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姐弟齊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先帝到底是為誰選的輔臣?

劉弗陵的質問如此尖銳,讓鄂邑長公主再無法迴避自己心中某一個一直很模糊的念頭。

—先帝為什麼選霍光輔政?

—不僅以霍光輔政,還是將其列在輔臣的位!

—因為他忠厚,可任大事?

—先帝的近臣中豈有等閒之輩?那些人中,有幾個擔不得“忠厚可任大事”這樣的評斷?

—霍光憑什麼入了天子眼?

這些問題,鄂邑長公主不是沒有想過,只是,她從來不敢多想,更不敢深想。

—不是直覺或預那樣玄乎其玄的原因,而是本能。

—那種規避危險的本能讓她止步在可以觸及答案的距離,卻不敢再動彈一下。

鄂邑長公主在心中苦笑——其實那種本能已經說明了答案。

—在他們地父親君臨天下地時代。大漢宮中。有關那兩個姓氏地一切都不是尋常人能關注地。

——那是先帝地忌。所有人都本能地不讓自己觸及絲毫…

—有關霍光地一切問。答案自然也是他地姓氏。

—與那個“霸天下”地姓氏最為親密地姓氏!

鄂邑長公主能夠覺到自己地心在膛之中劇烈地跳動著。

—如果…

—如果那個比太陽更耀眼的大司馬驃騎將軍不曾殞落…那麼,最多二十年,他的姓氏也將顯赫到權傾天下的地步吧…

—就如同現在那位大司馬大將軍所成就的煊赫之勢!

—那麼,現在這位大司馬大將軍究竟是先帝為誰選的輔臣?

鄂邑長公主盯著自己地弟弟,仍舊為他的猜想而深不可思議。

—是為了那個皇曾孫…

“不會的!”鄂邑長公主聽到自己略顯嘶啞的聲音“皇考不會那樣做的。”—大漢沒有這樣的制度!

——可是,他們的父親是那麼尊重傳統制度地人嗎?

鄂邑長公主能聽到自己對自己的反駁,也聽到了大漢天子的反駁:“為什麼不會?只要與皇太子有關,皇考有什麼做不出的?”—那是他們的父親將近而立之年才得到的長子!

—那是他們的父親最厚待的家族所生出的長子!

——整整三十八年,他們的父親從不曾讓任何一個子女威脅到長子!

—他們地父親那樣熱切、肯定地希望由長子繼承一切…

——即使涉嫌大逆那樣的事件,即使大軍對陣,血在河,他們的父親在最暴怒的時候,也不曾說一個“廢”字…

—他們地父親真的不會希望由長子一脈繼位嗎?

鄂邑長公主無法反駁少年天子地質問。

——畢竟,皇太子卒後有漫長的四年時間,可是,他們的父親一直拖延到生命的最後時刻才冊立太子…

劉弗陵平靜地望著自己的姐姐,雙抿出冷笑的弧度,隨後啟追問:“即使皇考沒有那樣地心思…大司馬大將軍呢?”——霍光是什麼心思?

只是想到而已,年少的天子便恐懼地瞪大了眼睛。

“皇姊,朕不知道皇考究竟是什麼心思…但是,在霍光心裡,朕遠不及那個皇曾孫正統…”

“不!”少年天子狠狠地搖頭“不止是霍光…天下人都是這樣地想法…是不是?”華夏千年,嫡庶長幼的禮法早已刻入每一個人地靈魂…

—論正統,這位年少的天子不過是孝武皇帝地庶出少子!

—庶出少子…繼承父位…

—史書上,這種行為從來都是引動亂的肇因…汗青之上,每一次的描述都血淋淋的情景…

—他們的父親通經史,當真就不清楚嗎?

少年天子再一次覺到了,自己的父親是以多麼險惡的用心在安排自己…

他看著鄂邑長公主,幾乎是苦笑著問:“皇考真的對那個曾孫毫無安排嗎?”

“或,霍光就是安排?”少年子握住皇姊的手腕,顫慄著說:“朕怎麼敢讓霍光掌權?朕怎麼敢?

”—怎麼敢?

—怎麼敢想所有的安危寄予最美好的可能?

鄂邑長公主也顫慄了…良久,她才喃喃地開口,不是自言自語,還是教誨年少的天子。

她說:“沒有人知道霍家人會做出什麼事來…”

“皇姊?!”劉弗陵驚呼了一聲,被自己的姐姐忽然的深刻言語嚇到了鄂邑長公主卻只是抬眼看著自己的弟弟,顫抖的手忽然便緊緊握住他的肩:“你說得對…你做的對…”雖然不明白自己的姐姐究竟想到了什麼,但是,看到自己唯一可以全心信賴的人認可了自己的想法,十四歲的天子仍然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驚悸的覺終究有消退的時候,畢竟,這一切都只是他們的推測…或說猜測,畢竟,霍光的言行並不能提供相應的證據,讓他們可以確認自己的想法。

驚懼之意褪去,鄂邑長公主覺自己已是汗浹背,被冷汗浸透的幾重衣裳都貼在身上,冰寒涼意絲絲地滲入身體,讓她不由打了一個寒顫。

姐弟倆靠得很近,少年天子幾乎是立刻便察覺了她的異樣,不由關切地詢問:“皇姊,你還好嗎?”

“沒事!”鄂邑長公主斷然地開口,隨即便嚴肅地詢問:“上如今有何打算?”少年天子一愣,片刻之後才反應過來,卻只能搖頭:“朕還沒有想好。”他雖然年少,但是,行大事必須借時、勢方能行的道理,他還是明白的。更何況,他還一直反省上一次燕王劾奏的失誤。

鄂邑長公主點了點頭,沉默片刻之後,又道:“上無法讓皇后襄助,此來可是有所吩咐?”這是她剛想到的。

——總是要有人出面,勸上官家重新為天子效命。

年少的天子看著自己的姐姐,良久才緩緩點頭:“的確…”——此時此刻,此事已別無它法,只能讓鄂邑長公主去做。

鄂邑長公主幾乎是想也沒有想便應承下來:“正好!我剛讓丁外人去見上官安!”——無論如何,他們的姐弟倆想做的事情還是差不多的…

—畢竟,他們兩人都是彼此最可信的人…

(本卷完)(多說兩句,本卷在計劃是要寫到昭帝死,但是,看著章節數…我實在是頭皮麻了…開新卷吧…反正影響也不大…望天…)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