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下鈞州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瞭然,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釉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
在瓶底書刻隸仿前朝的飄逸,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天青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月
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
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你眼帶笑意!”
…
柳逸玄唱著這首《青花瓷》遊蕩在北宋的的荒野之中,他正要和靈兒往鈞州去一趟。
“玄哥哥,你唱的真好聽!”靈兒騎在馬上滿口誇讚。
“是嗎,我唱的好聽嗎?”柳逸玄對自己的歌聲顯然沒有自信。
“嗯,雖然我沒怎麼聽懂,但我知道這歌詞一定很美,再加上是玄哥哥唱的,當然好聽了!”
“哎呀,妹子,你真是我的知音吶!平時我唱歌,我們宿舍那幫混蛋都是往死裡打擊我,讓我都沒有勇氣在別人面前唱歌了,今天遇到妹妹,可算找到知音了!”不覺心頭大喜,嘿嘿直樂。
其實靈兒哪裡分得清他唱的好壞,只是頭一次聽到有人這麼唱歌,一時覺得新鮮罷了。
柳逸玄之所以此時想起《青花瓷》這首歌,是跟他現在要去的這個地方有關。鈞州,一座中原上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城,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都城所在,相傳禹王曾在此處築起一座鈞臺,才留下這個地名,後人又稱鈞州為“禹州”不過,到了北宋,鈞州的地位從“國都”變成了“瓷都”鈞窯是北宋五大名窯之首,位於汝、哥、定、官之前,是專為皇家燒製瓷器的御用官窯。
柳逸玄的生於收藏世家,從小就耳濡目染這些書畫古董的收藏知識,他的爺爺就曾經給他講過這鈞窯瓷器的特別之處,宋代的鈞窯瓷器每一件在世間都是絕無僅有。
北宋時期鈞州一共六口官窯,每年按季為宮廷燒製各類瓷器,經過“七十二道工序”、八層篩選,最後只將三十六件上品瓷器送到宮中,其餘的次品全部砸碎,不得入民間,所以鈞窯瓷器只要
傳下來的,絕對都是
品。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窯一件”也早已成為中外收藏界的共識。
柳逸玄此去鈞州,一來是打聽那幅《清明上河圖》的下落,二來也想親眼見識一下這極品鈞瓷的燒製過程,要是能搞一件帶回北京,自己立馬就能翻身變成“高富帥”了,爸爸媽媽也不用再那麼辛苦的工作,想想心裡都美。
柳逸玄依稀記得曾經看到過一篇報道,在2004年的時候。某拍賣公司拍賣一件天青玫瑰樣龍紋筆洗,成
價是五千四百萬,創下當時瓷器拍賣的最高記錄。若真能搞一件回去,這輩子可就什麼都不愁了。
“玄哥哥,你想什麼呢,怎麼傻笑起來了!”靈兒見他半天沒動靜,眯著眼睛在馬上久久沉醉。
“啊?沒想什麼,我在想…我們什麼時候能到鈞州,這次咱們是偷偷跑出來,不能待得時間太長!”柳逸玄被靈兒喚醒,才想起自己還在去鈞州的路上,並且是偷跑出來的。
“是啊,玄哥哥,我們也沒和姨娘說,要是她知道了,豈不是又要擔心了?”靈兒也開始擔憂起來,畢竟這種不跟家裡打招呼就跑出去的事情她還是第一次幹,心裡多多少少有些顧慮。
“咳,不用擔心!我們平裡都跑到城外去,我母親也都知道,不也沒說什麼嗎?再說我們又不是小孩子,幹嘛什麼事都得聽他們的,我都跟升官
代好了,要是問我,就說去軍營了,或者去喝酒了。這鈞州里汴梁也就二百來裡地,來回不用三
,他們知道了,也不會怎麼樣的,放心吧,有哥在呢!”柳逸玄拍拍
脯,要讓靈兒打消顧慮,自己倒是豁出去了,頂多就是一頓板子,也比永遠待在北宋回不去強啊。
柳逸玄要到鈞州去拜訪鈞州郡王向忠輝,這向忠輝本是向太后的弟弟,公元1100年,宋哲宗英年早逝,向太后力排眾議,立端王趙佶為帝,也就是後來的宋徽宗,向太后並非徽宗生母,徽宗即位後仍然擁向太后為母,並將向氏一族都封為郡王,這向忠輝雖然是徽宗的舅舅,但年紀卻與徽宗相仿,通書畫,善於營造,深得徽宗賞識,徽宗將他封為鈞州郡王,就是要讓他負責鈞瓷的監造。
柳逸玄和靈兒出了汴梁,一路向南行來,中原地帶人丁興旺,一路上的行人絡繹不絕,柳逸玄也不知道鈞州具體怎麼走,只得每到一個路口就停下來問路,他還叮囑靈兒記下來時的路,好方便以後原路返回。
靈兒第一次出來京城,見什麼都覺得好奇,哪還有心思記路,雖然嘴上答應著,但眼睛一直盯著沿途小鎮上那些賣小工藝品、小玩意的,還不停的嚷著讓柳逸玄給她買。柳逸玄只得用“咱們回來時候再買!”之類的話來哄她。
還好鈞州離汴梁不遠,又有官道相通,只走了一,天黑之前就到了鈞州城下。
柳逸玄抬頭看了看城門,確實沒有汴梁城高大氣派,但是城門口人來人往,倒是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