父親的死了,兒子繼承父親家業的同時,也會繼承父親的姬妾。”謝太太大為搖頭。

蠻人就是蠻人。

謝莫憂悄悄問祖母,“陛下真會把公主嫁給西蠻王嗎?”謝太太嘆,“這咱們如何知曉。”看哪位貴女倒黴吧,西蠻那地方,聽說大米都沒有,成天就吃牛羊,這如何受得了喲。

西蠻王此次譴使誠意十足,人家公主都送來了,朝廷也不能給人家退回去,至於是不是譴嫁公主,穆元帝實在為難了。雖是皇族,老穆家跟西蠻那地界兒真沒法兒比,老西蠻王能生二十幾個兒子十幾個閨女,穆元帝他爹一輩子就憋出他跟他妹倆寶貝,在西蠻,一場政變就能坑死幾個王子,在東穆,真不起這樣坑。

就穆元帝自己而言,他勉強不算獨生子,下頭有個妹妹文康長公主,但皇室真的缺人,就連宜安公主這樣養在胡太后膝下的宗室郡主到最後都能破格封個公主,還不是因為人少稀罕麼。就是穆元帝自己,如今大大小小七個皇子,五個公主,他也半點兒不嫌兒女多呢。

長女次女已經定親,眼瞅著就要大婚,三公主今年十四,但是…穆元帝捨不得。更不必提胡太后知道這事兒後就哭天搶地,死活不能同意讓孫女嫁到西蠻去,把穆元帝煩的喲…

君憂臣辱,君上憂愁,自然有臣下為君上解憂,陛下捨不得親閨女,藩王之女亦為不可,現成的靖江郡主就在帝都,年方十七,不論年齡出身都合適。穆元帝仍是未置可否,倒是胡太后消息靈通,與穆元帝道,“靖江小時候就在宮裡,我看她長大,從這麼枕頭大小,一直到這麼大閨女,你就捨得將她嫁給個蠻人?”穆元帝令文康長公主來勸一勸胡太后,文康長公主也實在心累,她娘真是陰錯陽差坐了慈安宮,論政治素質完全不夠格,每到她娘胡攪蠻纏時,文康長公主就分外懷念寧平大長公主。要是寧平姑媽在,估計她娘再不敢這樣胡鬧。

寧榮大長公主對靖江郡主道,“如果不想去西蠻,就親自向太后請願,說你自願和親。”靖江郡主瞠目結舌,“朝中已經讓我代嫁的聲音。”她若還說自願和親,豈不是真要嫁到西蠻去了。

“所以,你更當以大局為重,自願和親。”寧榮大長公主輕輕一笑,塗滿寇丹的手指輕盈的在桌間扣了扣,“放心吧,陛下一向疑心靖江王府,如何會令你和親,他還怕靖江王府與西蠻勾結呢。”靖江郡主此心方安,心下又不凝結出一股鬱氣,說來她也是自幼在慈安宮長大,如今看來,果然是低人一等。

寧榮大長公主留了穆七與靖江郡主在公主府用飯,待穆七與靖江郡主告辭離去,及至下午寧榮大長公主命人請了南安侯來,寧榮大長公主嗔道,“以往你在南安關,咱們孃兒倆是成年成年的見不著,如今你回來,又分府別居,你差使忙,也是成天不得見。”南安侯自來不苟言笑,聞言只是道,“母親有喚,兒子豈敢不來。”寧榮大長公主示意兒子坐下,命丫環捧了盅薑茶,道,“外頭冷,你不喜歡坐車轎,去去寒吧。”又道,“咱們母子,何需這樣見外。我是久不見你,想的慌,今天有新鮮的鹿,命廚下燒了,你嚐嚐。”鹿什麼的,南安侯府自然不會少,不過,母親這樣說,南安侯便這般聽了。寧榮大長公主問了些南安侯在兵部的事,南安侯向來寡言,一句,“還算順利。”就沒別個話了。

寧榮大長公主嘆,“今天靖江過來,與我說,她願意代公主去西蠻和親。”南安侯道,“朝廷怎麼也不會讓郡主和親,倘靖江願意,想來太后會收她為義女,封為公主,再令她和親。”寧榮大長公主一噎,不知兒子是真傻還是裝傻,嘆口氣,“我知你心意,不想我多理會這些事,可靖江到底是你舅舅的女兒,我看她長大,實在難捨。”南安侯濃眉微皺,最終道,“還是待陛下御裁吧。”寧榮大長公主噎死。

南安侯吃了兩碗鹿,就回自個兒府去了。寧榮大長公主倒沒吃幾口。

朝廷還沒決定讓哪位貴女下嫁番邦,宮裡胡太后已是傷心的病倒。文康長公主進宮侍疾,寧榮大長公主進宮探望數次,壽安老夫人也進宮瞧閨女去了,壽安老夫人私下勸太后閨女道,“要說和親,我聽說個宮女,或是臣子家的閨女也是一樣的。”壽安老夫人此話一出,胡太后的病立刻不藥而癒,老太太好歹在宮裡過了大半輩子,接下來的事,立刻無師自通,一咬牙,“不用別人,我看謝家那丫頭就好!”壽安老夫人反倒不吱聲了,半晌,有些擔心,“全帝都都知道咱們老胡家被她打臉的事兒,這要你一說,倒顯著是我給你出的主意了。”胡太后拍拍母親的手,笑,“就是母親給我提的醒兒啊。”壽安老夫人也給噎著了,她,她的意思是,不想讓胡家沾手這事兒啊!

胡太后是個存不住事兒的,待母親告辭,兒子過來請安,就跟皇帝兒子說了。胡太后如今臉也紅潤了,神頭亦極佳,髮間簪一支羊脂白玉鳳頭釵,鳳體斜倚暖榻,身上搭一條明黃錦被,含笑道,“這事兒竟叫咱們母子這般煩惱,今哀家得了一妙法,一準兒能給皇帝解了這煩惱。”穆元帝見母親氣血恢復,心情也是不錯,坐在榻畔,洗耳恭聽。胡太后笑道,“這無非是要個有皇室血統的貴女下嫁西蠻,孫女們哀家是一個都捨不得的,皇帝也想想,自先帝時起,咱們皇家就血脈單薄,先帝兄弟一人,宜安他爹只是遠房堂親,到你這裡,只你與文康兄妹,好容易我這才有幾個孫女,我如何捨得?皇帝這是割我的呢。”胡太后說著就滴下淚來,穆元帝拿帕子給母親拭淚,不要說母親,他也有些捨不得閨女。

胡太后拭一拭淚,繼續道,“靖江也算懂事,但她是靖江王的女兒,與皇帝是同輩人,咱們兩國是父子之國,皇帝納西蠻王的妹妹,西蠻王求娶我國公主,也當矮皇帝一輩才是,不然以後輩份怎麼算,那些執拗的大臣怕要多話。”

“其實,靖江王一脈也不過是沾了程太后的光,因此封王,成了宗室。”胡太后將話一轉,“要論皇室血統,真正尊貴的除了帝系,就是寧平大長公主一脈了。寧平大長公主,那是與你父皇同父同母的大長公主,她活著時的氣派,你當知曉。昔年,英國公府獲罪,看在大長公主的面子,亦未波及魏國夫人。這些年,皇家對魏國夫人如何?她經年不來宮裡給哀家請安,視哀家為無物,哀家可有說過她一字不是。魏國夫人之女,謝家姑娘,帝都皆知聰明能幹,不是省油的燈。”最後一句漏了些許心緒,胡太后立刻補充道,“可要嫁西蠻王為王后,可不就得尋個能幹的麼?咱家女孩子自小在宮裡長大,嬌花軟玉一般,論口齒論潑辣,都不及謝姑娘。皇帝想想,西蠻是不是得這樣一個人去才頂用。她去了,叫她母親繼續榮養,陛下就是再升一升魏國夫人的誥命,也無妨礙。就是輩份,也合適啊。陛下收謝姑娘為義女,封個公主,一樣下嫁西蠻,一去就是王后,其他女子,如何有這樣的國母命。”穆元帝都驚歎她娘說出這樣一篇入情入理的話來,不過,穆元帝仍不急著下論斷。

皇帝兒子不急,胡太后直接召了閨女進宮商議,文康長公主不大讚同,道,“一則謝莫如雖是寧平姑媽之後,可她畢竟不是宗室;二則只聽說罪臣之女去和親的,謝家正當重用,要拿他家閨女去和親,謝家安能願意?這豈不是要寒臣子之心?”胡太后道,“願不願意,一問謝貴妃就知。”文康長公主道,“您老當面兒這麼問,叫謝貴妃怎麼說?謝莫如又不是謝貴妃的閨女,她娘是方表妹,方表妹願意不?”胡太后嘀咕,“養兵千,用兵一時。一品國夫人誥命一年俸祿也好幾百兩銀子,恩典魏國夫人這些年,正用她給國家出力時,她倒不願意了?”文康長公主不母親摻和這些,苦口勸道,“母親只管放心,這些朝廷大事,有皇兄呢,讓皇兄做主吧。”胡太后彷彿犯了犟病,“哀家絕不會眼看著三丫頭去和親!靖江也不成!”親孃不講理,文康長公主簡直能愁死,連準備兒子大婚的心都沒了。胡太后無所謂,她如今是皇帝親孃,誰也不能怎麼著她,文康長公主之話不合她心意,她直接讓寧榮大長公主、宜安公主進宮商量主意,寧榮大長公主笑道,“果然是娘娘有智慧有眼光,我就想不到,這一來,既解了陛下的難處,又解了朝廷的難處,一舉雙得。”胡太后道,“文康說,怕謝家不樂意呢。”寧榮大長公主多滑溜的人,她雙眸望向宜安公主,笑道,“這個啊,問問宜安就知道了,我看謝家素來忠心。”宜安公主含糊道,“這個我不大懂,得看朝廷的意思吧?”寧榮大長公主笑與胡太后道,“宜安畢竟做人媳婦的,怎好做主這事?要不,娘娘先問一問謝貴妃?倘真有人能同唐時文成公主一般,促進兩國和平,亦是功在青史哪。”胡太后忙道,“我也這樣說。”問謝貴妃,謝貴妃能說什麼,謝貴妃道,“此事還是要問家父,臣妾入宮多年,已是皇家的人了,不好再做主孃家的事呢。”略一思量,謝貴妃又補充一句,“謝家一向忠心,陛下但有吩咐,自當從命。”事情到這一步,謝家不知道也難呢。

謝太太知道這事兒都覺著是自己幻聽,謝太太詫異的看向丈夫,道,“咱家,咱家又不是宗室?怎麼能叫莫如去和親?”雖然前些年謝太太一直不大喜歡這個孫女,但這幾年她跟謝莫如處的不錯,換句話說,就是關係一般,也不願孫女去和親哪。

謝尚書先安撫老,“莫急,我想想法子。”謝太太道,“要不,我進宮跟娘娘說一說?”謝尚書思量片刻道,“也好,倘太后提起此事,你就往我身上推。”謝太太嘆,自從寧平大長公主過逝,宮裡也沒個規矩了,這等令臣女代嫁的事都能做得出來。她們謝家,一向忠心朝廷,好端端的又無罪過,如何就叫她家孫女遠嫁萬里,給蠻人做子哪!

謝太太進宮找貴妃閨女打聽內情,誥命入宮,先要去慈安宮報道,胡太后往並不多理會謝太太,一般就是看看誥命牌子,便打發謝太太去麟趾宮了。這回卻是問起謝太太,“我聽說你家大姑娘實在出挑,想認她做個幹孫女,不知你可樂意?”謝太太早有準備,忙道,“娘娘天恩,是那孩子的福分,只是祖孫多年,孰能無情,一想到那孩子要遠離臣婦,臣婦也不知是願意還是不願意了?”胡太后哼了一聲,對謝貴妃道,“好生同你母親說一說,忠心二字可不是靠上嘴皮一碰下嘴皮閒說來的。”謝貴妃柔聲應了,母女二人去麟趾宮說話。

母女二人如今說的也就是謝莫如的事了,謝太太道,“莫如畢竟是外臣之女。”謝貴妃輕聲道,“若和親,自然是要以公主的名義出嫁。”謝太太心下一沉,“娘娘?”謝貴妃含糊,“如果沒有合適的人,莫如的才幹又足以堪以任,倘陛下有意,母親…”她一直沒見過孃家侄女,但倘若謝莫如能在西蠻站住腳,對三皇子將來不是沒有益處。每個母親都是自私的,何況謝莫如,謝莫如始終…

謝太太滿腹心事來,滿腹心事去。

回府後,謝太太好一陣唉聲嘆氣,謝柏道,“我託公主代為在太后面前轉寰,如今看來,慈安宮主意已定。母親放心,此事並非小事,我上書陛下,咱家並無把莫如過繼之意。”謝太太雖是為謝莫如這事兒傷,聽兒子這樣一說,又連忙抓住兒子的手臂,急道,“這怎麼成?萬一陛下主意已定,你這貿然上書,豈不是要得罪陛下!”

“母親放心,我自有分寸。”謝柏說的篤定,謝太太依舊惴惴,晚上同丈夫說了,謝尚書道,“私下上書,讓阿柏試探一下陛下的心意也好。”謝尚書問,“莫如怎麼樣?”謝太太嘆,“我哪裡敢讓她知道。”言外之意,謝莫如還好。

謝尚書道,“她還不知道?”這不大可能吧,謝莫如這一二年都跟著學習管家,有幾個管事對她頗為恭敬,這等大事,外頭消息略為靈通的都知道了,她怎麼可能不知道?

“我想著,還是先不要同她講。”謝尚書決定同謝莫如談一談,“我來安排。”依舊是內書房。

因謝尚書偶爾會同謝莫如在這裡說話,下人打掃收拾頗為用心,聽說主子要用,連忙搬了兩盆炭來暖屋子,又在椅榻上鋪陳上厚墊子,紫銅香壺中燃起一爐嫋嫋檀香。

謝尚書問,“外頭風言風語說要你和親西蠻的事,你聽到了嗎?”謝莫如雙手捧著個青玉小手爐,點頭,“大概這就是祖父也無法左右的局勢吧。”謝尚書陡然想到謝莫如的前話,心下微凜。謝莫如道,“祖母今天進宮,回來時臉十分難看,想是結果不大好。”

“你的事,還沒定。”

“讓祖母不必再進宮了,貴妃膝下有三皇子,難免要替三皇子考慮,她是不會同祖母說實話的。”謝尚書不由替女兒分辯,“貴妃在宮裡,也有難處。”宮妃還不是要看胡太后臉子麼。

“不,如果她同祖母說我的事還沒定,祖母回家不是這種臉。”謝莫如就有這種篤定,“依貴妃的身份,不會直接說謊,但她用言語暗示引導祖母,祖母信了她的話。”謝尚書臉上閃過一絲尷尬,謝莫如道,“利害之時現真,貴妃太急躁了,以後,她還會犯這個錯誤。”謝尚書道,“這麼說,你心裡有數了。”這個時候還有心情關心貴妃,貴妃也是…在宮裡安享尊榮富貴就好,這麼急著伸手做甚!

謝莫如道,“端看陛下心意吧,還沒到生死攸關的時候。”謝尚書鬆口氣,“你心裡有數就好。”謝莫如淡淡,“最差也不過是去和親,怕什麼!”謝尚書剛鬆開的那口氣,又提起來了。別人和親他真不怕,要讓謝莫如去和親,謝莫如不怕,他怕!

作者有話要說:ps:本來還想再繼續寫,突然想到大的新文,唉喲,心立時就亂啦~明天會繼續更新~~晚安~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