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走過廣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對於走過的每一個城市,我都願意細細地回味,即使是匆匆地一瞥。對於去過的每一個城市我都會有不同的受,而且每一次都深深地喜歡上這些曾經匆匆走過的城市。

廣州,兒時的印象就很深刻。也許緣於媽媽多次給我講過“五羊雕塑”的故事,緣於“羊城暗哨”這部家喻戶曉老電影,緣於爸爸每次出差帶回的熱帶水果,緣於爸爸的同事給我帶回的電子手錶…慢慢長大了,廣州也越來越留給我更多的想像空間。

裡的一天,經過近三個小時的飛行,當飛機穿過縹緲的雲海緩慢地下降時,俯瞰著這座神往已久的具有南國風情的城市,那一刻,終於放下了所有的對她的幻想。

撲面而來的這個城市的氣息,有點淡淡的、溼的,深深地呼著這陌生似乎又悉的味道。由於機場離市中心很遠,坐在出租車上,我可以盡情的一覽她的芳姿。入目的幕布廣告,醮滿了城市的彩,濃密的樹蔭,擁擠的車輛,人群…

廣州是購物天堂,隨便走到哪條街、攤位林立、商店比比皆是。雖然我更喜歡一個城市的人文景觀,對逛街並不十分渴望。但是在廣州逛街,也是一種體味她的最直接的方式吧。當安頓好一切,我迫不急待地步入了廣州的大大小小的商業街。街邊縱深的衚衕裡的一些老房子在溼空氣的浸潤下顯得有些晦暗。來來往往的行人,淡定的步伐,喧鬧的促銷音量…其實這裡的商業建築並不像北京那光鮮亮麗,外觀上給我的視覺震撼很小,然而真正融入其中,才發現別有天,有一種目不暇接的覺。

北京和廣州,同樣是兩座國際化的大都市,同樣是代表中國獨有特的城市風格,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格。與北京比,廣州或許少了些天子腳下的王者之風,少了很多帝王的影響,卻於瀟灑中營造了一種自由開放的風格。廣州選擇了時尚,選擇了張揚的個。任何一個城市的形成和歷史有關,歷史背景不同,所遺留的風格也不同。北京自有她的古韻,紫城的大氣與內斂,而廣州也算是歷史文化名城,她的民族情結,她作為沿海改革開放之先鋒,讓廣州就是廣州,她是唯一的!當一個城市鑄造出自己的獨特的格,也成就了這個城市的魅力。而一個城市裡更人更靈動的卻是人,人就象城市血脈裡動著的血,決定著一個城市的格。廣州的人給我覺也很隨意,自然的,無論穿著還是神情氣度。印象中,廣州是個財富之都,這裡的人都很明,會做生意。穿梭於街市之中,幾的體味,透過物質之後,我卻看到了這裡的人有一種本真的特,不僅僅是頭腦靈活,而是很有親和力和包容

行在廣州,不如說“食在廣州”在廣州食肆滿布的街上,老火靚湯、各小吃一路飄香。我很驚異於廣州的早茶,雖然早有耳聞,我還是很驚異於廣州的早茶的豐富和內涵。在北京,早餐也許是一天裡最緊張而忙亂的序幕。能吃上油條、豆腐腦、雞蛋、包子已經算不錯的,很多時候幾塊餅乾就打把早餐打發了。而在廣州,彩從早晨開始,從味蕾的覺開始。很多人都習慣吃早茶,多數人手裡翻看著一份早報。不過還是以中老年居多。他們很悠閒自在地聊天說地,心地吃著。看看那些早茶的品種,我真佩服他們的胃。牛丸、煎餃、炒河粉、皮蛋粥、還有好多我本叫不上名字的各誘人的小吃…我學著他們的樣子,點了很多,可是事實證明了我的失誤,由於習慣不同,本吃不下。和我同桌的一位70多歲的老,一邊喝著烏龍茶,一邊慢慢地咀嚼著茶點。她對我友好地笑著,說著,雖然我一句都聽不懂,但是我也微笑地點著頭。她指著別人的桌子,再指指我的盤子,我大概猜測到了她的意思,也許是奇怪我怎麼費了那麼多吧。看著那盤牛丸,除了把盤裡的油菜乾掉,筷子一點也不想去動那看著噴香的丸子,因為自己的胃本不習慣一早就吃這樣油膩的東西。雖然不習慣一早就喝茶,我還是學著她的樣子,一口一口地品,直喝得滿頭大汗,才更加意識到,很多習慣是一時學不來的,比如早餐吃牛丸子,比如早晨就喝熱茶。我的直覺告訴我這裡的人們很悠閒,很滿意眼前這樣的生活狀態和節奏。坐在那,看著他們,也許他們都過著很悠閒而無憂的子,生活平淡又平和地繼續著,也許這也是生活的另外一種味道吧。在這一片小天地裡,在談笑間,他們也許找到曾經的自己和不知不覺逝去的時光,我也許找到了真正體現廣州人獨特個的那些沉澱下來的東西。

因為停留的幾間歇地下著雨,我可以有空閒站在窗前,靜默在這個城市的一個角落裡,透過百葉窗,看這個繁華的世界浸泡在這霧濛濛的水中,竟然也很清新和安靜。凝望著這座有雨的城市,如同讀著一首抒情詩,那些古老的榕樹和高樓和諧地比鄰而居,濃郁的綠,煥發著片片生機。我知道,廣州的美麗,所有一切彰顯著她格和品位的景物,是無法用語言一一描述的,她是值得你用心的去遊走一番,因為認識她,你需要時間,悟這份與眾不同的廣州情懷!

不知不覺,漸漸喜歡甚至戀這個彩斑斕的都市,彷彿我已經溶入了她,廣州!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