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新的一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刻時已近冬,蕭瑟的秋風將大地上的綠草吹成了和黃土一般的顏,讓人不由自主的
到了一絲絲悲涼的味道。深秋的天氣很是乾
適意,卻是一個遊玩享樂的季節,然而在這樣的季節裡,關中乃至整個天下的大勢都將因為這一場大戰而決定,四十萬的唐軍對陣五十萬的魏軍,這確實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決戰了。如果除去諸如官渡、赤壁之類兵力對比極不相當的戰役以外,似乎在歷史上能和這樣的戰鬥相比的也就是幾百年前決定了戰國兩個國家大戰的那場戰役吧。
“現在很多人都把這次戰鬥和以前的長平之戰相比哦。”望著南邊顯得十分平靜的渭水,李晟淡淡的提起了話頭。
“那也不賴嘛!至少我們應對了一個好兆頭。”跟隨在李晟身邊的徐庶笑著應道。外頭在將這場戰鬥視為“長平第二”的同時,也將唐為兩方分以秦趙視之,李晟所建的唐被視為秦,而曹真所處的魏則被視為趙。且不說外界為什麼做出這樣的區分,只就秦實際上長平之戰的勝利者而言,眾人似乎也認為李晟的唐在這一場戰鬥中會處於上風——徐庶所說的好兆頭指得便是這個。
“兆頭是不錯,不過還要能夠打贏才行。”李晟隨口應道,眼睛卻不離河對岸片刻。身處於此地的他對於河南的那塊地有著一種難以寓言的覺,儘管他自己也明白那樣的
覺純粹是自己心底的一種妄想,但在實際上他卻是無法控制住這種妄想的存在。因為對面那塊地有這麼一個名字:“五丈原。”
“哎…那樣的悲涼看來是絕對不會在我這兒出現了。”李晟長長的嘆息了一口氣,隨之便把目光收回來,看到了自己的腳下。他們是沿著河邊行來的,那你本來沒有什麼腳印,但隨著他們一路行來的踐踏,一個個清晰的淺坑在他們的腳下形成。這是全新的,似乎也正預示著他們的路是全新的。
“…明天的戰鬥你打算怎麼做?”李晟這樣詢問徐庶。
“怎麼做這是由陛下您自己選擇的,而不是由我!”徐庶微笑的應對道,他看了看李晟那不解的模樣,更進一步的解釋道:“若是陛下求穩,則有求穩的辦法。若是陛下求速,則有求速的辦法。”
“哦?這怎麼說呢?求穩如何?求速又如何?”李晟笑著問徐庶,他讓他把事情細細說一遍。
“若是求穩,則陛下不需要去思考什麼計謀之類的只需要專心針對自己的面前的敵人,一步一步的打下去便是了。若是求速,則陛下可以讓一路人馬裝作大軍的模樣釘在這兒與敵人戰,而以另一路人馬由小路直
長安。長安雖是大城,但也需要人馬防守方可。我觀此刻之曹真已然將長安的魏軍全部帶出,此刻長安定然是空虛至極,正可以被我一戰而下之。長安一下,曹真這兒的前線必然慌張,到時陛下便可以乘勢擊之,這關中一戰可定了。”徐庶簡單的將兩個計謀列在了李晟的面前。從他所說計策的鉅細可以看出,他顯然是更傾向於那求速之策的。
“哦?迂迴攻擊敵方空虛之所在?”李晟的眼睛一亮,迅速的瞭解了徐庶這戰術的意圖:“這樣一來,我軍確實很有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攻佔關中。這若是成功的話,確實也算得上是一個好計策;可要是失敗了,只怕會把我們整個北伐的結果都給費了哦。”李晟沉
起來,看模樣他卻是想反對這樣的
進之謀。畢竟自家已經達到了這個地步,所取得的優勢已是十分的明顯了,似乎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一個求速,而冒如此大險。
“…失敗了嘛?看來陛下對冒險之策並不興趣啊。”徐庶看著李晟沉思的模樣心中如此想著,他用手輕按自己的
口,卻覺得自己似乎有些對不住那個有人的託付——這不是他徐庶自己的計策,而是某一個人請他向李晟做出的建言。從開戰到現在,那人已是一直窩在那個地方不動了,眼看自己這邊打得
烈,卻也有些心底癢癢起來,於是便寫了書信給徐庶,讓他向李晟提出這樣的意見。
“成果和風險不成比例哦。元直,若這是一筆買賣的話,只怕你是要虧大了呢。”李晟微笑的對徐庶說道。他這麼說顯然已是否定了徐庶的建議。
“這…”徐庶還想在爭辯什麼,卻看見李晟親親的擺了擺手,讓他不必再說下去:“這計謀雖然收益太小,風險太大,但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若我們不當當將這眼光放在關中一地的話,那事情或許還大有可為。”說著李晟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遞給徐庶:“這是士元從荊州發來的書信,其中明確的提出了另一份作戰計劃,我看倒是和你所說的很有些相似。只是他針對的不是區區的一個長安而是整個天下,手筆倒是大得很呢。我想你倒是可以看看,綜合一下,從中總結一個最適合我們的方案來。我的膽子畢竟還太小了,實在沒有那個膽量完全按照這其中的做哦。
“啊…原來士元也給陛下您發來的書信啊?”徐庶對此頗有些錯愕。要知道他剛剛自己所說的計策,其實也是龐統所教得呢。
夜已靜了,在閃爍的油燈之下徐庶細細的研究著龐統的那份計劃。
作為一名智者,他徐庶也是不輕易服人那種,然而在詳細的看了看龐統的計劃之後,他卻不得不對龐統佩服起來。
雖然他很早就知道龐統要比自己強些,但幾年不見龐統,也沒聽說他有什麼出眾的地方,卻讓他以為自己通過這幾年的學習可以趕上去了。
“…我和士元應該差不多吧?”這樣的想法偶爾也會在他的心底出現,儘管只是一閃而逝的,但卻讓他無法忘懷。
“是差不多!”他漸漸的也這麼覺得。
但這只是以前的事情了,在看到了龐統的這計劃之後,他便明白自己和對方終究還是有差距的,這不單單是能力方面,也有一些個上的不同。
他知道自己的個是屬於那種極不特別穩重,也不特別
進的普通個
,這樣的個
讓他既無法做到向孔明那樣一步萬思,也不會向士元那樣一口氣策劃出這麼龐大的冒險進攻計劃。
“…以水軍艦隊配合已經平定了倭國的司馬懿突襲建業,引住江東的注意力,而後用荊州的部隊突襲宛洛,直取曹魏的重心…這還真是大手筆啊。徐庶
嘆著。
對於這樣的計劃,他自認做不出,也無法狠下新來執行。
當然,這不是他看不到這樣做的好處,而是他憑藉著自己的才智在看到了好處的同時更看到了這樣做的壞處:“萬一…要是真的有那麼一個萬一,知道危險就要降臨到我們的頭上了。
別的地方不好說,只怕荊州很有可能被東吳所奪取哦。
“這怎麼辦呢…本書轉載拾陸文學網…?”徐庶琢磨著這個問題。
他知道李晟將這件計劃給他來看的原因:“陛下並不是看不到這麼做的好處,但他和我一樣,怕是也看到了這樣做的壞處。
這個計劃實在是太龐大了,對各方的要求都十分的高,在這樣的要求下,我們手下這些將軍們究竟冷不冷做到,卻是一個問題。
儘管一切就紙上談兵而言,這個計劃實在是有很大的成功,但就實際來說又是如何呢?這卻是誰也說不清楚的。
成固然大掙,敗也不免大虧,這其中的風險還是很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