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讀銀杏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烏雲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那片燦爛的銀杏林,是怎樣走進我視線的?去年與它們的邂逅,也許出於偶然。然而,那片金黃卻總在不經意間就浮現於眼前。也許是因為自己喜歡金黃的覺,一如我衷情的油菜花的顏
。也許是少時讀的郭沫若的《銀杏》給我印象太深刻了吧。
“你的株幹是多麼的端直,你的枝條是多麼的蓬,你那扇形的葉片是多麼的青翠,多麼澄潔,多麼的
巧呀…”最早讀郭沫若的《銀杏》,對它的別名“公孫樹”印象極為深刻,卻不解其意。直到後來才大致知道了“公孫”二字的含義。據說是我們的祖先軒轅氏的複姓是“公孫”所以“活化石”銀杏樹就被賦予了歷史的印記與榮光。而對它的另外一個名字“白果樹”雖早有耳聞,可前幾
才對“白果”有了最真切的
受。
前幾,懷著幾分憧憬和興奮來到釣魚臺,雖然我知道此時銀杏葉肯定沒有黃,但是那種迫切的心情卻驅使著自己來看它們。未進林子,一股難聞的味道就撲面而來,當時心裡就很詫異。進了林子,就看到很多人在一棵銀杏樹下,有的蹲著,有的彎著
,有的仰望著…更覺得奇怪,於是進前看個究竟。只見一對中年男女蹲在地上,手裡迅速地剝著一些黃黃的果實。雖然我知道這肯定是銀杏果了,但是新鮮銀杏果實我還真是第一次看到。好奇地俯下身,才發現怪怪的味道是從這一堆金黃
的果實裡發出的。看我好奇的樣子,那個中年男人善意的笑了笑說:“很難聞吧?不過就像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一旁的女人也笑著說:“銀杏果可珍貴呦,好吃啊!”他們一邊和我說著,手卻沒有停下來,飛快地剝著銀杏的果實。我忍不住拿了一顆帶著黃
外皮的果實,溼漉漉的,真的很難聞,不由地就聯想到了“榴蓮”最外面這層黃黃的外皮是開裂的,
出了裡面的堅硬的
白
的硬殼。拿起相機,拍下了那些銀杏果,心裡卻還在琢磨原來我愛喝的“豬肚白果湯”裡的白果最原始的味道竟然是這樣?不由地很欽佩在樹下揀拾銀杏果的人們,原來獲得之前必須要付出些什麼的。
站起身,看到林子裡的其他人也多是尋“白果”而來,想必和我一樣來尋“銀杏葉”的卻不多吧。眼前的銀杏林,還是青黃相間的調,良久地仰望著葉子縫隙間透過的陽光,想象著不久以後這裡的景象:陽光般的金黃會濃烈地渲染著秋的深意,而當片片銀杏葉飄落時,卻像是一隻只蝴蝶上下翻飛著。也許秋天總讓人聯想到了“凋零”、“蕭瑟”這樣的詞語,而面對陽光下鋪展的那一片最後的金輝,彷彿詮釋了生命的
彩和意義,一縷釋然和淡然悄悄地漫過掌心,心靈…佇足而視間,有一片、兩片銀杏葉從樹上蕭然而下,帶著深秋的意象,委落於地,就那麼靜靜地…驀地想起了曾經寫下的關於銀杏的零碎詩句,宛如一片片小小的銀杏葉豐富了我人生的書籤。
在這樣一個銀杏就要飄落的季節,我翩然走過,不時地蹲下身,揀拾綠扇般的葉子,觸摸著遠古的脈絡和印記,覺這意味悠遠的秋意…很多年以後,翻開人生這本書,翩然而落是一枚銀杏葉還是一隻有夢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