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章說,天上出蝕,主要是王鳳太專權,到處害人。這個看法,劉驁十分贊同。於是,劉驁決定約見王章。
在劉驁面前,王章意氣難平,控訴了王鳳的種種數行。最後,王章總結地說道:“陛下,不能再讓王鳳呆在位子上了,必須儘快將他打發走,重選賢良主持漢朝。”劉驁聽得很
動,也很
動。他對王章說道:“
謝京兆尹直言,老實說,對大司馬王鳳專權一事,我早就看不過去了。問題是,把他趕走了,你有好的人選嗎?”王章自信十足回答道:“有,陛下,人選我已經替你物
好了。”劉驁聽得眼皮一跳,問道:“你想推薦誰?”王章脫口一出,說道:馮野王是最佳人選。
馮野王?是的,馮野王。
期:2010-04-0217:32:36馮野王,字君卿。老爹馮奉世,與名將趙充國齊名,官至左將軍。馮奉世一共生九子,四女,獨有馮野王最有才。初,馮野王受業博士,通曉《詩經》,憑藉老爹的關係,到後宮當了太子中庶子。那個太子,說是後來的漢元帝劉奭。
我彷彿看見,一條通往寬闊的美麗大道,從馮野王的腳下,向遠方延伸。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事實上,馮野王的一生,都是鬱郁不得志。
第一個壓他出頭的人,是魏相。當年,漢宣帝劉病已認為馮野王極人才華大志,準備提拔他,於是就去諮詢魏相。魏相只說了一句,我認為提拔馮野王不合適。於是,劉病已只好作罷。
第二個壓馮野王的人,則是石顯。漢元帝時代,馮野王在地方做郡長,政績天下第一。那時,漢朝恰好空缺一個御史大夫職位,漢元帝準備提拔馮野王。但是,石顯卻在背後狠狠地踩了馮野王一腳,告訴漢元帝,如果提拔馮野王,外人就會說你私心,提拔外戚,不妥。
馮野王的姐姐嫁給劉奭,被封為昭儀。沒想到好事變成壞事,劉奭一聽,認為石顯有理,另選別人當了御史大夫。消息傳出,馮野王仰天長嘆:人皆以女寵貴,我兄弟獨以賤。
別人都是憑藉後宮關係發跡的,沒有像馮野王這樣,因為寵貴的後宮關係,被打壓提不起來的。事實上,這不是真相。真相是,馮野王的哥哥得罪了石顯,石顯藉此報復馮野王。
這還不是最慘的。當劉驁當皇帝后,又有人警告劉驁,馮野王是國舅,不適合在中央當官。於是,劉驁便將他調往地方,任上郡太守。
直到王章的奏書出現,讓馮野王看到了一絲人生希望。
這一切來得太快了。稍有點政治常識的人都知道,忽得暴名,其運不祥,必須小心謹慎。然而這麼多年來,馮野王還不夠小心嗎?他還不夠忍耐嗎?他憑什麼拒絕取代王鳳的誘惑?
劉驁早在當太子的時候,就聞聽馮野王名聲在外。所以,王章推薦馮野王取代王鳳,劉驁沒有意見。是的,他是沒有意見,可是有人很有意見。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劉驁接見王章時,支開左右,獨自密談。但是,他沒想到,有一雙眼睛和兩隻耳朵,正在關注他著的一舉一動。很快的,劉驁要罷免王鳳的消息,就傳出來了。
王鳳能得到這個絕密機要,功歸於他安在劉驁身邊的臥底。此個臥底,是王鳳的堂弟,侍中王音。王音成功竊聽後,轉報王鳳。王鳳一聽,馬上就傻了。
老實說,他向來辦大事,從來就沒有鎮定過。就因為這心理素質不過硬,當年黃河發大水時,在劉驁面前亂出主意,敗給了王商。現在,他以為自己很強大,誰都不能動搖。但是他錯了,如果劉驁要辦他,鬼神都攔不住。
傳說中強悍的王鳳,難道就是如此的脆弱嗎?當王鳳慌神慌腳的時候,有人給他支了一招。沒想到,正是這個人,讓他力挽狂而不倒。
替王鳳出主意的人,是個名門之後,名喚杜欽。你可以不知道杜欽,但你可能知道過兩個牛人,一個是杜周,一個是杜延年。特別是後者,名聲特大。杜延年是杜欽老爹,杜周是杜欽爺爺。老爹和爺爺,都曾做過漢朝的御史大夫。
杜欽家族顯赫,又特有才華,可惜命運不濟,讓他一隻耳瞎了,成了獨眼龍。這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因為形象破壞,從此就與官場無緣。後來,經哥哥杜緩推薦,王鳳給他了一個閒職掛著,等到有急事時,就找來想辦法。
王鳳找杜欽想點子,那是很靠譜的。杜欽天生聰明,謀略過人,斷事如神。當王鳳詢問怎麼化解劉驁要罷免他的危機時,杜欽微微一笑,對王鳳說,你別緊張,聽我的,總會沒錯的。
杜欽這樣告訴王鳳,你馬上對外宣稱有病,推出宰相府,回到自己的封地。然後,把世間最悲痛的詞都搬出來,寫封傷的辭職信,派人送入宮中。
杜欽這招就叫,以退為進。他相信,此招一出,必勝無疑。
果然,王鳳的辭職信遞上去後,消息就傳到了王政君耳裡。王政君準備了一桌飯,將劉驁叫來。劉驁一來,王政君只是不停地掉淚,看著飯菜,連筷子都沒動一下。
這下子,輪到劉驁急了。
在以孝治國的漢朝,無論皇帝的權力多大,都大不過皇太后。皇太后要罵你,你得低頭聽她罵,罵完了,你還得服服帖帖地說罵得好。事實上,罵還是輕的,狠的話,皇太后還可是起傢伙,幹你一頓。
曾記否,當年漢文帝劉恆受不了周太過驕傲,決定修理他。於是乎,便告周
企圖謀反,逮捕入獄。結果消息一出,劉恆老媽薄太后將兒子叫來,當面拿起冒絮就朝劉恆扔過去,大罵劉恆過份。劉恆受不了老媽詛咒,只好放了周
,讓他終老。
皇太后還不是最厲害的,比皇太后更厲害的是太皇太后。當年,劉徹年輕氣盛,罷掉丞相御史,結果惹怒了竇太后。竇太后將劉徹任命的也全罷掉,劉徹母親王皇后不敢哼,劉徹更不敢哼。竇太后死後,劉徹才總算熬出了頭。
漢朝的皇帝,自劉徹之後,那是一代不如一代。在格特點上,劉奭沒有將老爹劉病已果斷凌厲的優點,繼承下來。然而,到了劉驁這代,卻將老爹劉奭懦弱軟蛋的缺點,全都繼承下來。
這真是歷史的宿命啊。
於是,面對母后王政君的眼淚,劉驁扛不住了。接下來,事情發現極為意外,劉驁對王鳳態度,來個一百八十度轉變,把以前受的氣全部一筆勾銷了。
這還不是最經典的。同時,劉驁把矛頭突然對準了王章。他派人彈劾王章,說王章明明知道,馮野王不適合在中央做官,竟然還違法推薦,心存私心。
估計王章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王章本不用跳黃河了。很快的,司法部早編輯了王章一羅筐罪名,將他逮捕入獄。不久,又被秘密處決,死在獄中。
總算看明白了,所謂歷史:就是勝利者踩在失敗者的血跡上,飲酒狂歡的一部血淚史。而王章,不過是那飛濺在大地上的一滴血,和那一隻遊蕩野外,嗚呼不已的遊魂。
我們對這樣的遊魂,不僅嘆息,更要給予充分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