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章恐嚇于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章我的遊學第一節恐嚇于天亮了,我們帶著收攏的12匹馬、一輛馬車出山動身出山。馬身上綁著我們收集的衣物與金銀,馬車上躺著3個前俘虜。

我們都不會騎馬,只好牽著馬走。當時,天陰沉沉的,我心裡很不舒服。按照主旋律的影片,現在應該是曙光初現霞光滿天,沒想到我們在三國的第一次出場卻是亂雲飛舞,陰霾密佈。

“這老天爺一點都不講主旋律”我嘀咕著。

走出很遠,我停下腳步回頭望向山谷,只見山谷上空飛舞著無數的禿鷹,山崗上站著一隻看不出是老虎還是老狼的動物,它衝我們發出了一聲嗚咽。我估計,它們都是被山谷中的屍體引來的,崗上的老虎或者老狼,估計是在為山谷中進食的動物放哨,我衝它揮了揮手,轉身繼續走。

不久,天上下起雨來,我們就在這雨中走入了亂世。

多年以後,管亥總是這樣敘述我們走出泰山的情景:“主公自泰山學藝歸來,出山之,猛虎行10裡相送,群鳥西來,暴雨瓢潑,天地為之哭。”鬱悶,當時躺在馬車上的管亥能看到什麼?而我明白,他這樣說只不過是想借此向關羽張飛顯示,他才是最早跟我的人罷了,我對此當然懶得分辯。

不過,我到是因此獲得了一個稱呼:毘(音pi)虎。此後,文言水平不好的我,總找機會問學問高深的人,這稱呼是何解?但他們總認為,我這麼做是想聽誇獎的話,搞得我每次都灰溜溜的。我私下捉摸,這意思或許是以老虎為鄰,或者統帥老虎的人,還算好,不叫壁虎。

在雨中,我們走進了泰山鉅平(泰安)縣。這是一個殘破的小縣,本來只時供皇帝登泰山拜岳時歇腳的地方,皇帝已經200年沒來了,鉅平也就破敗了。黃巾起義時,這裡成了最大的賊窩。如果不是我們的出現,管亥,就是其中一個出名的賊頭。

憑著遊學士子的身份,我在驛站安歇下來。從街上的情景看,大賢良師張角已經把觸角伸到了這裡,我們安歇時,驛站的人看我們有傷員,就主動向我們推薦讓張角的弟子來治傷,開玩笑,我們會讓管亥他們喝符水?張角或許是個高明的大夫,但他借行醫之名裝神鬼,只看他起義之後,四處搶劫殺人就知道,他不過是想當另一個皇帝罷了,這種人還是不接觸為好。

拒絕了他們的好意,我把管亥三人安置在我臥室的外廳。在他們看來,剛加入我們一天,就對他們如此信任,這3人因此動的涕淚。而我只不過是想就近監視他們,別讓管亥這個賊頭與張角的人接觸而已…誰知道接觸後他會不會被拉入黃巾。我認為他們在泰安附近作案,城中是否有他們的眼線誰也不知道,為安全起見,需要把他們控制在眼皮底下。

當然,這個真實的想法我是不會告訴任何人,就讓他們因此而動吧。

這夜,由於多未眠,又或者由於我們對前途有了目標,我們睡的很死。醒來後已上三竿,管亥、陳永、王志不顧身上的傷痛,跪在我臥室的廳口等我洗漱,這或許是漢代僕役對待主人的禮節吧。但我卻不習慣“起來吧,你麼們傷勢未愈,當好生靜臥,不得再行這等瑣禮,下去吧”管亥等叩頭而出。

我走出房間看著這三國的太陽,這太陽確實與我們那個時代不一樣,天空湛藍湛藍的,太陽襯在上面格外耀眼。我突然想起來,三國時代採煤業不發達,到唐朝主要燒火的東西還是木頭,唐朝有個著名詩人寫了《燒炭翁》,講的就是一個老翁把木材燒成炭拿到皇宮裡賣。難怪現在這裡一點汙染都沒有。

啊,突然間我腦海中一個念頭閃過,煤炭,我們可以建一個煤礦賺錢。有了煤可以幹很多事。我立即衝進了高山的房間,把他拽起來,問:“你想好了做什麼生意啦?”

“沒哪,你有什麼建議?”

“你知道,漢代主要燒火的是什麼嗎?告訴你,是木材,如果我們開個煤礦往外賣煤哪不是很好嗎?哈哈哈,要知道漢代冶煉技術不高,與爐火溫度無法提高有重大關係,如果我們有了煤,我們可以提高爐火溫度,周毅的冶煉廠也會順便建起來。還有,爐火溫度提高後,我們還可以燒製出中國古代上從沒燒製出的玻璃,我們還可以燒製出更好的瓷器,瓷磚,那我們就可以真正改變歷史了。想想看,你不動嗎。”

“行了吧你,煤礦可是大把死人的地方,就我們那個時代,那個技術,煤礦還一年死不少人,美軍在伊拉克打得兇吧,可伊拉克是除中國煤礦外世界上第二不安全的地方,美軍傷亡率遠遠低於中國煤礦,要我幹這個,我不幹。”跟我鬥,你還點,我坐在他身邊,儘量用溫柔的口氣對他說:“昨天太忙,忘了問你,你追上那兩個商人了嗎?”高山的臉立即變得蒼白“我沒殺他們”他著急的嚷,我能理解他的心情,畢竟一個受過多年法制教育的人,突然間殺了人,心理負擔回很大。我拍拍他的肩膀。他繼續說:“他們傷勢太重…我們相互推搡…他們掉下了山谷…,我著急的回來,我沒殺他們”我又拍拍他的肩膀,又問:“東西拿到了?”高山的臉變得更蒼白了,他沒回答,我點點頭:“沒白跑就行,現在我們再商量商量,東西讓我看一下。”高山立即回答:“我去挖煤”

“早說嗎,再說又不是讓你下井挖。你好好考慮一下,一方面提高煤礦安全防護,另一方面,我也會想辦法找些本人去挖煤的。”我頓了頓,又說“我還想著,有了煤炭你是不是把蒸汽機研製出來,西方的蒸汽機時代太短暫這是因為電力時代來得太快,現階段我們無法進入電力時代,但只要冶煉技術上去了,造個鍋爐進入蒸汽機時代,技術門檻應該不會太高。你是學物理的,肯定教過學生蒸汽機原理。所以,這事我就一併給你了。”接下來的幾天,我們主要在驛站休整,我們初入三國,需要一段時間悉當時的生活習慣及風土人情,以便我們能更好的融入這個世界。當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管亥他們養好傷,這幾個百戰餘生的強勞力只讓他們躺著太可惜了。不過在此期間,看著尹東他們出入高山的房間,不時竊竊私語。我常想知道高山所掠獲得寶貝是什麼?看來他們三個都已知道了,除了我。鬱悶。

我們隨後四處購買幼童,可惜這個小縣人口不多,我們收穫不大。當然我們也曾試探過購買成年人的可能,不過大豪強地主們,均不願輕易對這些壯勞力放手,開出的價格太高。考慮到成年人可塑不大。我們最終也就放棄了這個打算。

這年頭,土地兼併可真是很嚴重,3個15歲的幼童只賣200銅子,至於我們要的12歲、9歲幼童更是便宜。我打聽了一下,這時代人們都按人頭稅,一個人頭啥事不幹一年稅接近一兩。幼童把自己賣了居然都不夠上稅,這是一個多麼黑暗的時代啊!

管亥對我只大量購買兒童到不解,在他看來我們需要的是成年人,畢竟50多名訓練有素的青壯家丁,都沒有擋住他們的猛攻,但他哪知道,15歲的少年4年後正是19歲,經過我們的訓練,他們將是我們對付黃巾的軍隊主力,12歲到9歲的男童,我們將教給他們知識,平定黃巾後他們將是我們建設的主力。但四年後的事情講給他他也不懂,我也懶得給他說。

十天後,我們準備動身。我在泰安只剩一件事了,10天以來我通過迂迴的途徑慢慢的接近一個人,現在我已接近成功,我準備登門拜訪于於文則。于是曹營的五大將之一,此人最大的長處就是善於練兵。曹招降泰山賊寇30萬後,就給於訓練,而他只用了一年,就將泰山賊訓練成曹作戰的主力…虎賁之師青州兵。給此人的是農民,拿出來就的是戰士,這樣的人才我不拜訪一下實在可惜,我需要他練兵的知識,當然,我也想招攬他,但想來招攬他的可能不大,此時我只是個無名之輩,連拜訪他的請求都要迂迴曲折10天,抬出老師盧植的名頭,他才答應下來。

既然你無心投靠,我此行過後,就要讓你夢裡想起我也怕,這樣,今後不管他在誰的陣營中,只要遇上我就膽寒。據我所知,于雖然練兵有方,卻是個膽小鬼,歷史上他在荊州遇上關羽的進攻兵敗投降,陸遜打敗關羽佔領荊州他再降東吳,但這人人員好,在曹營將士的解救下最終被孫權放回魏國。

我打算向這位三降將軍好好學一下練兵技巧。尤其是有機會讓管亥聽聽練兵高手的講話,對他今後的培養大有用處,歷史上這個管亥帶兵極臭,帥10萬大軍攻打北海,讓一個太史慈殺個幾進幾齣如入無人之境,最終斃命在張飛手裡。太史慈勇則勇矣,我不信10萬大軍組織好了打不過他。所以我帶上管亥直奔于宅,雖然以管亥現在的處境,老老實實呆在驛站最好,但我顧不上這些了。

城西,一座磚石結構的住宅就是于的家。我點點頭,這才和于的經歷符合。漢代燒磚技術並不普及,燒出來的磚價格昂貴,只有有錢人才有能力住磚房,但住的起磚房的並不是都是有知識的人。漢代活字印刷還沒有發明,書籍都是刻在竹簡上,或者是手工抄錄在才發明不久的紙上,有能力收藏書籍的人都是世家子弟,還要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才能蒐集全書籍。哪時代,知識只是特權階層的專享。

我把刀到管亥的手上,恭恭敬敬的向門童說:“請通報,中山靖王之後,九江太守盧植門下,涿縣野人劉備求見”門童把我們引進書房,于見到我們第一句話就說:“你來拜訪我,你老師知道嗎?”我看著于得意的臉,回答說:“不知”于此話的含義是:我的大名盧植都知道了嗎?但我既然是為了摧殘他而來,豈能讓他得意。

“如此,你何以知我?”這樣的話,你怎麼想起拜訪我?

“我來泰安遍訪名人,明就要離開,有兩三個小子向我推薦你,我暫且來試試吧”我回答。于大怒:“我遍讀兵書,望將一身所學賣與帝王家,你一個涿縣野人知道什麼”我也大怒:“聽說你遍讀兵書,我想來看看你是否知道奇正、緩疾、虛實、進退、利害、動靜、剛柔、有無之道,沒想到你只不過是一莽夫而已。”于聽了我這一大串準備了很久的新詞,大驚之下問我:“何謂奇正、緩疾、虛實、進退、利害、動靜、剛柔、有無之道。”我回答:“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三軍之眾,可使畢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以正合,以奇勝。具體地說,正面敵為正,機動配合為奇;明為正,暗為奇;靜為正,動為奇;進為正,退為奇;先出為正,後出為奇…—般的、常規的、普通的戰略、戰術為正,特殊的、變化的、罕見的戰略、戰術為奇。”于大驚,因為我話中引用的有老子的道德經,有孫子兵法,還有一些他從沒聽到過的理論,那是後世人對孫子兵法的研究結果。于立即轉換面孔恭敬的向我請教其它方面,如緩疾、虛實、進退、利害、動靜、剛柔、有無的道理。我只是笑而不答,因為我只準備了這一點東西,再說,豈不出馬腳。

轉而與我具體探討奇正之道。我早有準備。要求于虛擬的立一營寨,他守我攻。

歷史上于以善守知名,白馬之戰中,正是他帥一支孤軍頂住了袁紹猛將顏良的攻擊,直到開後曹援軍的到來。而像他這樣謹小慎微的名將最後竟成為曹五大名將之一,並使曹營都知道一個道理:守城必有於文則。這使我不能不佩服曹的用人之道。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