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市政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2章下卷]第42節(42)市政府兩天之後,小海帶領著調查組來到了紡織城第一印染廠。

印染又稱為染整。是一種加工方式,是染,印花,後整理,水洗的總稱。紡織廠織出的坯布是不能直接用來做衣服的,要經過染,印花,整理,水洗之後,才能變成各種顏和花樣的布匹,才能做出各種各樣的漂亮服飾,裝扮我們的生活,使得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可印染過程卻是比較複雜多樣的,由於印染需要大量的化學染料,工作環境較差,也容易造成環境汙染,工人們很辛苦。

印染廠的情況要比國棉一廠差一些。有了前面國棉一廠的經驗,剛住進印染廠的小招待所,小海就把廠長,一個高大魁梧的,名叫鄧友軍的中年男人叫到了房間。坐下後,小海問:“鄧廠長,在印染廠工作了多少年了?當廠長幾年了?”

“王副市長,我在印染廠工作了十多年了,當廠長已有四年多了。”

“是嗎?是老人了,那鄧廠長,廠裡現在經營狀況怎麼樣?”

“唉,王副市長,很艱難呀,由於上游各個紡織廠的狀況差,我們也就不景氣,五六千人的吃飯都成了問題了。”

“呵呵,是嗎?那你覺得經營狀況差的本原因是什麼?”

“主要是市場環境惡化,私營企業無序競爭,企業設備相對落後,動資金缺乏等諸多因素造成的。”

“是嗎?那有沒有改進的辦法?”小海笑了笑問。

“有呀,這就需要政府加大扶持的力度,補充動資金,更新設備,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才有可能使企業重新煥發青。”

“是嗎?如果所有的事政府都替你們做了,你們這些當廠長的幹什麼呀?”

“這…。”

“我問你,你們主管生產和技術的廠長姓什麼?”通過前面的經驗,小海覺得按照紡織行業的特點,主管生產和技術的廠長,由於在廠裡抓生產管技術,和外面的接觸較少,想出多大的問題機會也不大,可以暫代行廠長職務。

“姓孫”鄧廠長答道。

小海聽了沉默了片刻:“鄧廠長,我們這次來就是想摸摸印染廠的底,看看廠裡經營困難的主要原因在哪裡,以便採取措施,讓工廠儘快恢復生氣。你馬上召集廠裡中層以上領導幹部開會,我有話要。”

“行,王副市長,我馬上就召集。”在印染廠的會議室裡,小海對大家:“同志們,印染廠近幾年的經營情況不好,幹部職工們吃了不少苦,這些市委市政府都知道。為了儘早改變印染廠的經營狀況,市委市政府特委託我帶領調查小組對印染廠進行一次徹底的摸底。在摸底調查期間,希望大家能夠積極配合,不要慌亂,也不要有什麼顧慮。在調查中,如有人妨礙或者阻止調查的順利進行,市委市政府要求無論職位高低,一律就地免職,希望大家能多多體諒。在開始調查之前,為了避嫌,暫停現任廠長鄧友軍的廠長職務。停職期間,鄧廠長隨我們調查小組同住招待所,隨時配合我們調查。廠長一職由主管生產和技術的孫廠長暫時代理,希望大家配合,也希望孫廠長能好自為之。”鄧廠長聽後臉蒼白,大家也都表情各異,沉默不語。小海接著:“我知道有些人會有意見,等我們調查結束,我會給大家充分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但從現在開始,我希望大家努力工作,積極配合調查組的調查。現在散會,大家回去工作吧。”開完會,鄧廠長在招待所的一間房子裡住了下來。調查小組隨即開始對印染廠近幾年來的賬目及財產狀況開始進行仔細的清查。

清查期間,小海和秘書小郭走訪了底層的幹部職工。大家意見很大,無非就是廠裡幹部貪汙腐敗,花天酒地,不關心工人們的死活等等。可又拿不出證據,只是憑藉自己常看到的現象話。可不是,職工們又不是偵探,又不是反貪局的,他們怎麼能夠了解其中的奧秘呢?

一段時間以後,小海召集調查小組的人開了一次會,想聽聽大家的調查情況。

調查員審計局的劉輝副處長:“王副市長,經過這段時間的賬目清查,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就是第一印染廠在給周圍許多私營紡織廠印染布匹的過程中,現在的價格竟然和三四年前的價格一樣,沒有多大變化。這幾年物價飛漲,無論是染料,人工還是水電費都漲幅不小。我估算了一下,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同樣的數量的布匹,現在的價格應該是應該比三四年前高出20%到30%,可賬面上竟然沒有多大變化。難道印染廠一直在和這些私人紡織廠做賠本買賣?”調查員紡織集團財務部副部長杜仲接著:“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發現之後,我把同樣布匹的國營價格和私營價格進行了比較,我發現,國營價格要比私營價格高出20%到30%,也就是價格低到不但不掙錢,還要賠錢的地步。”

“哦,你們都是這方面的專家,你們認為這裡會有什麼問題?”小海問。

審計局的劉輝副處長:“王副市長,以我們的經驗來看,我認為這其中肯定有問題。會不會是私營企業和印染廠採用現金和轉賬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易。”小海聽了很詫異:“劉處長,什麼是現金和轉賬相結合的易辦法?”

“所謂的現金和轉賬相結合就是,一部分走明帳,遮人耳目。一部分付現金,在賬面上本看不出現金的存在。”

“你的意思是,現金被人暗地裡拿走了?”小海問。

“是這個意思。”審計局的劉輝。

“那被誰拿走了呢?”小海問。

杜仲:“還能是誰?肯定是印染廠的人,且一定是話能頂用的人。”

“你是印染廠鄧廠長?”小海問。

“有可能,但在沒有確切證據之前,誰也不能肯定。”杜仲。

“那應該採取什麼辦法呢?”小海問。

審計局劉輝:“我們可以把那些有問題的合同集中起來,把有問題的賬目摘錄下來,然後尋問底,對那些私營紡織廠一家一家地追問,不愁查不出真相。”

“那些私營企業主會不會牴觸?”小海問。

“找兩個警察配合著,我想不會有問題。再了,私營企業主並沒有什麼錯,他們也沒少付錢,不會替別人背黑鍋。”

“行,等你們把有問題的合同和帳目歸結好了,我讓公安局派兩個警察來配合我們的行動。”

“還有問題嗎?”小海問。

“有”國資委副處長葉航紅著臉看著小海:“還是老問題,企業招待費數目太大,一年有兩三百萬,這是讓人難以接受地。”

“唉,不能接受又能怎麼樣?錢都花出去了,如何收回來?等調查結束了再。”小海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兩天以後,有問題的合同和帳目歸結之後,小海從公安局調來兩個警察,配合審計局的副處長劉輝和審計局的主任科員沙晨星一起去走訪一些私營紡織廠。其他人照常核查印染廠的賬目。

幾天之後,審計局的副處長劉輝和主任科員沙晨星就完成了對幾個和印染廠易量較大的私營紡織廠的走訪。

劉輝向小海彙報:“王副市長,經過我們的仔細瞭解,正如我們前面所預料的那樣,這些私營紡織廠和印染廠的易都採用的是現金和走賬相結合的辦法。且現金都是被鄧廠長親自取走。數目多少需要進一步核實。”

“是嗎?有什麼資料嗎?有什麼證據嗎?”小海問。

“有,有幾家私營紡織廠老闆的證詞。具體情況,我讓他們歸攏一下,明天早上九點來印染廠直接向你彙報。”

“是嗎?這樣也好。那就明天看情況吧。”小海。

印染廠鄧廠長這幾天如坐針氈,又不能走開,在房子裡走來走去,一會躺下一會坐下。不知道調查組會查出什麼來?不知結果會怎麼樣?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