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金庸不善言辭,沉默了一會兒才說:“去年不是才給你漲過稿酬嗎?”倪匡把一張《星島報》往金庸的辦公桌上一拍,說道:“你看看上面是怎麼說的?康劍飛的新書稿酬依舊是千字500元,是如今香港作家稿酬第一人,說我倪匡已經過時了!”金庸嘆氣問:“那你要多少?”倪匡氣呼呼地說:“至少千字501元。我寫了幾十年小說,居然不如一個小輩,這不是笑話嗎?”這兩年香港經濟發展很快,物價、工資都連續上漲,按理說是該給作家加加稿酬了。金庸說道:“千字500太多,千字400元如何?”倪匡紅著脖子說道:“不行!老查啊,我在乎的不是那點稿費,是名聲啊!你知不知道去年有多少人取笑我?我咽不下去那口氣。”倪匡確實有理由生氣,他的衛斯理系列之《頭髮》,在前年被評為香港青年最受歡
小說,去年發行的衛斯理單行本又大賣特賣,更是被黃玉郎炒成稿酬千字500元的文壇第一人。就在倪匡風頭無兩之際,鬼知道從哪裡冒出個康劍飛,憑藉一部聞所未聞的穿越武俠《尋秦記》,直接把他的風頭給搶過去,而且在稿費上也壓他一籌。
倪匡鬱悶得想吐血,私底下說了康劍飛不少怪話,甚至當著記者的面,他也表達了對《尋秦記》的不屑。
金庸非常肯定地搖頭道:“千字400元,不能再多了。”看著金庸那一臉平和而又堅決的表情,倪匡有一種擼起袖子將其暴打一頓的衝動。可兩人20年的老朋友,倪匡深知讓金庸加稿費有多難,他只能無奈地說道:“那這樣行不行,你給我千字400的稿酬,對外說是千字550塊。”金庸沒想到倪匡會想出這麼個打腫臉充胖子的想法,無語道:“多出來的千字150元稿酬,可是要上給政府不少稿稅的。”倪匡堅持自己的想法說:“收稅的來了給他們說明情況就是,實在不行的話,那些稿稅我自己承擔。”這就叫死要面子活受罪。
涉及到稿酬的事情,口拙的金庸一下子口齒伶俐起來,搖頭說道:“還是不行,我給你漲這麼高稿酬的話,那其他作者的稿酬要不要漲?《明報週刊》、《明報月刊》、《明報晚報》的作者,是不是稿酬也要跟著漲?我總不可能跟他們說你拿的是假稿酬吧,都漲的話我損失可就大了。”
“你……狡辯,《東方報》也只給了康劍飛超高稿酬,為什麼我不行!”倪匡沒想到自己貼錢都不行,心中頓時有一種想要吐血三升的衝動。
“亦明兄彆著急,有話好好說。”金庸見倪匡一副快暴走的樣子,連忙出聲安撫道。
當初金庸跟倪匡的妹妹亦舒也關係要好,而且亦舒的文章對於《明報》來說也是銷量保障。可就因為金庸三番五次駁回了亦舒漲稿費的要求,鬧僵之後氣得亦舒直接離開《明報》,所帶來的損失遠遠大於亦舒要求增加的那點稿費。
倪匡說道:“什麼叫我別急?你看這一年來《明報》被《東方報》壓成什麼樣子,給我加稿酬正好可以跟《東方
報》打擂臺。”金庸油鹽不進道:“一份報紙要長遠經營,那些炒作手段,只能帶來一時的銷量,我不屑為之。”倪匡很想說:不屑你妹,要不是靠筆仗炒作,《明報》當年會銷量大漲,成為現在香港的三大報之一?
倪匡見金庸那樣子,知道今天別想再漲稿費了,只能以沉默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兩人大眼瞪小眼憋了會兒氣,金庸才說:“這樣吧,稿費給你漲成千字410元,絕對不能再漲了。”倪匡嘆氣道:“410就410吧。”見搞定了倪匡,金庸臉上終於出了笑容,問道:“這兩天的《東方
報》你有沒有看?”倪匡說:“現在是元旦假期間,好多報紙雜誌都找我約稿寫新年特別文章,我每天供10份刊物的稿子,哪有時間看報紙?”倪匡揚了揚他帶來的《星島
報》說,“這上面拿我跟康劍飛比較的文章,還是我兒子拿給我看的。”金庸從
屜裡翻出兩份《東方
報》,遞給倪匡說:“康劍飛的新小說連載了,你先看看。”今天已經是1981年1月2號,《飄渺之旅》已經在《東方
報》連載了兩天。
倪匡一句話也不說,直接在金庸辦公室裡翻著報紙看起來。
剛開始倪匡對《飄渺之旅》還頗不屑,認為康劍飛又要玩那套穿越歷史的把戲,甚至想嘲笑其黔驢技窮。可很快他就發現了不對,因為小說筆頭一轉就從地球到了火星,火星上傅崇碧與花媚孃的一番修真者鬥法也遠比現在的武俠小說彩,接著情節又是一轉,居然到了一個有中國古代歷史環境的天庭星。
等把兩天的連載內容看完,倪匡已經不由地下汗水,緊張地說道:“這種修真小說若是
行起來,武俠和科幻探險小說可就慘了!”
“是啊。”金庸點點頭。
作為資深的頂級小說家,金庸與倪匡在看了《飄渺之旅》後,看到的遠比其他人多。
普通讀者看了《飄渺之旅》,只會覺得新奇好看。可金庸二人讀了之後,卻看到修真小說對武俠和科幻探險小說的巨大威脅。
從打鬥場面來說,修真小說動輒移山填海,完爆武俠小說的內功輕功;從情節發展來說,修真小說以星球為場景,將各種不同的元素融入其中,可以隨便開副本,足以搶走科幻探險小說的風頭。
若是這種修真小說行起來,那以金庸為代表的武俠小說,以及倪匡為代表的科幻探險小說,那就是面臨著讀者
失的危險。
倪匡問道:“《東方報》賣得怎麼樣?”金庸說道:“《東方
報》前段時間的銷量有些回落,不過康劍飛這本宣傳了很久的新書一連載,昨天的銷量再度回覆到15萬份以上。至於今天的銷量,估計還會漲不少。”
…
………1981年1月3。
吳成剛特意在街頭轉悠,不時地留意一下路邊的書報店和報攤。《飄渺之旅》雖然他沒有署名,但畢竟是他寫出來的,前幾萬字也是他修改的,所以吳成剛特別在意這部小說的讀者反映。
吳成剛走到一家書報店,問道:“老闆,《東方報》……”老闆沒等他說完,就已經打斷道:“今天的《東方
報》售完了,明天再來吧。”吳成剛問:“《東方
報》很好賣嗎?”老闆說道:“怎麼不好賣?本來《尋秦記》完結以後,買《東方
報》的人少了一些,但《飄渺之旅》一連載,這幾天買報紙跟搶劫一樣。”吳成剛假裝問道:“《飄渺之旅》真那麼好看?”老闆笑道:“不是我講大話,賣了這麼多年報紙,《飄渺之旅》簡直絕了。這種小說也只有康劍飛才能寫出來,別的人哪有那麼神奇的想象力?”吳成剛有些失落,老闆從頭到尾都是在誇《飄渺之旅》的創意,
本沒提小說的文采。
走出書報店,吳成剛忍不住笑了起來,他跟自己表外甥爭什麼?而且這小說本來就是康劍飛的創意。
吳成剛來到巴士車站,等了一會兒終於等到巴士,準備搭乘巴士回家。
車上的人特別多,吳成剛只能擠在人堆里拉著橫槓,卻聽見旁邊有人在說:“喂,阿布,你怎麼還沒看完?快給我看看。”
“再等等,我把第二遍看完再說。”
“什麼?你居然看第二遍,我說怎麼看這麼久!”
“馬上就好,誰叫你自己不買一份報紙。”
“哪裡買得到,早就賣完了。”
“你不會訂報啊?”
“早知道就訂了。”
“……”吳成剛偏著頭一看,卻見兩個年輕人正在搶一份《東方報》。不用說,那兩人肯定是在看《飄渺之旅》。
巴士經過一家電影院,戲院門口那最顯眼的海報,赫然就是《皇家師姐》。售票廳門口的買票隊伍雖然沒有前些天恐怖了,但想買票仍舊得排兩三分鐘隊才行。
吳成剛突然強烈的受到,他那個表外甥在香港居然有了如此大的影響力!
第175章1981年的開端《飄渺之旅》連載的第十天,當小說中第二段小高來臨時,《東方
報》的銷量亦跟著大增,突破
的達到了16萬6千份的銷量,香港社會亦開始對這部小說的進行聚焦。
從文筆來看,《飄渺之旅》遠遠不如金庸的小說,更加達不到古龍的藝術內涵。可報紙連載的作品,說穿了就跟後世的網絡小說一樣,都是一種消遣物,只不過是刊印在紙質載體上而已。好的壞的作品泥沙俱下,良莠不齊,觀眾多數都只看其情節彩與否,不問文采之優劣。
後世讀到的那些武俠小說,都是經過無數人修改校對的,別說是行文語句,就連情節都有大幅刪改過。像原始版的《鵰》和《神鵰》中,設計毒死楊康的乃是秦南琴,生下一代大俠楊過的,同樣是這位奇女子。可惜經過金庸本人的修改過後,秦南琴與穆念慈合二為一了,在不少書
惋惜的同時,這番修改亦使小說的情節更加緊湊。
古龍就常常嘆,說他的小說謬誤太多,沒時間像金庸那樣反覆修訂。其實古龍的擔心是多餘的,他死後自然有各大出版社幫他修訂。
至於倪匡的小說,那就更沒得說了。最多的時候,倪匡一天供十多份稿,你認為在這種神速之下,他能寫出多好文采的小說來?
說起來倪匡的字跟康劍飛有得一拼,倒不是說他的字寫的太醜,而是為了追求速度潦草得令人無法直視。香港能輕鬆閱讀倪匡手稿的人,數量不超過十個,悉倪匡字跡的那幾個老排字工,工資比普通排字工多出一半多。
《尋秦記》出來之後,批評康劍飛的人,都是在說這部小說情內容太多,沒有一個說康劍飛文筆太爛的。
而《飄渺之旅》連載了近兩個星期,讀者和一些小說評論家們驚奇地發現,這部小說居然還沒出現女主角。不少人都說,《尋秦記》由於情內容被人詬病太多,康劍飛這次改
歸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