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因此昭襄王這才將其送到魏國為質,最終死在了魏國,這才有了安國君為太子的原因。
因此嬴政這樣也是為了防止外戚太過專權,同時影響太子,畢竟外戚在秦國也算深蒂固了,雖然楚系如今因為昔
昭襄王驅逐四貴加上羋啟的背叛,已經一蹶不振,但秦國未來依舊會有著外戚的空間。
而只要在其成長期間,讓其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那麼未來他人,即便是外戚也很難徹底蠱惑君王。
因此嬴政指定這個制度,只是儘可能地保證未來萬世的繼承人,都不是徹底的廢物。
至於不讓幼子以及未滿十三歲者繼位,也是為了考慮到將來某些人擁立幼主,從而進行掌控。
雖然他才三十歲,時間還早,但是早點確立制度,他也想親自培養自己的子嗣。
也成為後世之典範。
立嫡立長立賢,最重要的是看其能力。
併南越之後,還有匈奴、北呼,還有西域諸國,若是皇子立功,他也不建議由其他表現不錯的皇子去鎮守這些更遠的邊疆,甚至海島。
比如遼東對面的海島,比如東海、南海等地海島。
楚國這些年來也大力發展海貿,與周邊島嶼有過易,這些海圖如今可就在秦國。
只待他掃平南越,北上打擊匈奴與北胡之後,便可著手此事。
至於西域也要掃平門戶附近的諸國,然後再遣使探明道路、勢力,然後進行拉攏或打擊,再用一套‘遠近攻’的戰略,蠶食西域諸國。
人口充足後,再經行遷徙,同化。
“既然眾卿並無意見,那麼朕再定一條法令,凡滿十歲,未滿十六歲皇子,每年都要有一個月下田務農,以勞其筋骨,知農事。”說到這裡,嬴政頓了一下,看著百官又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諸卿符合年齡子嗣,就陪諸皇子一起參與勞務,好知其中辛苦,免其成為紈絝之材,難得大用。”
“昔陛下繼位前便參與農事,後背子孫也當以陛下為榜樣,此乃善政。”
“我秦國以耕戰而成強國,此乃當為之事!”
“陛下聖明。”百官也再次高呼。
第五百一十三章徵南越,東巡,泰山封禪一個月後。
屠睢、任囂、趙佗帶兵五十萬替換李信,徵南越、西甌,分五路討伐,進攻鐔城、九嶷、番禺、南野、餘干五地。
一軍鐔城之嶺,一軍守九嶷之
,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殺南野之境,一軍結餘幹之水。
副將趙佗率領三萬兵馬先行出發。
並動用二十萬刑徒、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輸送輜重糧草,率軍平定嶺南地區,一路所向披靡。
因為在離開前便已經制定好了完整的戰略。
對於反抗者,全數被殺,秦軍三年不解甲,將整個南越殺的屍橫遍野,土人徹底絕跡。
每當秦軍佔領一地便將部分移民留駐此處,這不僅使秦軍有了較穩定的後方據地,同時也使秦軍在人力的消耗中有所補充,而大批的商賈在嶺南的經營,也為軍隊糧餉的補給創造了條件。
也因為嬴政早有規劃,因此這一次屠睢未被土人刺殺。
嬴政遂於南越置:閩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四郡。……章臺宮內。
王綰建言:“啟奏陛下,古來聖賢皆封禪泰山,吾皇一統天下,亙古未有,功績千秋不衰,臣請陛下巡東南郡縣,以彰皇恩,效仿古之聖賢,封禪泰山!”
“臣等請始皇帝東巡,封禪泰山!”百官也同時齊聲喝道。
封禪泰山一直都是大事,相傳上古有七十二君王封禪泰山,彰顯功德。
如今皇帝千古唯一,自也該封禪泰山。
“準。”嬴政微微頷首,表示同意。
“著御史大夫非、郎中令賁、廷尉斯、奉常、僕劫、謁者毅、中車府令高及七十二博士隨行。”
“臣等遵旨!”很快,百官開始忙碌起來。
秦皇出行,還是由西一直巡到最東邊,數千裡之遙,自然要慎重。……一月之後,秦皇攜帝太后及後宮嬪妃十數人宮女寺人上千,大軍數萬,東巡。
數月之後。
始皇帝先到鄒嶧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同時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生諸說不一。
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
始皇封泰山時祭文和祭禮秘而不傳。
隨後始皇入臨淄,訪稷下學宮,親見儒家宗師荀況。……學宮之內。
嬴政、韓非、李斯、蓋聶四人低調而入,見荀況。
“始皇帝至,老朽有失遠,請始皇降罪!”見到嬴政一瞬,雖從未見過面,但荀況卻是一眼認出,上前見禮。
“荀先生乃大儒名士,更教導出御史大夫與廷尉兩位大才,朕早已想見先生,今得見,過奇人也!”嬴政一臉和煦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