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為了忘卻《關關雎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孟兄的已經出版。一直想說點什麼,因為頗有一種不吐不快的覺。
之所以沒有趕上時間,是因為我上天涯看小說的時候,總是先找那些已經結了尾,並且點擊率頗高的帖子,或許是看得比較投入的緣故吧,心中實在無法忍受故事不斷停頓的煎熬,尤其無法忍受那些“太監貼”但這樣也就失去了參與其中的樂趣。其實網絡小說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互動,作者影響著讀者,讀者也通過回帖影響著作者。我讀小說的時候,總是先讀一遍正文,然後再讀一遍,多讀讀回帖,可以看到許多非常有意思的東西,如果我的出版商,我就會出一本“網批版”把一些
華回帖也選進去。
在眾多的網上小說中“校園文學”
…
這裡用這個詞或許不對,應該說是以大學說話為題材的小說…是一個主,同時它們都擁有一個主題,那就是“愛情”回顧本人的大學四年,並沒有經歷什麼可歌可泣的愛情,但依然會為那些故事所
動,這又是為什麼?
…
對前一句話,加一個註釋,把“可歌可泣的”去掉,本句依然成立…我想,首先“愛情”是亙古不變的主題,其次“大學校園”是“愛情童話”最理想的場所。我們無法採訪老夫子,問他是不是由於“愛情”是最重要的情,所以才把“關雎”作為《詩經》的開篇,但“關關雎鳩”千古
唱,至今“與我心有慼慼焉”這足以其的永恆魅力。而安徒生的童話告訴我們,從孩提時代起,我們就為愛的美好所
引。但是無論是安徒生的灰姑娘、海的女兒,還是金庸的笑傲江湖,都是我們現實所無法企及的,於是大學校園就成為現實與理想的結合點。…試想一下,中小學行嗎?那叫早戀或早早戀,並且我們處於家長的嚴密監控之下;而一旦離開校園,我們將不得不面對現實的種種問題,許多描寫現實說話的小說要深刻得多,但理想和
漫減少了許多。大學裡還有許多
漫與理想的要素,青
、張揚、許多顆心強烈的碰撞,正象一本網絡小說寫的“我們對大學充滿抱怨,但許多年以後,我們的記憶裡只剩下了大學生活。”由於大家都喜歡回憶吧,於是就有許多人寫或看“校園文學”時間長了“校園文學”成了一種套路,以追美女為主線,穿
一些煽情的單元,靠貶弟兄們打鬨鬧磕,…也就讓人有些疲了。在這些作品中唐釅的《等愛上鉤》和趙孟的《關關雎鳩》仍然給人以極大的震撼。前一部這裡不做評論,只談談後一部。…以王騷式的太極拳揮舞了一陣子,總算到主題了。從情節的角度講,《關關雎鳩》仍然演繹了一個比較老套的愛情故事,有人說它是“校園版的‘笑傲江湖’”不是完全貼切,也差不多。但是作者卻將其表達的如泣如述,如醉如痴。作者在後記中說:“我的小說觀念是很樸素的。首先,要好看。也就是說,情節要好,要能夠
引人。”這一點他做到了。
場面分析該小說引人的地方首先是場面的描寫,比如說孟蘩的出場:“”我是外語系91級的,我叫孟蘩。孟子的孟,蘩嘛,就是草字頭底下一個繁華的繁。我最喜歡的是唱歌,現在已經加入了校合唱團。但是我對錶演也很
興趣,希望能夠和大家做個朋友!說完了!
“她說話頻率極快,劈劈啪啪爆豆子一樣,但是每個字都非常清晰,乾脆利落地就說完了。而且她的聲音甜美清脆,果然不愧是唱歌的。她是那種時尚女郎,穿得比較新,頭髮看似有點零亂地紮在腦後,額前隨意地垂下幾綹亂髮,卻顯得更加
而富有挑逗
。黑
的緊身衣上用金線繡著一朵大大的牡丹,牡丹下面就是她的
透了的
脯。很顯然,這驕傲堅
的
脯也給了孟蘩極大的自信,她說完的時候把兩手往後一背,大眼睛忽閃忽閃的,身體微微前傾,好像是表示謙虛的樣子,但我認為她的真實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展示她
前美妙的曲線。
我聽到了身旁陸小林唾沫的聲音。
“一共用了300餘字,將這位青美女的聲、形、
(格)(最後幾句)、及殺傷力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她彷彿從電腦屏幕上躍出,跳到我們面前。
接下來一段也非常有意思,我就不用作者的鉛字充實這篇文章了,大家可以看小說的“20”
“21”章,描寫非常細緻,特別是“握手”、“沒有握手”加上心理活動的描寫,把初識時欣喜和忐忑表無疑。這段故事還不算完,作者在後來的文章中又以孟蘩的視角把整個故事敘述了一遍,其中“我”的狼狽在她的眼裡卻成了一種“高傲”和“自負”讀到這裡,我們不
莞爾,…這對冤家。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孟蘩的視點是有其合理
的,因為“我”當時的目標是楊雪萍,這種眼中有“她”心中無“她”的眼神與別人絕對是不同的。
類似的可圈可點的地方還有許多,比如三個女生見面時,幾句“土話”不僅把小女生見面時的那種唧唧喳喳渲染得非常鮮活,而且把“土話”的魅力展示得淋漓盡致,撲面而來的氣息,隱然有超越《天龍八部》中阿碧出場的氣勢。
文中有多處描寫“我”、孟蘩演出的場面,包括校園文化藝術節的演出、女生樓前面的演唱會、在興州大學的演出、等等,具體的細節各異,但那種喧囂與熱鬧體現得都非常好,送著作者作為演出者的描述,我們彷彿是進入圓形競技場的角鬥士,隨著看臺上人群的歡呼,我們也熱血沸騰。
而在文中“我”與孟蘩的一些愛情場面的描寫則極盡唯美,作者用詩、用歌來烘托氣氛,並且在兩情相悅時,在情變時,再次頌這些詩歌,突出了情
的震撼力。難怪“梁惠王”看了一段時不僅評論說“真他媽
漫,還唸詩,迂腐啊。”文中最震撼的場面,也是作者極力要表現的場面是“我”與孟蘩表演莎翁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文中戲劇的內容與現實的內容
織在一起,莎翁膾炙人口的名句被賦予了新的內容,最終舞臺上的悲劇演化為現實中的悲劇,也為這一段愛情劃上了悲愴的句號。這段處理,總得來講是比較成功的,但場面的描寫似乎沒有達到情節所烘托出來的那個高度。包括作者也認為“缺憾是慘劇突發的氣氛營造不夠。”我覺得可能是孟蘩在最後表演時的那種身體痛苦表現不夠,從“我”的視角也可以定格許多東西。還有一點作者為了讓孟蘩無可救藥,又讓孟蘩在校醫院“白白消耗了二十分鐘”我覺得這個地方也有一些不妥,因為如果碰上這樣的大病,誰會往校醫院跑呢?
…
大錯已經鑄成,結局已經註定。
情節分析首先我們要說,這個唯美的愛情小說裡面有許多巧合,這也是作者特別指出的:“為了追求小說情節的曲折,我設計了不少巧合、偶然的事件,…”舉個可能大家都忽視的例子:小說中“我”最鐵的哥們是陸小林,是找柴認識的,這也罷了,還都喜歡錶演,都成了戲劇社的臺柱子,在“我”光芒四
的時候,他差不多也旗鼓相當。其餘的不勝枚舉,象三個美女是同學、“我”與秦夢香的兩次打架、“我”兩次搭救楊雪萍,以及後來的孟蘩之死等等。作者雖然引入這些偶然,但是在情節的處理,故事的銜接上卻非常的平順,沒有突兀和斧琢的痕跡,這讓人不能不佩服作者駕御整個故事的深厚功底。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愛情故事,小說主要描述“我”和孟蘩的愛情悲劇,其中多少夾雜了“我”、孟蘩和楊雪萍三角關係,但這樣的三角關係並沒有真正建立起來,小說提到陳奇偉與李萌、餘翔與顧琳、“羊屎”與朱瓊的愛情等基本都是一筆帶過,並且他們也是為主要人物服務的,比如說女生宿舍前的演出會是小說中非常彩的一段,但“我”一個人是辦不起來的。關係簡單了,故事曲折了,情節
引人了。
小說在情節的引入、轉折方面處理非常乾淨。比如說小說的開始階段,通過圍繞著“跳舞”一件事,不僅為“我”和孟蘩關係的展開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而且將小說中大多數主要人物都引入近來。再比如說“我”和孟蘩的關係在第一年一直處於上升階段,但是在暑假的時候,一次打錯電話,然後生打不通電話,彷彿晴天一個霹靂,接著就是風雨
加了。再比如說,下面短短几句話:“王惠梁的”傑鵬“公司涉嫌詐騙、非法集資、挪用公款,涉案款項非常巨大,已經被關閉審查,而王惠梁和他那個當公安廳副廳長的老爸,還有他媽媽,一家三口已經攜鉅款潛逃國外了。”所向披靡、不可一世的王惠梁就倒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這樣的描寫使得故事的脈絡清清楚楚,使得作者在一些關鍵情節處理時盡情發揮。
當然,這少不了作者看似不經意的鋪墊,比如上面第二個例子,源於去楊雪萍吃飯的事,從當時看“工作的重心”是如何消除孟蘩的誤會,但是通過談話,作者引入一個不和諧音符,就是孟蘩的媽媽反對他們談戀愛,再後來,孟蘩的媽媽的談話引入“王惠梁”成為小說中不能散去的陰雲。
小說在具體的情節鋪陳方面也可圈可點,,比如說“唱卡拉ok”那一段,如果聯繫上下文,我們就會看到,那是暗波洶湧的一段,不但熄滅了陸小林的追“霏”夢想,而且為後來王惠梁玩孟蘩與顧琳埋下伏筆。…單看情節的過程,這一段主要的情節就是對歌,並且是借歌言志,對歌也就成了
烈的
鋒,但是中間又夾雜了許多事,使整個過程一張一弛,不斷
替,讀來彷彿在欣賞音樂,心情也隨著節奏不斷改變。
同時需要指出的事,小說的開篇寫得比較一般,本小說在開始階段並沒有受到太多人的最捧,但是往後看呀,彩在後面!
人物分析孟蘩孟蘩無疑是作者和讀者最喜愛的人物,作者曾經說“本來原計劃中,孟蘩和楊雪萍都不是女一號,但是後來寫著寫著,不知不覺孟蘩這個形象很強勢,我覺得可以起到支撐情節的作用,就乾脆讓她做了女一號,原計劃中的女一號還沒出場就被取消了。
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孟蘩盤活了整個小說,我們在這裡比較一下幾個美女的出場:楊雪萍的出場以前,作者先吊了大家的胃口,就是“送水的美女”但是在整個過程中,美女的臉上是一張白紙,她真正展現在我們面前是篝火晚會上:“這時我突然注意到他們的女主持人就是曾經兩次送水,引起轟動的那位美女。此時她穿著一襲白裙,兩隻白皙修長的胳膊在晚風之中,在瑩瑩月
之下泛著暖玉一般的光澤。此時夜
如煙,篝火熊熊,杏花湖水映著一輪明月粼粼閃動,她站在那裡,恍如凌波仙子,若張開雙臂,彷彿就會臨風飄舉一般。我的
口就像被人狠狠踹了一腳一樣,一下子
不過氣來,眼前金星亂冒,心內不由得一陣讚歎,”原來她是哲學系的!
“”
…
這段描寫美則美矣,但是是一種遠觀之美,美女是與我們有距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