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奸臣誅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接下來的審訊的結果不用多說了,馮芳、張濤、衛仲道等人已經將一切都如實的說了出來。

一切的疑團也將揭開。

那個惡道叫真平道人,是個騙吃騙喝的假道士,在一年多以前,在一處咸陽附近的一處荒廢了的草棚裡睡覺,那時候正是冬天,真平道人將自己的身上全部蓋上了茅草防寒。在朦朧間,他聽到了一夥強盜在分髒,靜靜的聽了一下。

原來,四個大盜剛剛盜了一個秦朝大官的墓,正在這裡分贓。

他知道這些大盜都是殺人不眨眼的,也就沒有出聲。等大盜分好賊髒離去後,他才出來,不巧看到了那些大盜留下的古札。

那些大盜只要珠寶,這看不懂的古札就留了下來,被真平道人揀了一個現成的便宜。

他可以騙吃騙喝,自然也懂得些皮,認得古札上的字,在看到“陽道復生”以後,就動起了歪念,尋找到了當時勢力最大的太監張讓。

張讓作為一個太監,聽到自己陽道再生有望,自然對真平道人奉若上賓,並且開始食嬰。

而衛仲道就更無辜了一些。一,在元宵燈會,他無意間遇上了賞燈的蔡琰,頓時就陷了進去,失了自我。

從此,就開始了追美行動。他的才華不錯,而蔡琰又喜歡和文人結,沒有多少時間,就和蔡琰上了朋友。

後來,衛仲道按耐不住,就讓家人去蔡府求親。

蔡邕那老頑固見衛家以轉行當了商人,自然覺得門不當戶不對,不肯答應。

蔡琰也漸漸和衛仲道疏遠了起來。

衛仲道傷心絕,就在酒館中借酒消愁。不巧,張讓當時也在同家酒樓和其他常侍敘舊。當時他正缺少一個可以信賴的夥伴,為他在宮外辦嬰兒的事情,而名聲卓越的衛家正是最理想的人選。

他就派人瞭解了事情的經過,知道衛仲道痴蔡琰後,馬上就想出了一條妙計。

於是,張讓接近衛仲道和他談了個條件。

張讓當時說:“只要你幫我辦件事情,我馬上就勸說何後下旨賜婚。”衛仲道當時正在半醉半醒中,想也不想就答應了下來。

張讓要他辦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叫他將一塊古玉給北城的一個大漢。結果,這個大漢竟是匈奴的細,前來漢土刺探國情的。在不久後,就被抓了,而那塊古玉里頭竟有一封信,一封衛家投誠匈奴的信箋。

當然,這一切都是張讓的計劃,而那古玉也到了張讓的手裡。可是,那匈奴細卻是真的細,當時他正在等接頭人,不想有一個呆子平白無故的送他一塊古玉。

所謂有的賺不賺是傻子,那古玉他這輩子也沒有看到過,也就收了下來。

這點,也就是張讓計劃中最妙的一步。玉是你衛仲道給的,給的人又是匈奴細,而玉里的字條又是你衛家向匈奴效忠的書信。

合起來就是衛仲道給匈奴細效忠的書信,這擺明的證據確鑿,誰賴的了。

迸玉現在在張讓的手上,只要將古玉向上一,馬上就是誅滅九族的罪行。放眼整個衛家,誰又擔待的起?

於是,衛仲道為了保全衛家,只能替張讓辦事。

至於,張濤就更為可憐了,他是衛府的管家,一切出帳入帳都歸他管。經商的水平在整個衛家是最出、也是最忠誠的。

他發覺了衛仲道的異常,就迫衛仲道說出了實情。他是打小看著衛仲道長大的,得知了一切後,就自願為他分擔起來,並且想盡一切方法,讓張讓妥協,放過他們。

可是,就在張讓鬆口許諾的最後一次,前功盡棄,被孫燦給逮住了。

那管家也如實招供了出來,將張讓的一切罪狀都說了出來。

而馮芳也不敢在說謊,將張讓讓他包庇衛家商船的事情如實的招供。

真相大白,府衙內外一片譁然,此刻,府衙外的百姓已經暴增到了五千餘人。聽了張讓食嬰的事實,各個群情憤,高喊著:“殺了他,殺了他…”張讓已經沒有任何狡辯的理由,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他,就連他安排在雲霧山上的秘密據點也被攻破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