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各相算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主公,公孫瓚大軍為我軍軍威所迫,無奈退去,然其糧草所剩無多,自然不能持久。正如主公所言,即便是其想退回北平,糧草也不能為繼也!戰又不能戰,退又無糧維持,然其已無戰心,只能做思退之策,退,必須先要尋糧草,縱兵搶糧估計那公孫瓚還做不出來,其必然會尋我冀州囤糧所在,主公當早做安排才是。”雖然公孫大軍退去,然全體的將士熱情絲毫不減,退回到軍營內,三個一幫,五個一群,學唱著凌風剛教下的《
忠報國》,一時間,大營內到處洋溢著歌聲。
凌風的大帳內,除卻神經的張飛、典韋混在士兵中學唱著那《
忠報國》不在之外,其餘數人齊聚一起,商議著軍情。沮授想了想,對凌風說道。
“安排我早已做下,前者已派高覽高將軍前往內黃做了佈置。附近的囤糧之所在最近者就是內黃,風料其必會往此處奪糧也!時間,也應該就在這一二內。”凌風言語中甚是篤定。
“主公之策,授已知曉。不過,與內黃距離差不多的的囤糧還有一處,乃是西北方向的城。
城所在,距離此處與內黃相差不多,又有公孫瓚大軍不曉冀州之地,必使軍兵四下打探,若其先打聽到
城,那…”沮授說到此處,不再言語,然話中之意,大傢俱是明白。
“原來還有一處!非公與所言,風尤不自知也!”凌風大驚,若是公孫瓚往了城,那自己在內黃的一切佈置…一半的糧草啊,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此非主公之過也,主公並不是冀州人,不知冀州詳細也是常理所在,即便是授,也是方才想去,身為軍師,未能即早提醒主公,乃授之過也,有負主公厚望。”沮授深深一禮,滿臉的內疚。哎!自己枉為冀州人啊!沮授哪還不知為什麼主公帶他來界橋,無疑是看他是冀州人,深知冀州地貌也。
“智者千慮,還有一失,授又何過之有?此時亦不晚矣!公與可有良策?”凌風笑看著沮授,寬道。
“主公可使一人,著公孫大軍之裝,混進其大營內,散佈我冀州囤糧所在為內黃,則主公之計必成矣!其還有二便,可著令其在公孫大軍中刺探其軍情,也好令我大軍早做安排,如此,一舉兩得也!”
“散佈消息?妙!好個一石二鳥之策!”凌風讚道。
“主公謬讚。主公心中怕是已早有韜略,授只不過道出主公之策爾,何敢得主公如此稱讚。”
“公與何來如此客氣?此事由你全權處理,一有情況,馬上報與我知!哦,對了,對派幾個人,這樣令人信服的面更大一些。”
“是,主公!”
“伯珪兄,大喜也!”劉備興沖沖的衝進公孫瓚的帥帳內,邊跑邊喊道。
“玄德何以這般模樣?如今時局,為兄實在想不出還能有何喜。”公孫瓚頹廢的倚在桌案旁,無打采的看著跑進來的劉備,見其一臉的歡喜模樣,疑惑的問道。
“伯珪兄,此實為大喜也!”劉備深了兩口氣,平復下心中的喜悅之情,
勻了氣,這才說道:“備方才在大營中巡視,聽軍兵皆在傳東北內黃乃是冀州一囤糧所在,其地,有一糧倉,所儲之糧足以應付我大軍所需啊!”
“什麼!?”公孫瓚猛然自桌案旁跳起,雙手抓住劉備,急聲問道:“玄德你方才說的什麼?知道囤糧所在了?”
“是的,伯珪兄!備經過仔細探聽,得知內黃處有一地名為桃花谷,谷中有一冀州軍寨,乃是冀州一囤積糧草之所在。備怕有誤,問得百姓,百姓亦是如此說法。伯珪兄,我等大軍有救矣!”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這一天了!劉備心道:不用一天,大軍必受飢餓所迫,到時難免產生兵變,此消息,端是如同及時雨一般!
“守軍寨之軍兵力如何?”公孫瓚大喜,終於盼到這個消息了,不容易啊!出得冀州,某終此一生,也不要再與這凌風為敵,他不是人!神、妖之亦不過如此!
“平時守備者五千餘人,聞我軍討伐冀州,被調走四千,現只有一千兵丁守護!”劉備早已探的分明,見公孫瓚詢問,忙回答道。
“真天不絕我公孫瓚也!玄德,消息可是準確?”公孫瓚仰天長嘆,終於可以回北平了!
“備多方探得,絕對準確!”劉備篤定的回道。
“好!傳令大軍,晚飯過後,連夜趕往內黃桃花谷所在。玄德,為恐凌風有所察覺,還要勞煩玄德率領五千軍兵,把守營寨,以惑凌風大軍眼線,如何?”
“備安有不從之理?定叫那凌風看不出分毫破綻!”劉備深知疑兵之重要,也不推辭,直言應道。
“有勞玄德了!”
“報!報主公,公孫瓚大軍將於今晚飯過後,由其親自率領連夜趕往內黃囤糧所在,其在大營內留守五千人馬,以疑我軍,領兵之人劉備、張遼、徐晃!”被沮授派出潛入公孫大營的一名兵丁在得到公孫瓚大軍的行動計劃後,趁人不注意,溜回凌風處稟道。
“哦?哈哈,公與,你的計策效率真的快的,公孫瓚這麼快就有所行動了。若依公與之意,我軍當如何處之?”凌風不想此策見效的如此快,對著沮授笑問道。
“主公已做下全盤的計劃,如今,我等只需坐收戰果即可,難道主公還有其他的安排不成?”聽到凌風問自己,沮授思考了一下,實在沒想出好有什麼以後,疑惑的問道。
“公孫瓚死已經是必然,然其帶到內黃的二萬五千的軍兵,卻是死不得。”
“主公的意思是…”沮授疑惑的道。
“公與已是猜到,又何有此一問呢?哎!”凌風長嘆一聲,“為兵者,為命是從爾!公孫瓚大軍犯我冀州境內,惡乃是公孫瓚也,然為兵者,又何罪之有?多是無辜者也!風實不想他們全部葬身火海,風亦不想雙手染滿無辜人的鮮血。若能招降他們,還是招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