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烏雲看書】:WWW.WUYUNKS.COM

順便解釋一下,按秦漢曆,十月是一年之首。十月也就是冬天了,他們是以冬天為年首,秋天為年尾。跟我們現在的天為新年,冬天為年末全是兩碼事。

新年股還沒坐熱,秦朝泗川郡監派軍壓境攻打豐邑。我們只知道這個帶兵攻打豐邑的將領名字叫阿平哥,他可能是沒錢沒糧順路過來搶劫,順便向畜生胡亥邀功要紅包回家好過年。

如果阿平哥有這樣打算的話,那他就錯了。因為豐邑可是劉邦的老窠,如果失掉他,那劉邦就能好再回到山裡當猴王了。所以,劉邦無論如何是不能輸掉這場戰爭的。

劉邦果然不負眾望。當阿平哥率兵到達豐邑的第二天,劉邦就率兵出城戰,毫不費力地把阿平哥踢回老家過新年了。

魔劍一旦拔出,不沾滿鮮血絕不回鞘。十一月,劉邦派雍齒守豐邑,乘勝進攻薛(今山東滕縣東南)地。此時薛地的守將是泗川郡守。哪知這位郡守也是不經打的,劉邦沒怎麼樣就棄城逃跑。很不幸的是,他在路上像只兔子很不幸地碰上了掌管軍法的軍官(左司馬)曹無傷的刀口上,死了。

新年伊始劉邦就打了兩次勝戰。開門大紅,可喜可賀。此時,老家卻發生了一件讓人始料不及的事把劉邦打得措手不及:駐守在豐邑的部下雍齒帶頭反了。

雍齒叛變主要是來自周福(市)的壓力。周福原為陳勝屬下的將領,魏國人。陳勝派他去攻打齊國,但是齊國的田儋用實戰給他上了一堂軍事課後,他灰溜溜撤軍回到了魏地。此魏地的大多數城市都被他收回來了,周福不知動了哪筋,他告訴諸侯們,他很想立魏王后代寧陵君魏咎為王。

正值亂世,諸侯反秦無非是爭取王權的重分配權。周福好不容易搶到了魏國的一塊土地卻想當活雷鋒把它還回原主,這算是哪門子主義呀。諸侯們想來想去就是想不通,於是他們還是執意要立周福為魏王。

周福搖著頭對那些見利忘君的諸侯們說道:天下昏亂的時候,正是忠臣顯現的時候。現在天下共同反秦,理應把魏國主權物歸原主。

周福斷然拒絕了諸侯們的好意。只要是在這個領導圈子裡混的人都知道,這是作戲。既然過場戲是要演的,那我們就陪著演一段吧。諸侯們以為周福又玩那古老的請辭伎倆,於是再三請求他當王。三次四次都請求過了,周福仍然不肯就這個王。三翻五次後諸侯們才恍然大悟,看來周福不是在做秀表演,而是鐵下心要立魏咎為王了。

此時,魏咎正在陳縣陳勝那裡躲身,周福向陳勝要人。土地是陳勝王派人拿命搶回來的,如今卻把它送還給一個亡命之徒,陳勝心情當然是不。每當周福來要人,陳勝王總是哼哼哈哈地應付,遲遲不肯把魏咎送回老家。

想當忠臣的周福跟上司陳勝王做起了搶人遊戲。陳勝不給,他就死纏爛打,軟磨硬泡。你不給人,就休想我給你幹活,那你天下這幅爛攤子自己收拾去吧。

陳勝真無奈啊。他偏偏碰上這個既不開竅又耍無賴的主。隨他去吧。天下大得很呢,難道還給不起一個王嗎?陳勝只好故做瀟灑地讓周福把魏咎接回了魏地。魏咎成功地立為魏王,定都臨濟(今河南省封丘縣東)。周福立王有功被提為魏相,輔佐魏咎。

周福決定把忠臣賢相的好名聲進行到底,幫助魏咎把原先失去的土地通通搶回來。他派人告訴雍齒:豐邑過去是魏國國都遷來的地方,魏地平定的城市已有幾十座。如果你投降魏國,就封你為侯守豐邑。如果你不投降,就等著替全豐邑的百姓收屍吧。

雍齒可不是嚇大的。大家出來混,我雍齒衝的是什麼?一是利益,二是義氣,三是勇氣,四是痞氣。如果後三者跟前一者衝突,請參照第一條。

按照第一條原則,雍齒必須拋棄劉邦。

天下不只是劉邦想當老大,他雍齒也真的很想嚐嚐當頭的滋味。劉邦,你就儘管哭吧,別怪我太狠。平時我看你早就不順眼了,只是迫於形勢才一直讓著你,現在我不想再看著你對我指手劃腳!

雍齒和劉邦是同鄉關係。劉邦聽到雍齒棄他投魏並且在他股後面點了一把火時,真想立即殺回豐邑扒雍齒的皮。沛縣也就鳥大的地方,兄弟倆低頭不見抬頭見。沒想到我前腳才抬出豐邑,你後腳就把我踢了。

太陰險了,實在太陰險了。雍齒,你要為你今天所做的一切負責。

劉邦從此恨死了雍齒這個狗的鄉黨。不打你個狗的,我決不姓劉。劉邦立即拔兵回豐邑攻城。劉邦以前老本也就二三千人,現在至少有一半人變成敵人守在城裡跟他過不去。想打又打不進城去,兵力太少了。想罵,罵有個用,大家都是無賴,誰還吃這一套呀。

劉邦攻了很久就是拿不下豐邑。屋漏偏遭連夜雨,這時劉邦生病了。這病至少有一半是雍齒和城裡豐邑這幫老鄉給氣出來的。萬般無奈之下,劉邦只好咬牙切齒地撤兵回沛縣養病去了。

二、奇士登場對劉邦來說,他本就不把豐邑放在心上。因為豐邑太小了,小得他閉上眼都可以從腳步聲聽得出哪個是張三,哪個是李四。可問題是,丟城事小,恥辱事大。就算豐邑讓秦軍奪去了他倒覺得無所謂,可為什麼偏偏是被雍齒這個鄉黨奪了去,這口氣教人如何得下?

豐邑成了劉邦心頭上永遠的痛。雍齒像一顆毒牙,一天不把他拔掉心裡就不痛快。從此病痛攻心,夜折磨著劉三同志。他多麼渴望立即報仇了卻心中怨氣。可恨啊可恨,可恨的只是手中無兵,如果再有幾千兵,我不進城踩死那個姓雍的我不姓劉。

劉邦吃飯睡覺都在對找著解決問題的對策。突然,劉三腦袋閃過一道靈光,兵少就借兵呀。錢都可以借,為什麼兵不可以借呢?

對,我就跟人借兵去。

秦末亂世,各路造反派除了打擊共同的敵人秦兵外,都是今天你搶我地盤,明天我抄你老家。在這種情勢下,找人借兵,無疑是要人家老命。大家手裡都不富裕,臨時東拼西湊好不容易有那麼點家當,借給你了明天誰來搶我地盤,我向誰要去呀。

不過,還是有人願意借的。這個人就是代理楚王景駒。陳勝王被車伕莊賈殺死後,沒人敢立楚王,偏偏景駒不謙虛,他在秦嘉等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擁立下當上了楚王。管他真楚王假楚王,有兵就是娘。於是劉邦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投奔景駒來了。

沒想到,劉邦在投奔路上竟然撿到了一個價值連城的寶貝。

馮小剛的電影《天下無賊》有一句經典的臺詞:你知道二十一世紀什麼東西最貴嗎?人才。在那個烽火連天的亂世,決勝千里的不是天時地利兵多糧豐,恰恰是人才。劉邦撿到的這個寶貝就是個人才,他就是為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帝王之師張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