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說,或者是找朋友喝酒,很少在公共場合面。而一些知名報紙因為要向倪匡求稿,也一般不會拿著《飄渺之旅》去找他添堵。

直到有一天在出席電視臺節目時,麗視的主持人隨口說出《飄渺之旅》的名字,讓倪匡來發表評論。

倪匡一瞬間臉就變得難看起來,接著又飛快地掩飾自己的情緒,乾笑道:“《飄渺之旅》不錯。不過嘛,呵呵,還不值那千字500的稿酬……”此話一出,節目播出的第二天就有報紙報道。

有的報紙說,倪匡嫉妒康劍飛稿酬太高;有的報紙說,倪匡在隔空挑釁康劍飛;也有的報紙說,倪匡是在變相批評《飄渺之旅》寫得太爛。

一時間,倪匡被推倒風口尖,攻擊臭罵者有之,力倪匡黑康劍飛的也不在少數。

金庸看了報紙,對著倪匡嘆息道:“你怎麼在電視臺說這種話?”

“不吐不快,一衝動就說出來了。”倪匡亦是後悔不已,錄節目的時候他倒是了,可之後的麻煩太多,搞得他不得安寧。

從此之後,媒體記者見到倪匡之後,總要提幾個關於康劍飛的問題,讓倪匡頭疼不已。

《皇家師姐》的上映,與《飄渺之旅》的連載前後相差不足一週的時間。看似毫無干係的小說與電影,在宣傳上卻有一種相輔相成的味道。

看過《皇家師姐》的觀眾,在聽說《飄渺之旅》是康劍飛的小說後,許多都會抱著好奇的心理去看。而《飄渺之旅》的讀者,在等著小說連載之餘,也會有一些專門衝著小說作者去看《皇家師姐》。

《皇家師姐》在香港與臺灣同時熱映,《飄渺之旅》亦在香港狂賣。就在這個時候,《搭錯車》率先進入南洋各國上映,而《殭屍先生》在韓國也開始上映。

其中《殭屍先生》在韓國的上映乃是金公主代理發行的,這在一個月之前就已經談妥了,康劍飛也沒好意思將金公主踢到一邊去。

《殭屍先生》上映首,觀影人次就達到了9萬多人。上映三天後,觀影人次猛漲到34萬,狂掃韓國票房。

(韓國票房統計方式非常奇葩,只統計觀影人次。

另外在80年代初,由於韓國政府的限制令,每年在韓國上映的港臺片加起來不會超過15部。

美國電影因為駐軍原因,基本上每年在韓國上映20部以上,大都是供美軍和韓國中、高層收入家庭觀看,普通韓國觀眾更喜歡看港臺片。

至於歐洲和印度電影,見鬼,這玩意兒在韓國放映給誰看?在1985年以前,韓國人就沒看過歐洲和印度電影。)在剛剛過去的1980年,韓國最賣座的電影就是成龍的《師弟出馬》,其觀影總人次近100萬(漢城為43萬人次,全韓觀影人次是首都的兩倍多)。

而1981年剛剛才到,《殭屍先生》就在韓國掀起了票房風暴。甚至連孩童的遊戲,都在模仿《殭屍先生》裡的閉氣情節,其受歡程度可見一斑。

僅僅半個月的時候,《殭屍先生》在韓國的觀影人次就達到146萬,遠超成龍的《師弟出馬》。當然《師弟出馬》跟康劍飛的《開心鬼》一樣,也受到了韓國社會政局動盪的影響才會很低,因為成龍之前的《醉拳》和《蛇形刁手》,在韓國的觀影人次都是接近200萬的樣子。

今年韓國的政局已經漸漸平穩下來,此時韓國的電影票價為0.8美元左右,《殭屍先生》在韓國半個月的累計票房就已經有116萬美元,摺合港幣934萬。

不過之後也賺不到多少了,因為這些票房大多是韓國首都漢城貢獻的。此時韓國全國總票房,也就漢城票房的2倍左右,也就是說韓國其他地方的票房收入只稍微比首都多一點,地域發展極為畸形。

不過再過一二十年,隨著韓國地方經濟的發展,全國票房會增長至首都票房的五倍多。

現在《殭屍先生》已經在漢城及周邊地區放映半個月,馬上就要到其他小城市繼續放映,最終票房估計不會超過1300萬港幣。

東南亞那邊,臺灣電影在南洋地區的票房情況一向很好,而且觀眾都直接聽國語對白,本不用再重新配音。最近兩年的臺片,要麼製濫造圈錢,要麼拍些讓人看不懂的藝術電影,南洋的片商已經大大減少臺片的購入量。

當之前十多年臺片培植起的電影市場還在那裡,喜歡看臺灣電影的南洋觀眾不在少數。《搭錯車》賣入香港還要配粵語對白,所以在臺灣上映之後,便直接拿到南洋各國放映。

南洋的院商們早就成了,《搭錯車》一賣過去,他們就瘋狂地重炒康劍飛和林青霞的緋聞。既不宣傳導演,也不宣傳主演,指著康劍飛這個投資人和編劇狂炒,搞得許多觀眾還以為電影是康劍飛和林青霞拍的,稀裡糊塗就被騙進了影院。

如果這是部爛片的話,觀眾估計看了之後就會罵娘了。

偏偏這是一部好電影,就如同平行空間裡一樣,《搭錯車》在南洋一上映,就是一片讚譽之聲,又叫好又叫座。

趁著這個機會,風行唱片公司把《搭錯車》的原聲碟也賣過去,電影還沒落畫,唱片就已經在南洋地區賣了近100萬張。而蘇苪也開始在南洋各國來回奔波,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巡迴演出。

後來有人說,1981年的東亞是屬於康劍飛的。從這年的元旦開始,香港、臺灣、韓國、本、東南亞,康劍飛的作品都在當地掀起了一股狂。就好像在東亞地區點爆了一顆原子彈,康劍飛的大名突然之間傳遍各國電影圈。

成龍以前是票房保證,各國的院商和發行商一看到成龍主演的片子二話不說就掏錢。但從1981年開始,這些電影商人只要看到康劍飛的名字打在上面,不管是編劇還是導演,都會造成搶片風

第176章龍哥的野心《皇家師姐》、《殭屍先生》、《搭錯車》,這些康劍飛的作品同時在數個國家和地區狂賣。普通的香港市民或許不知道消息,但香港電影圈裡的同行卻是很快就知道了,然後就是集體的羨慕嫉妒恨。

雖說南洋是港片的後花園,但此時每年能賣去南洋的港片,也就二三十部的樣子。這二三十部電影裡面,邵氏和嘉禾公司的片子就佔了大半,一般的電影公司拍出的片子,只能老老實實賺本土票房,運氣好或許能賣到臺灣再賺上一筆。

至於本和韓國,就算是嘉禾跟邵氏兩家大公司,能賣進去的電影也不多。本是因為市場原因,而韓國則是因為政府的限制令作祟。

像之前的《開心鬼》,若不是因為這部片子在香港票房大賣,超過了成龍的《師弟出馬》,以金公主的海外發行能力,賣個三五年也別想賣進韓。

為什麼香港其他明星的片酬只有幾十萬的時候,成龍的片酬就已經達到了幾百萬?就是因為韓臺和南洋的觀眾愛看成龍的電影,能夠增加無數的海外票房。

洪金寶在香港是大哥大不假,在圈內的威望似乎也比成龍高,可他現在也只能在香港本土和臺灣威風一下,本和韓國觀眾都不買他的賬。

就因為韓觀眾喜歡成龍,所以成龍成了香饃饃,鄒文懷、何冠昌寧願使用不光彩的手段也要搶到手。而被嘉禾挖了牆角的羅維,就像是被挖走了一座金山,惱羞成怒花巨資請社團的人來找嘉禾跟成龍的麻煩。

在本土票房市場狹窄的香港電影圈,誰擁有海外金能力,誰就是老大。

當康劍飛的電影在韓熱賣的消息傳回來後,甚至一些小公司拿著自己的片子跑去找馬橋,說是想請夢工廠幫忙聯繫韓院商,直接分兩成票房給夢工廠做代理費。

現在的香港電影圈,任誰都知道東方夢工廠崛起了,因為東方夢工廠的電影,現在可以自己聯繫海外發行,並且能取得很好的海外票房。

以前說起東方夢工廠,更多的圈內人看到的卻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