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把包放在車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烏雲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涉及的部門單位有:北京兩個部,廈門市委、市府、海關、邊防、港務等政府部門以及開元、東方、特貿(特區貿易有限公司)等國營公司,其中已有香港居民身份或他國護照的有九人。
這張關係網引起高層震驚,舉報信對網內人物在遠華走私案中的作用,逐一作了簡介。舉報信還聲稱:二十餘人只是網中一小部分網蟲,還有不少在網上活動的蜘蛛、蒼蠅就不一一列舉。舉報信不僅內容豐富多彩,還不斷爆出“冷門”說賴昌星純粹是老大,他獨佔鰲頭雄霸一方,幕後策劃,暗地縱,用的是“借船出海”的絕招。
舉報信還揭了十餘家國營或軍辦企業,怎樣被賴昌星網羅,合作走私,且如何進行利潤分成。
這十餘家公司中,作走私的人員及其作用也被列出。特別提到,廈門開元外貿公司及其總經理陳光輝與遠華勾結的走私內幕,聲稱陳光輝光走私植物油贏利就達三點八億元人民幣,提到陳光輝化名陳進,購買菲律賓護照,置有香港地產三處,總值兩百三十餘萬港幣。
舉報信洋洋灑灑數萬言,上述三方面的內容就足以讓人震驚,加上幾十頁的附證,可謂言之確鑿。據說連以打私為職業的海關總署調查局、偵查局有關人員看完此件後,也被震驚得長久無法開口表達某種受。
他們意識到:遠華集團走私的組織化、專業化和智能化無人比擬,這回算是碰上一個真正的不可輕視的對手了。
舉報者為何選擇一九九九年節後出擊?原因之一是一九九八年打私工作會議之後,打私風暴猛烈而強勁。湛江“九八。九八”大案的偵破,使舉報者受到鼓舞。
所以舉報信稱:“今天,黨和國家下決心嚴厲打擊走私,懲治腐敗,江總書記、朱總理表明了態度,我們才敢站出來揭發。
堅信不壓正,總書記、總理就是我們的靠山。當專案組入駐廈門,開始嚴查遠華集團走私、腐敗案以後,廈門就有人私下議論,要不是遠華集團的副總與賴昌星反目成仇,向中央舉報,走私內幕也許永遠是個秘密。
這種說法只反映了事件偶然的一面,專案組成員後來與廈門本地普通百姓閒聊時聽到他們抱怨:遠華走私,這可是公開的秘密。
早點查就好了,不至於牽涉那麼多人。確實,當時廈門島海上船來船往,陸上車滾滾。客商雲集,熙熙攘攘皆為利來。賴昌星集團以控制”通關“渠道,繼而控制駕馭廈門島上整個地區的走私活動,這在全國也是罕見的典型現象。
原因是賴昌星以各種滿足人的的手段,編織了一張龐大的權力配置網絡。廈門走私市場一片繁榮景象,其影響已輻全國。遠華集團重點以金錢為腐蝕劑,不但腐蝕了公務員隊伍、國企公職幹部陣營,而且也同樣腐蝕了公司內部的人員。
尤其是遠華集團高層負責作走私的骨幹成員們,在腐蝕他人的同時,自己的腐化程度
甚。
可謂是燈紅酒綠、紙醉金,玩
女人陷進慾海、竟夜豪賭
於刺
。而這一切全得金錢鋪底。久而久之,集團內部為利益爾虞我詐、互相傾軋的現象
趨嚴重。
有的走私骨幹揹著賴昌星輕車路自己搞幾票走私,也變得習以為常。一九九九年
節後,賴昌星就多次與他的密友談過自己的憂患:”侯小虎(集團副總)這些人心很大,都只會往自己口袋裡撈錢。在外面很張揚。卡拉ok廳裡給小姐小費一出手就是兩千元。惹出了問題,還得公司出面去擺平。賴水強、賴昌圖曾憤憤不平地陳述:“遠華哪裡是姓賴啦?曾氏掌握財務大權,遠華的錢都攥在他們手中。
還有侯小虎、王雙、王泰成等海關出來的人,哪個都撈有上億的錢啊。”賴氏兄弟二人的話,至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遠華集團中的利益傾軋已到了白熾化的程度,他們之間的矛盾衝突遲早都要爆發,賴昌星的走私骨幹中,離心傾向
益增大的原因,是他們自己認為賣命走私,所得非所值。
對賴二心、微詞甚多的副總等人也與自己的密友訴說賴的貪心:“做油這生意是我和開元公司的老總介紹給賴胖的,原先講定五五分成,但賴不講信用,實際是三七分成。我們也認了,可這三成賴還常拖著不付賬。”所以,隨著走私暴利的膨脹,賴的集團與為他控制的走私團伙之間的利益衝突益尖銳。賴昌星能夠將他的走私“事業”推向頂峰,靠了一張金錢織成的關係網,他縱情享用著網內為他收買的政府官員手中的權力資源。
原公安部副部長李紀周就是關係網內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收受賴昌星的鉅額賄賂,並利用職權,多次為賴保駕護航,非法干預執法部門的查處。
一九九六年,李通過關係責令深圳海關將扣押的賴昌星的一條裝載價值一點二億元的私貨船放掉。該船到廈門再通過楊前線的關係辦理了假轉口手續,空船轉口到菲律賓。
而走私貨物汽車、化工原料、電腦等被留在國內銷售。姬勝德,部隊某情報部負責人,曾將遠華公司掛靠為部裡企業,為賴走私提供強力後盾,也曾多次出面為賴放私,並利用職務便利為賴提供重要情報。
這是兩個已落入法網,公諸罪行於報端的重要人物。遙想賴昌星走私“事業”風光之時,曾借用了這兩個人物多少權力便利。
如此高層權力執掌者竟會被賴昌星玩於掌上,普通老百姓想像力再豐富也會對此事實目瞪口呆。賴昌星還有某安全部門頒發的“特通牌”這張牌照放在車上,不僅過橋過路不要掏錢,而且別人不能進入的地方他都可以昂然進入。
一九九八年公安部節聯歡晚會上,賴昌星以貴賓身份前排亮相,提高了身價,以正面人物形象昭顯於世人面前,是他對人民公安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原因很簡單,賴昌星以數百萬元資助了這臺晚會。一旦到了名譽地位都可以金錢買到手的地步,你說賴昌星在廈門的走私霸業還能不如中天。
賴昌星的走私骨幹中有一員干將叫畢榕鷺,當專案人員要他說清楚在遠華走私過程中自己的作用時,他攤牌了:“我的身份你們不清楚,有些事我不能隨便說的。”
“那你有什麼情況不能向中央專案組言明的呢?”
“那牽涉到國家安全。”原來,他有一張某公安廳安全局人員的證件,他以這個身份要挾辦案人員。這是一曲鬧劇,卻令人深思。賴昌星在北京設有聯絡站,而將聯絡處副主任的頭銜送給某人物的子。這是個閒職,發工資總比直接送錢要冠冕堂皇,而且就當事人來說,有個工作崗位,拿起錢來也心安理得。
不過商人的投資總是講究回報的,賴昌星的投資取得的總是高效回報。
“一群申張正義的人”的舉報信到了北京,賴除了從廈門的渠道掌握事態發展的信息外,也啟用了北京的信息網絡。
所以舉報信在北京的走向、引起的反應,賴均一清二楚。一九九九,中央有關領導在中紀委和海關總署的上報材料上批示,下令嚴查遠華走私案。
賴昌星居然比專案組負責人早六天知曉批示的內容,他的對應之策便是採取了“走人”(走私骨幹外出避風)和再次掃蕩式的銷燬走私證據的措施,對留下的走私活動參與者還逐個做好安排。
後來中央專案組在偵辦遠華走私腐敗大案中,之所以困難重重,原因就在於賴昌星有針對地採取了反偵查措施。其中“走人”一著棋,幾乎可以把查處活動“將死”一九九九年夏季,一大批走私骨幹分子逃亡境外,達七十餘人,後雖通過國際刑警配合,抓捕不少案犯歸國,並使用政策措施,迫使部分案犯主動歸案。
可像賴昌星、曾明育、侯小虎、王泰成一類策劃、作走私以及直接行賄者,依舊隱匿蹤跡,或
跡天涯,給專案的查處造成巨大困難。
賴昌星遠近攻,上下織網,他的關係網不但網羅了廈門黨政軍各界要員,而且還囊括了福建省乃至北京方面的某些權威人士。
他滲透權力高層的方法很多,可謂別出心裁。一是邀請高官到廈門視察,不失時機地與高層領導合影留念,並將這些照片放大,懸掛於辦公室醒目處,以抬高自己身價所謂拉大旗做虎皮。
二是收買高層領導人的秘書和司機。一九九九年五月,賴昌星給某高層領導的秘書一包幾十萬元錢的物品,該秘書開車去一個朋友家,把包放在車上,被小偷敲破車窗玻璃偷走。賴聽說此事後,哈哈大笑:“該那小偷發財。”他勸那秘書:“我下次再送你一包不就得了。”三是將高層人物的親友及子女安置到他的企業裡就業,給予優厚待遇。四是通過看似正當的商業
易渠道,和與高層人物有血緣關係或特殊關係的商界“
英”做生意,鉅額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