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何解呢?”龐德問。

“且看爻辭,”周赫煊說,“初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意思是說,要連拔起茅草,把那些貪官汙吏通通清除,讓政治得以清明,黨派得以廉潔,社會得以安定。這是國家混亂初期的做法,但顯然不適用於今天的中國。再看六二,苞承,小人吉,大人否亨。意思是說小人靠阿諛奉承得利,而君子不應該同合汙。放在局勢上講,小國可以依附大國得以安全,但真正有抱負有雄心的國家不應該這樣。現在的中國,有人還高呼投降口號,這是錯誤的,只能一輩子做本的奴隸附庸。且看六三,苞羞。苞羞,位不當也,即受到縱容而胡作非為,最終會招致羞辱。沒能力的人統治國家,且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認真聽取好的建議,那麼最終將會被打倒。而本這種國家,受中國縱容而肆意侵略,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國力,那麼最終將會失敗,這一爻講量力而行,謹守己身己德。”周赫煊說到這裡語氣一轉,大聲道:“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這一爻,正是當今中國應該做的。意思是說,身為弱者,應該秉承正義天命,團結起來、眾志成城,奮起抵抗天災人禍,奮起抵抗強者的欺凌,而最終得到勝利和尊重!”

“九五呢?”龐德問。

周赫煊搖頭道:“九五講居安思危,適合幾年前的中國,咱們不提也罷。”龐德又問:“上九呢?”周赫煊笑道:“那是講未來,即堅定信心,自強不息,以待良好時機,必將否極泰來!中國即是如此,只要堅持抗戰,永不言敗,必然來轉機。”正說到這裡,於珮琛走過來報告:“先生,中央大學的羅校長來了。”第835章【受聘】周赫煊和羅家倫已經有好幾年沒見面了,跟當初的銳氣倨傲比起來,此時的羅家倫多出三分內斂沉穩。如果他以前就是這樣的格,估計不會被清華師生投票驅逐。

羅家倫打量著周公館的庭院,開玩笑道:“山清水秀,悠然世外,周先生倒是過得愜意。”

“國難當頭,這世上哪有真正的桃源?”周赫煊搖頭道。

羅家倫嘆息道:“是啊,戰事不平,則人民不能安居樂業,學生不能潛心讀書。”周赫煊問:“中央大學的校舍什麼時候開工?”

“明天就開工。”羅家倫說。

“那麼快?羅校長真是雷厲風行。”周赫煊有些驚訝。

羅家倫笑道:“只是幾排平房而已,又用不著設計複雜的圖紙,能快一天是一天吧。”中央大學的體量實在太大了,全校有七大學院,五十六個科系,一個研究院,九個研究部,還有一個專科學校,一個附屬中學,以及醫院、農場、工廠等一系列下屬單位。

羅家倫的能力讓人不得不佩服,他居然能在一個月之內,把這麼大攤子全部遷走,並且以最短的時間復課、復工。

清華的校長做不到,北大的校長也做不到,只有羅家倫這個中央大學校長能做到。

師生員工及家屬兩千多人,還帶著設備整體搬遷,已經把中央大學的資金掏空了。大興土木是肯定不行的,甚至普通平房也不行,因為錢不夠。只能在牆體底部使用磚石,牆壁全部用竹子編扎,外面塗一層石灰,再立幾木柱做整體支撐。

在校舍建成之前,中央大學的學生,只能借用重慶大學校舍——醫學院和農學院畜牧獸醫系遷到了成都,借用華西大學校舍,附屬中學打算遷去貴陽。

羅家倫閒聊片刻,終於說明來意:“周先生,聽說你在合川建有磺胺藥廠,廠內還有諸多藥學專家,能否與中央大學的醫學院、醫學研究部、以及附屬醫院合作?”

“這是好事啊。”周赫煊笑道。

羅家倫聽到正面答覆,頓時心情好了許多,他說:“那就這麼說定了,明天我就派人去藥廠接洽。”周赫煊建議道:“黃海化工研究社,也已經搬到沙坪壩,跟你們中央大學還是鄰居。咱們三家可以共同合作嘛,產學研三位一體,互相促進,互相幫助。”

“那當然再好不過!”羅家倫大喜。

周赫煊說:“中國以前有四大產鹽地區,一在臺灣,二在渤海,三在東南,四在川內。如今,寇已經佔了臺灣和渤海沿岸的鹽場,東南沿海想必也要遭到寇蹂躪,只剩下四川的富順、自井地區比較安全。等到明年,富順、自井幾縣之地,必須為周邊數省提供食鹽,定然造成鹽價飛漲。而合川地區鹽礦儲量極高,我想請中央大學的地質專家,對合川鹽礦進行大規模勘測。到時選一最合適的鹽礦,我們連同黃海研究社一起開採製鹽,鹽場由三家合股。”羅家倫笑道:“中央大學已經沒錢了,只能出人出力。”周赫煊道:“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過在股份方面,我既然出了錢,自然要做大股東。”

“那是應該的。”羅家倫說。

中午,羅家倫留在周公館吃飯,羅校長試探道:“周先生可願來中央大學執教?”

“名譽教授可以做,平時能教幾節課,天天上課沒那麼多時間。”周赫煊說。

羅家倫嘆息道:“實不相瞞,中央大學雖然搬來重慶了,但學生和老師的失卻很嚴重,有些科系甚至只有老師而沒有學生。歷史系還算好的,還有四十多個學生,但系主任卻不見了,我想聘請周先生擔任中央大學歷史系主任。”見羅家倫實在有困難,周赫煊豎起一手指說:“一年,我只當一年的系主任。等到明年,估計來重慶的學者就多了,到時還請羅校長另選高明。”

“沒問題,就一年,”羅家倫總算又放下了一樁心事,這傢伙得寸進尺,笑道,“不如周先生兼授一門歷史課吧。”如今周赫煊已經是歷史領域的頂級大牛,專業學術成就且不說,他編寫的《全球通史》,已成為國內大部分高校的世界史教科書。周赫煊在此書中提出的“全球史觀”,甚至成為國外史學家的研究方向,以此為課題而引起廣泛討論的國外史學論文就有十多篇。

周赫煊想了想說:“那我就教兩門課,一門《全球通史》,一門《人類文明史》如何?”

“有原作者來講這兩門課,那是中大學生之福。”羅家倫說。

吃過午飯,周赫煊又跟羅家倫聊了一陣。

羅家倫起身道:“周先生,我還要回去準備一下,明天前往成都,安排醫學院和農學院的教學復課任務。就此告辭!”

“慢走!”周赫煊起身相送。

就在此時,於珮琛拿著一封電報快速走來,喜道:“先生,南京有消息。《大公報》駐南京的記者發來電報,本轟炸機先後向美國戰艦班乃號投擲18枚炸彈,造成至少數十名美國人傷亡。本襲擊美國了,美國很有可能就此參戰,至少也要出面懲罰本!”

“真的?”剛準備離開的羅家倫立即回頭。

“真的,此事千真萬確!明天就能見報。”於珮琛喜滋滋地說。

羅家倫興奮得來回走動,口中念道:“太好了,太好了。只要美國出面,小鬼子的子就不好過了。”周赫煊卻沒有表現出高興,因為美國軍艦班乃號被炸,意味著南京大屠殺就快發生了。他沉著臉說:“怎麼《大公報》還有記者在南京?快發電報,讓記者立刻撤走!”羅家倫不解道:“周先生,本招惹了美國,你怎麼不到高興?”

“有個用,美國佬是不可能參戰的,至少現在不會!”周赫煊鬱悶道。

“為什麼?本這次炸的可是美國軍艦,還炸死了許多美國人。等消息傳回去,美國民間輿論恐怕要翻天吧。”羅家倫道。

周赫煊說:“美國是資本家控制的,而資本家巴不得本侵略中國,他們正好可以向本出售物資。別說死幾十個美國人,就算死了幾百個,資本家不想打,羅斯福就不能打!”歷史上正是如此,本轟炸美國戰艦的全過程,都被攝像機紀錄下來,長達1700多米的膠片在美國電影院放映,起美國民眾的強烈憤慨。

本人事後的解釋是“誤炸”,見鬼的誤炸,影像資料里美國國旗高懸,機飛行員看得清清楚楚,本沒有誤炸的可能。

鬼知道當時本人是怎麼想的,居然朝滿載美國人的軍艦扔炸彈,而且一扔就是十八枚。

於是,羅斯福認了,完全承認本官方的誤炸解釋,並勒令電影院把機轟炸美艦的影像做特殊處理,免得引起美國民眾做出過反應。

第836章【政府內遷和美國人民抵制貨】十二月十四,晴。

報紙上沒有任何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消息,有的只是首都陷落,呼籲國人團結抵抗的文章。歷史上,第一次完整揭南京大屠殺的文字,是英國記者田伯烈所撰寫的《外人目睹中之軍暴行》,此書要等明年初才開始動筆。

美國牧師約翰·馬吉,此時應該在拍攝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不過同樣要到明年才能將膠片偷偷運到美國。

《大公報》戰地記者劉君揚,如今已徹底跟外界失去聯絡。這位記者是周赫煊在天津招聘的,開設分館時被調往南京,周赫煊多次讓他撤離都不聽,以致現在生死不明。

周赫煊坐著私人小輪船,強迫自己不去想任何關於大屠殺的內容,繞道朝天門前往中央大學擔任歷史系主任。

抵達朝天門碼頭時,正好遇到一艘內遷船隻。船上載著國府賑濟委員會委員長朱慶瀾,以及賑務委員會的20餘名職員,這是第六批內遷重慶的政府機關,國家元首林森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到重慶了。

而剩下的大部分南京政府機關,以及99%的內遷企業、學校,此時都還在湖北和湖南。

蔣介石最初打算把遷都一分為三,即國民政府遷到重慶,軍事委員會遷到洛陽,行政院遷到衡陽。到11月初,他正式召開會議,討論遷都事宜。

汪兆銘也對此發表了意見,勸林森把中央政府遷到武漢或廣州,至於四川則太偏僻,汪先生覺得太不適用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