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新的故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辛格勒名單》在票房上高歌猛進,一舉奪得北美票房第一。並且獲得當年奧斯卡五項大獎。可算是名利雙收。
黃昏現在所需要做地是,剽竊老斯的創意。
既然他能拍一部猶太人苦難的史詩,我黃昏為什麼不拍一部中國人苦難的史詩呢?
“故事開始在1937年,南京…12月13…”黃昏說。
“我知道你要幹什麼。”路恭行說。
“我全額投資,先期預算十一個億,後期需要追加多少就補充多少。”黃昏說:“我不為錢。”
“就算全賠了,也沒什麼。”黃昏看著路恭行“你替我寫劇本。”這已經是命令的口氣了。
“對不起,我收回我以前的話。你也是一個有理想有堅持的人,值得我敬佩。”路恭行站起身,向黃昏深深一鞠躬,端上一杯酒“我馬上就寫,一週出貨。就算頭髮寫掉了,手寫斷了也好。你可以拿那麼多錢出來打水瓢,我也是一個男人。稿費我一分錢不收你地。”
“來來來,說說你的故事。”路恭行拖過椅子,和黃昏坐在一起。
“都在這裡啦。”黃昏摸出一個移動硬盤,遞過去。
“好,我走了。開工。”路恭行也不多說,起身就走。甚至忘記了買單。
寫這個故事梗概時黃昏很是下了番心思。
他本來想照搬《辛格勒名單》的全部劇情。不過,考慮了再三,這樣做有很大後患。首先,《辛》劇的故事場景是一個集中營。雖然,本侵略中國時也建立過很多集中營,比如山西的礦山。但《辛》劇的故事內容是一個德國人救助本國猶太人的故事。如果整體移植劇情,黃昏不認為小鬼子有那種人
的覺悟。眾所周知,來中國開礦山辦企業的鬼子,那一個不抱著一個掠奪的心思。手上的血債只怕不比前線的軍人少。
如果將那個老闆換成中國人。中國人當漢,反而去救中國勞工,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一份歷史文獻觸動了黃昏的靈。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一家德國水泥廠因為本國和
本是同盟國,
本軍不能進入廠區。兩個留守護廠的德國人大量收留難民,在大屠殺期間一共使兩萬多中國人免遭
本禽獸的毒手。
這段歷史一直被時間的煙雲所籠罩,近年才被人從厚厚的卷宗間挖掘出來。
辛格勒救了幾萬猶太人的命,被以列尊稱為義士,立碑樹傳,以供後人敬仰。
黃昏覺得是該為那個德國人立傳的時候了。他們的名字是辛德貝格和卡爾。京特博士。
水泥廠的名字是江南水泥廠。
故事的兩個主角換成中國人,美籍華人夫。水泥廠名字不變,還是叫江南水泥廠。因為二戰初期,美國和
本還不是敵對國,雙方有著一種微妙的關係。雖然
本的南進政策觸動了西方國家的利益,美國和
本一戰勢在必行。但長期的保守主義讓美國遲遲決定不下動手的
期,並且,美國資本家有一中惡劣的品質。不問善惡,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雙方
惡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還在源源不斷的供應
本戰爭物資。
因為這對夫是美國人的關係,水泥廠的美國星條旗讓這裡成為南京這座人間地獄中一塊小小的綠洲。
看到了本侵略者的暴行,那對夫
大量
收難民進廠,以職員的名義保護起來。
與此同時,本軍隊也開進工廠,名義上是保護友好國國民的財產,實際上是就地監視和管制。畢竟,水泥也是一種重要的戰爭物資。
為了保護苦難的同胞,那對夫不停生產水泥,並且以及其低廉的價格出售給
本軍方,並且拿出自己全部財產向
本軍隊購買合格的勞力,以便救到更多的人,直到破產的那一天。到最後,小小的一個水泥長居然收容了兩萬多難民。
終於,大屠殺結束了。
南京血成河。
水泥廠不出意外的倒閉了。
和《辛格勒的名單》上的最後一幕相同,男主角痛苦地看著外面滿大街的屍體,看了看自己的汽車,說:“我本該用這車再去換幾條人命地,我本來可以的。”說完,那個男人不潸然淚下。
在他離開的時候,所有被他救助過和幫助過的人都默默地排成兩行,目送著夫二人的離去。
“我寫不好。”不一天,路恭行打電話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