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怪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哥特市的夜一如過往般豔麗,無數密密麻麻,透出光線的建築物,加上顏各異的霓虹燈,組成一片光的海洋。

城東,上城區與商業區界處,接近哥特河旁的一間大型購物中心處。

購物中心的名字很俗,就叫作“新文藝復興”建築裝潢等就是模仿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中心則是幅號稱全國最大,繪有圖案的玻璃天幕。

此時主入口上方的巨大電漿電視響起音樂,接著屏幕上出現某新聞頻道的主播,她道:“各位,繼續傍晚新聞,哥特市近被一股不尋常的大霧籠罩,部分對外通受到影響,氣象局表示是因為太平洋的海水變暖,導致…”一名約二十來歲的青年站在正門前的噴水池旁,看著眼前來來往往的人群。

他身穿黑皮質連身長大衣,五官清秀俊朗,帶著書卷氣。臉頰及皮膚都較常人蒼白,額前的一縷白髮在滿頭黑髮下,尤為顯眼。

血鬼偵探,銀凌海。

秋天的氣息悄然無聲的滲入這個城市,除了部分常綠樹外,路旁植物的葉子都紛紛變得枯黃,空氣中透著一股提早來臨的寒意。

自從在追查某宗神秘謀殺案,遇上“意外”瀕死,被女血鬼雯妮莎救回…不,是變成同類以後…不,應該說,是當警察以後,當他每次到達命案現場,總會看著死者的眼睛。

的、灰的、藍的、黃綠的、黑的,還有被紅血汙覆蓋著的等各式各樣的瞳孔,彷佛它們會說話,會透出什麼訊息。

你是誰?你那時在幹什麼?還有,最重要的是,誰殺了你?

縱使探員心中明白這只是自己一廂情願,本半點意義也沒有,但就是忍不住要幹,而且每次如是。

所以當昨天他看著狄拉的眼睛時,那雙瞳孔也毫無例外地保持沉默。

女子叫狄拉,是命案的第二名被害者,而探員所站之處,就是她當天死亡之旅的出發點。

哥特市是個繁忙的城市,每天都有人殺人,有人被殺。每發生兇殺案的數目從來不會是個位數,但這次的案子有令銀凌海不能釋懷的地方,就是目擊者的證詞。

“老天,你們要我說多少次?我看得很清楚,他的眼睛像血般,是紅的,紅!而牙齒則突出,就好像動物園的郊狼般,他不是人,是怪物!”短短的一份筆錄中,怪物及其它相近的同義詞出現了四十多次。

是的,據證人的說詞,兇手是個像是怪物的東西。

一個血鬼。

哥特市政府辦公廳,某辦公室內。

一名中年男子面對計算機,好整以暇的把紙上的資料鍵入。

“喂,泰德爾,那份巡遊隊伍的次序名單好了沒有,要表列式的。”一名肥胖的女子走來,以不耐煩的語氣道:“拜託,你了老半天了,下班時間也早過了。”

“是的,剛剛好了,現在正打印副本。”

“哼!”泰德爾看著對方離去的背影,笑了一下。

不,這種貨不對本大人胃口。

他整理好桌上的文件,再拿起公文包,心已飛往自己的夢想世界中。

他們會怎樣稱呼自己呢?女殺手?哥特市屠夫?勒殺者?蝴蝶結殺手?或是單單叫他作“怪物”?

怪物?

什麼是怪物?

怪物,monster,他曾翻過字典,上面的定義包括:1、一種想象或傳說中,由各種獸形或人形組成的生物。

2、外表奇特或恐怖的動物。

3、畸形生物,有結構缺陷或畸形的動物、植物或其它生物。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