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等將海沙從海底起來,直接噴注到需要造陸造島的地方,使這些海沙堆積,最後再排水擠壓,便能造島造陸。”

“現如今有了這種能更好,並且對泥沙、海水、海鹽都有很強結合能力,而且不容易被腐蝕破壞的超高水材料,只要將超高水材料混注在海沙中,便能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地造出一片陸地或是一座海島來。”

“我對這方面不算特別瞭解,但也聽過一些會議,知道超高水材料的重要,這個超高水材料用在填海造陸上,能將效率翻上個二十倍,如果用在地下軌道通建設、礦山開採等方面,更是具有尋常建築材料難以比擬的優越。”

“當時國科大,就你填報的那個學校,建環學部的何炳仁院士就提出過一個觀點,超高水材料若是用到房屋建材中去,只要地基做的好,那就算是九級地震來了,我們的屋子都安然無恙。”給周誠科普了一通之後,徐仁宗教授又有點羨慕,“老李搞出這麼一個技術來,評院士是不會有問題了。”周誠抬頭看向徐仁宗教授,他有心想同徐仁宗教授說一句‘其實最關鍵的參數是我計算出來的’,又怕徐仁宗教授誤會他,便把到嘴邊的話給改了一下,道:“徐教授,等您將您現在研究的發動機技術給突破了,院士絕對妥妥的。我們國|家現在最想突破的就是發動機技術了吧,沒道理啊,一群人研究這麼長時間,還達不到人家其他國|家二三十年前的水平……遇到的那些技術瓶頸就這麼難突破呢?”周誠不這麼安還好,他一這麼安,徐仁宗教授越發心累了。

“其實吧,制約發動機技術的,不是我們本領域的技術瓶頸,而是材料領域的技術瓶頸。人家在二戰期間就搞出來的材料,我們搞了四十年沒搞出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其實我們擁有很強的設計團隊,如果原材料能夠跟得上的話,我們的發動機技術早就突破到世界前列水平去了。包括那航|空|母|艦,現在我們擁有的最發達的航|空|母|艦,也只能同白頭鷹那邊上世紀末的技術相比,很多問題都是卡在了材料上。”

“其實老李那項目,不也是卡在材料上好多年了麼?能突破一個算一個,希望其它的材料也能和超高水材料一樣給人帶來驚喜吧。”徐仁宗教授說著說著就開始唉聲嘆氣,把周誠給徹底糊了。

周誠想了想他在國圖數據庫中看到的論文,材料方向的不少啊……準確來說,材料方向的論文已經不能用‘不少’來形容了,得用‘很多’來形容。

自然科學類的博士畢業的時候,手頭能有個五六篇sci就算是實力不錯的,要是換了材料專業的學生來,手頭只有五六篇sci都不好意思見人,優秀點的本科生畢業的時候都能寫夠這麼多的數量。

能登上sci的論文,都算是獲得國際同行認可的成果。

花國每年產出那麼多材料領域的sci,按道理說,材料領域有再多的技術瓶頸也該被攻克了個七七八八,怎麼還會有這麼多的疑難雜症沒有解決?

仔細一琢磨,周誠想明白了。

那些論文的數量是不少,但有用的真不算多。

同一個研究思路里,實驗方案稍微調整一下,人家就能‘水’出很多的文章來,這些文章看似個個都是成果,實則與他們的研究課題相比,要麼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要麼就是一些換湯不換藥的成果,真正能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的研究成果實在稀少,用寥寥無幾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若是深究這其中的緣由,便是因為研究工作者的價值取向變了。

原先的研究人員想的是如何突破課題中約定的技術,現如今的研究人員想的是如何在差不多能將課題做完的情況下,儘可能地多發表一些論文,好利於自己將來評職稱等等。

技術突破才是檢驗科學成果的最佳標準,而非論文,可惜絕大多數研究人員不懂這個道理。或者說,他們懂,只是形勢迫他們無法這麼做。

-------------------------------------徐仁宗教授在得知李昌平教授所研究的超高水材料取得重大突破之後,整個人就如同檸檬化身一樣,心裡想的都是李昌平教授馬上就要評院士了,而他想要評上院士,還遙遙無期。

在這種心情的加持下,徐仁宗教授的臉都臭了許多,他手下的那些研究生們個個都戰戰兢兢地,生怕一不小心觸了黴頭。

周誠倒是沒有被徐仁宗教授的臉所影響,他每天都宅在實驗室裡,除了需要採購一些設備的元部件或者是需要用某間實驗室時會出來一下,其餘時間他都像隱身了一樣。

五月的倒數第二天,周誠正在實驗室內編寫水下ai-3d程序自動化的內容,突然就聽到李昌平教授‘哈哈哈’的聲音,他停下手中的活兒,側耳聽了一下,就將李昌平教書同徐仁宗教授的對話給聽了個清清楚楚。

準確來說,是李昌平教授在單方面地輸出,徐仁宗教授基本上沒怎麼吭聲。

“哈哈哈哈哈,老徐啊,你真是太好了!給我介紹了一個貴人過來!”

“貴人?”

“就是那小周啊!這小夥子的數理基礎也太好了吧,我們超高水材料研究那一塊兒,因為早先的研究遇到點數理上的問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