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要深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兩個讓潘寶山頭皮發麻的人是趙銘和丁薇。

潘寶山第一反應就是魯少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取悅趙銘,向他貢獻了丁薇。第二反應就是自責,後悔牽線讓魯少良接觸了趙銘。

丁薇是有那個病的,這麼一來趙銘被染上,回去再傳給劉海燕,那可真是害人不淺!

懊惱不已的潘寶山回到酒桌,李大炮發現了他有些不對勁,問怎麼回事。潘寶山說喝多了,突然湧上酒意,有些頂不住。彭白來說那不是很掃興,等會還有活動。

“李所長,等會你陪彭處長去活動,我先回房間休息,今天狀態實在是差勁。”潘寶山對李大炮說。

李大炮也不多想“那你就先休息。”這一夜,潘寶山幾乎睜眼到天亮,他思來想去,還是得把事情告訴劉海燕,而且還得親自跟她說。本來這些最好是通過劉海燕來傳話,但潘寶山不想讓她知道那些噁心事。

可是,面對劉海燕如何開口,又該從何說起?

這時潘寶山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劉海燕用避孕套的事。劉江燕拿給她很多,但據他估算,劉海燕用量不該那麼多,因為趙銘回家的次數並不多。難道劉海燕知道趙銘在外面不老實,怕被沾上什麼病而加大用套量,一次用幾個重疊防護來確保安全?要是那樣的話,或許就用不著向她提醒注意防護了,而且也可以避免尷尬開口。

不過,潘寶山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在這件事上,絕對不能犯第二次錯誤了。上次就是抱著僥倖心理,以為趙銘有足夠的防範意識,不會發生意外,結果還是被路少良那狗的給禍害了。

這一次,決不能再猶豫,該說的一定要及時說出來,分秒不誤。潘寶山決定,回富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劉海燕,告訴她真相。

潘寶山主意已定,和李大炮回到縣裡,招呼一打就走了,他直撲劉海燕辦公室。

現在進縣委縣zhèngfu大樓沒有絲毫障礙,農業局副局長找縣領導彙報工作太正常不過。不過通報還是必須的,值班人員跟劉海燕通了電話,潘寶山才上去。

站到劉海燕辦公室門前,潘寶山穩了穩情緒,儘量讓自己看上去很平靜。

“喲,小潘來了,請坐。”劉海燕知道潘寶山要來,已經倒好茶水“喝點茶”

“大姐你真客氣。”潘寶山笑了起來“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呵,在單位形成了習慣,來的都是客。”劉海燕道“今天過來什麼事?”潘寶山撓撓腦袋,想到事情重大,也顧不得好不好意思,說道:“大姐,昨天跟朋友去市裡辦事,不巧撞到一件事,發現姐夫跟一個女人在一起。那女人曾經在縣接待辦呆過,我認識,而且還知道她有那方面的病,所以…”說到這裡,潘寶山就停住了,下面的事不用說,劉海燕肯定明白。

劉海燕聽後反映不大,只是“哦”了一聲。過了好一會又說了句,她跟趙銘已經有兩年沒同過房了。

潘寶山一聽,很是寬,他從一開始就察覺到劉海燕和趙銘之間關係不太正常,沒想到還真是。好!潘寶山差點叫出聲。總歸劉海燕的危險已經降到了最低,不過也不排除另類傳染,比如共用洗漱用品之類的間接接觸,也有可能。

“大姐,不管怎麼說還是小心點,間接傳染的途徑還是多的。”

“嗯,小潘你不用說了,我知道。”劉海燕笑笑“最近工作如何?”

“工作上很好,各個經手的項目運行得都還不錯。”潘寶山見劉海燕轉了話題,知道她已無意就那事說下去,索就彙報起來工作。上次劉海燕說過,明年她有可能分管農業,現在正好先預演一下“在夾林搞的循環農業高效產業園,現在已初具雛形,再過一個月左右應該基本建成,到時打算請市報記者採訪一下,宣傳宣傳。”

“那不正好就到年底了嘛,不過總體來說,速度還可以。”劉海燕道“宣傳報道方面,如果需要說話,我那邊也還有些關係。”

“已經跟記者說過了。”潘寶山道“之前搞過幾次報道,跟報社那邊不陌生。”

“嗯,那好。”劉海燕點點頭。

覺說到這裡差不多了,潘寶山站起身來“那我走了大姐,回去就跟記者聯繫下,看最近什麼時候去夾林採訪一下。”出了劉海燕辦公室,潘寶山到特別輕鬆,劉海燕不跟趙銘沾身子就好。不過他也到很不解,既然這種情況持續兩年了,那劉海燕要避孕套幹什麼?難道她還真另有其人?

想到這裡潘寶山有點不舒坦,他覺自己現在就像只雄獅,在一定領域範圍內,有些事是接受不了的。可是與劉海燕的特殊關係,又讓他不敢動半點念頭,那跟常倫相悖。

“人跟獅子到底是不一樣的。”潘寶山走出縣大院的時候搖頭自笑道“君子好,取之有道,莫亂莫亂啊。”說完這些,潘寶山收了心思,回到局裡便同沈欣麗聯繫,說上次拜訪很受啟發,回來後在夾林搞了循環農業高效產業園,現在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看最近能不能個時間,來現場看看,指導一下。

沈欣麗對潘寶山印象很好,在時光茶座的那次談話讓她記憶深刻,總體覺他就是個善解人意如意郎,所以她很快地答應下來,約定產業園一建成,便去夾林採訪。

一個月時間對一個大項目來說不算長,潘寶山不敢大意,得趕緊去夾林看看產業園的情況。尤其是美味菇業公司的事,不知道鄧如美cāo作的如何了,因為他相信鄧如美的能力,最近也一直沒過問。

相信鄧如美沒有錯,到底是接待辦出來的,她公關能力極強。美味菇業公司的註冊僅用三天時間就完成,而且驗資週期也縮短至五個工作

落戶在產業園的菌類種植基地,推進速度也很快。當潘寶山前往查看的時候,菌類種植大棚已經建成。

“預想到會很快,可沒想到這麼快!”潘寶山情不自地說道“鄧姐你早該經商了,效益就是金錢,你做事這麼高效,那可都是錢吶。”

“什麼高效,都是一口氣頂上去的。”鄧如美說。

“能頂上去就是本事啊。”潘寶山笑道“噯對了,大棚建得這麼好這麼快,要不少錢,那三十萬怕是試不到深淺,馬上我再想想辦法,週轉點錢用用。”

“暫且誒不用週轉。”鄧如美道“你朋友的七十萬驗資款我已經打給他了,還剩下你那三十萬,現在花了八萬,其中五萬是工人工資,三萬給產業園裝了路燈。”

“路燈?”潘寶山轉著圈看了看縱橫兩條園區路上的路燈“你出錢裝的?”

“是。”鄧如美道“小投入大回報,很划算。一來可以證明公司在夾林投資發展的決心,二來也可以證明公司的實力。”

“很好。”潘寶山點點頭,指著成片大棚問:“聽你話的意思,難道建築材料款都是欠著的?”

“是欠著的,我找了關係,一年後再還款。”鄧如美道“大棚看上去比較簡易,但花費也不少,加起來大概四十萬。”

“四十萬不多,這麼一大片呢,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潘寶山道“下一步菌種投入需要多少?”

“起碼要二十萬。”鄧如美道“剩下的二十二萬正好投進去,我那還有將近九萬,可以支付幾個工人的工資。”

“有些事只是算看來不行,現在資金還真是緊張。”潘寶山道“鄧姐,不好意思要動用你的私房錢了。”

“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就算我入點股份好了。”鄧如美道“要不我才過意不去呢。”

“嗨,咱們這是說哪兒話呢,眼前先把事搞起來,有錢賺才是重要的。”潘寶山笑道“對了,一個月後記者要來採訪,照現在這麼個勢頭,到時估計會很有看頭。”其實對沈欣麗來說,即使沒有看頭在她筆下也會有看頭。用她的話說,宣傳報道需要一定程度的提升和拔高,作為記者,要有見微知著的超強能力。

不過在採訪夾林循環農業高效產業園上,這種超強能力還用不著太過發揮,畢竟產業園是實打實做出來的。

一個月後,沈欣麗來到夾林採訪。

潘寶山熱情地全程陪同。

鄭金萍也是少不了的,現在她自詡夾林一號女人物,一般不會放掉拋頭面的機會。

“沈記者,循環農業高效產業園,是夾林今年的主攻項目,當然,這要歸功於縣農業局潘局長的大手筆規劃。”鄭金萍介紹時舉止儘量得體,以顯出充分的優雅,無論是抬手還是轉身,都不緊不慢,而且幅度控制得也很好。

沈欣麗對鄭金萍表示出了尊重,不斷點頭示意,並投以微笑,不過大多數時間她還是盯在潘寶山身上,有關產業園的規劃、舉措和下一步打算,全都出自潘寶山口中。

採訪很細緻,花了小半天時間,沈欣麗是真的想好好做一篇有影響的文章。眼下黨的**剛剛結束,提出了要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而且把它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如果把循環農業高效產業園的報道朝那方面靠攏提升,導向和表率作用是巨大的。

這麼一想,在產業園的報道上沈欣麗就有了底,便開始把採訪點轉到別的項目。這次來夾林,她想把報道素材蒐集充足,對有報道價值的點,她要深挖。

“潘局長,鄉里除了產業園和以前報道過的亮點,現在還有開展的其他項目嗎?”沈欣麗問。

“有,有啊!”鄭金萍極富表現力地說道“最近又搞了綜合中藥種植基地,還有山坡林果種植。”潘寶山一聽就皺起了眉頭“鄭鄉長,你說什麼綜合中藥種植基地?”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