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入人寰土地神鑑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衛想到這她飛身落在了二龍崗離山聖母的墳前,念起聖母娘娘曾對自己愛若親生,不
雙膝一軟,跪在墳前淚如雨下。
衛她哭了一陣,正在
促之際,忽聞得身邊似有草木擾動之聲。
衛回頭巡視了一回,竟未見一絲人影,暗忖道:莫非聖母娘娘的陰魂尚在?
正當衛揣摩之時,就見身旁不遠處竄起一道青煙。
衛一驚,立刻
身站起…
若問發生了什麼事?咱們下回分解。
二百四十八回入人寰土地神鑑世祭蒼天宋徽宗遭譴書接上回:話說衛見身旁不遠處竄起一道青煙,
衛一驚,她忙
身注目一看,見煙消處土地神已經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就見土地神深深一鞠說道:“赤金娘娘下界尋親,小神侍奉來遲,望祈恕罪!”衛疑道:“土地神緣何知道本娘娘下界乃是尋親來了?”土地神一笑道:“娘娘仙身下界,先是一顧則天靈碑,爾後又來在了離山聖母之墓,這不是尋親,又當何解啊?”說罷,土地神哈哈大笑起來。
衛再問道:“我在皇陵之時,是否土地也曾到往?”土地神擼了一把鬍鬚說道:“正是!小神本
現身相見,但又恐驚擾了娘娘,再者,皇陵並非久留之處,故小神未得出來與娘娘攀談。”
“原來是你!”衛暗念了一句又問道:“土地神來此隨奉,不知還有何話要講?”土地神往離山聖母的靈墳上看了一眼,然後又湊近
衛神秘兮兮地說道:“赤金娘娘可否相信聖母娘娘的陰魂尚在?”
衛一搖頭說道:“當初聖母娘娘仙逝之時,已體無完魂,就連太上老君的仙丹都無法施救,又怎能留得陰魂?”土地神點了點頭說道:“若是仙身理當如此!當初聖母娘娘入殮之時,小神亦是如此預料。可後來小神不意間途徑此地,竟發現聖母娘娘的墳塋之上隱約可見一絲的魅影,大概是因為聖母娘娘的仙身乃是凡骨所託,故而在遺骨之中尚存得一息的陰魂。小神見之,便收在地宮之中,以五湖幽泉之水蘊養,喜得陰魂完復,如今已轉世成人了。”
衛聞聽驚喜道:“這麼說聖母娘娘她已生在人間?”土地神眯著眼,眉須幾乎都蓋過了眼角,正在不住地點頭。
“聖母娘娘!她在哪裡,在哪裡?”衛緊緊追問道。
土地神忙擺著手緩緩道:“赤金娘娘莫急,莫急!容小神慢慢道來。”說到這,土地神了口氣又道:“說起離山聖母還陽的事,還真是教判官他費了不少心。就說閻羅王那裡,生死簿上本沒有她的位置,聖母娘娘若想超生簡直就說難於上青天。無奈之下,判官他只得盜取了生死簿,從中暗做了一番手腳,這才使得閻羅王在超生文書上蓋了印。”
衛邊聽邊點頭,之後她說道:“土地,你不要忘了,判官可就是從前的
兒,其實他和我一樣,都稱聖母為乾孃。”土地神伸出拇指誇道:“判官他平
裡看起來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且有點小孩子脾氣,喜歡貪玩,想不到他對聖母娘娘竟會如此地盡心盡意,真令小神我刮目不已。”
衛解釋道:“別看燈
他時有頑皮之
,他可是個天界的靈童,曾為救人而不顧自己的生死,最後竟失去了一腿雙。”土地神點著頭說道:“若非娘娘誇讚,小神
後對他亦當另眼相看。”
衛岔開話題接道:“本宮今
下界本
就是來拜聖母娘娘亡靈的,可喜她如今已然轉世,不知她現在何處?”土地神仍擺著手說道:“莫急,莫急,娘娘莫急!娘娘下界一回,可想也是難得的一次機遇,這樣吧!在您看到聖母娘娘凡身之前,小神想帶你去一個地方先見一個人,如何?”
衛暗想:這土地神不知是在耍什麼把戲?他明知道我急於見上聖母娘娘一面,卻偏要賣個關子,難道…難道他要引見的這個人與我有更重要的干係?
衛正埋頭這樣想著,就聽土地神溫聲和氣地說道:“娘娘,您這樣苦想下去小神料您也理不出個頭緒來的,還是隨小神走上一遭,便知端的。”
衛抬頭看了土地神一眼,嘴角略微向上一翹。土地神馬上理會,說道:“娘娘請隨小神一往。”土地神說罷他揚起一片祥雲起在了空中。
衛一見,只得緊緊相隨。
話說過了不久,土地神便按下雲頭停下來說道:“娘娘你來看,這是哪裡?”衛俯身向下望了一眼,不屑道:“此乃皇宮
地也!本宮前身曾做過聖神皇帝,又豈能不知?”土地神驅雲又來到後宮上方,他指著鹿道上的一行人問道:“這些都是什麼人,娘娘可否知道?”
衛只向下瞥了一眼便說道:“此中見宮娥擎黃傘,必是有帝王身在其列。”土地神馬上接著又問道:“娘娘再仔細辨上一辨,那黃傘之下的君王你可認得?”
衛抬起眼簾說道:“本宮自打唐中宗即位昇天久矣,亦不知現今為哪朝哪代,何人稱帝,王冕之下是何面孔,本宮何以知之?”土地神笑道:“非是小神有意作課難為娘娘,不知娘娘可否記得在填海之時,曾折翅風中,在一個山
裡,曾有人為你療傷送食?”
“柴郎!”衛脫口而出。
土地神將手一拱說道:“娘娘真是好記!”
“受人之恩,怎敢有忘?”衛語氣沉重地說道。
“難道…難道他是——”衛後邊的話還沒出口,土地神立刻接道:“正是!娘娘是個聰穎之人,小神我就明說了吧!當年曾救過娘娘一命的那個柴郎,如今已經過了千百輪迴,做了當今大宋的一朝國君。”
衛聽了土地神的話,耳畔又迴響起玉帝在得藝廳說過的一番話,耳輪中伴和著鑼鼓器樂的混響,她彷彿看見一個女扮男妝的金槍將正旋著舞步直面而來。
衛正想得出神“娘娘,娘娘!”
衛一緩神,見土地神正瞪大了眼睛,望著自己。
“呃——世間果有這麼巧的事?”衛脫口而出,好像又是在自言自語。
“天之機緣,謂之巧!不知娘娘可有同?”土地神目光炯炯道。
衛點了點頭說道:“機緣之事,時若錯過,可能千年萬載都不再復回。”土地神和道:“這正是小神引娘娘來此之意。”
衛想了一下說道:“這麼說本宮理應手持金槍,為他開疆守業囉?”土地神趕緊搖著頭說道:“自從天罡地煞們盡歸天網,小神已將他們鎖在了靈柩寶盒之中不得復出,天下從此盛世太平。既無刀戈,哪裡有槍可使?”接著,土地神一笑又道:“小神知道娘娘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故而特帶娘娘來一觀昔
恩人之今貌,別無它意。”土地神說罷,他縱起雲頭,將
馳去。
衛忙追上兩步問道:“土地,你這是又去哪裡?”土地神轉回身說道:“娘娘不是要見離山聖母的麼?小神這便為娘娘帶路。”土地神引著
衛一直向北行了很遠,這才在一處低窪的村落上空停了下來,然後他看著
衛,似乎有些不放心地說道:“娘娘稍後若是見了聖母娘娘千萬不可莽撞,因為她現在已是一如凡人,從前的事她已經全然不知道了。”
衛深深地點了點頭說道:“土地神只要能引我見上聖母娘娘凡身一面,今番下界,此行不虛也。”土地神落下雲頭,邊走邊說道:“此處乃相州湯陰界之地,聖母娘娘她本是託生在了一戶姚姓之家,十七歲嫁到了岳家為
。雖說是處在一個偏僻的村落,可這戶人家的
子過得還算富足,衣食無憂。”土地神說著話,兩人已經落到了一戶農家的屋頂之上。土地神繼續說道:“這戶人家的主人姓岳名和,乃是個勤勞厚道的莊稼漢子,只可惜他們兩夫
如今已年愈四十,尚不得子。”正在這時,只見從對門的樹下突然走出一男一女,這男的攙扶著女的,急急奔內舍而去,過不一會,就聽得屋內有女人高聲呼痛。
衛忙問道:“剛才入舍的這對夫婦可就是聖母姚氏和嶽和兩個?”土地神連連點頭說道:“正是他們兩個。”
衛疑道:“土地剛才不是說他們兩夫
已年愈四十尚未得子,現在看來,聖母娘娘已懷有身孕,只恐不多時便會生產了吧。”土地接道:“說來正是!因為聖母娘娘的陰魂乃是小神蘊化而成,故而真陰不足,難以坐胎,為此小神特在送子觀音那裡求了顆靈丹,暗地裡施與了她,這才使得聖母娘娘得以受孕。”
“土地可知道聖母所懷是女是男?”衛急切地問道。
土地摸了把眉須說道:“小神知道他們夫二人得後不易,又念及聖母娘娘她
後難以再孕,故而小神在送子觀音那裡特為他們求得一男。”
衛驚喜道:“這麼說聖母娘娘腹中所懷必是男兒?”土地神點著頭說道:“這可是千真萬確的事,小神馬虎不得。”
衛雙手一合道:“多謝送子觀音給我良機,這一回投胎入戶,必與聖母娘娘做一回今世的母子。”土地神聞聽忙伸手攔阻說道:“娘娘仙身為女,又豈可託身為男?”正說到這,就聽得婦人呼痛之聲急切起來,這正是臨產之兆。
衛騰身而起,她衝土地神匆匆說道:“我今世託生,必要為男,多謝土地神指引!”
衛說罷,她化作一隻大鵬撲身飛過窗欞,一閃就不見了身影。
“哇——”地一聲嬰兒的長啼如歌般嘹亮,似乎透出了一股豪壯之氣…
土地神站在房頂,覺腳下的屋瓦幾乎都在顫抖。他知道這個剛才還站在自己身邊的赤金娘娘轉眼間已經是落地成嬰,只得無奈地嘆了一聲,逐雲而去。
各位:之前咱曾經說過,這將有個悲壯的故事在後邊,可咱若現在就把一個嬌媚可人的神女和叱吒風雲的大英雄聯繫在一起,恐怕大傢伙一時之間也接受不了。那麼,咱們現在就換一個話題,讓大傢伙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認知這個傳千年的神話故事。
話說北宋末期,宋徽宗趙佶稱帝。這個宋徽宗文才不錯,能書善畫,幼年時就被皇太后小封為才郎。可有一樣,凡是文質的書生大約從格上來講可能都比較懦弱,俗話說就是膽兒都
小的。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
格文質的人也不等同於行為拘謹,尤其是從書法繪畫角度來說,宋徽宗趙佶的書畫潑灑起來倒是奔放自如,書草近乎於狂,是個造詣頗深的皇帝。
有人說了:你老瞎子為啥今天給我們講這些?這叫做事出有因。剛才不是說了,宋徽宗趙佶是個喜歡書法的人,偏偏這事就因此而起。
怎麼回事兒呢?話說徽宗掌政的第三年,這一正是九月初九,乃重陽之
。徽宗趙佶設天壇祭天,這場面可謂是氣勢恢宏,隆之又重。
單說這徽宗祭天已畢,突然書大發,他鋪開了宣紙,奮筆疾書,寫下了“靖宇霽天”四個大字。大概就是這個徽宗皇帝在祭天之際又節外生枝,從此才埋下了禍種,乃至招來了破國殺身的命運。怎麼呢?剛才不是說了麼!徽宗皇帝擅長草書,他在書寫“靖宇霽天”這四個字時,揮墨揚灑起來,可說是龍飛鳳舞。一不留神,竟將“靖宇霽天”的“霽”字錯寫成了“齊”字。因為這是徽宗一時的即興之作,身邊的大臣們包括徽宗自己,也沒看出這一點的瑕疵,結果這一紙“妙”書被徽宗連同祭品一起投入了祭爐焚化,以告蒼天。
大家可瞧明白了,這個“霽”和“齊”雖然只差了寥寥數筆,可表意可就差出了十萬八千里。
“霽”有雨後天晴的意思,而“齊”則完全是個等高的語義,所以,徽宗揮毫所書的這個“靖宇齊天”完全可以同當年孫悟空的“齊天大聖”旗號相媲美,意思是說——我的屋脊跟天一般高。
天宮有掌祭的寮官,這寮官聞香斷字,一下子就嗅出了徽宗所書的不敬之意,他立刻就登上天朝稟報給了玉帝。
玉帝聞之然大怒,他拍案呼道:“四大天王速帶天兵下界,將這個徽宗皇帝的人頭給我繳來!”這時,有地羅王出班奏道:“啟稟玉帝,小神觀地羅之象,見北方有虎猖之氣正盛,不如小神下界,畫個添翼虎符,管教這個徽宗皇帝飽受其辱,命死他鄉,何勞玉帝費心?”玉帝餘氣未消,催促道:“地羅王,此事朕著你去辦,勿要使這個徽宗喪權
國,連皇室宮人也不要放過。”各位:故事說到這就是一個新故事的開端,因為這裡有個鼎鼎有名的大英雄岳飛,為天下倡,倍受傳頌。有一本書叫做《岳飛傳》,這幾乎都是大家耳
能詳的,尤其是岳飛的一首《滿江紅》,更是紅透了亙古千年,為今人所樂道。而詩中的那些氣貫長虹,怒髮衝冠的語句,則更是表現了這位民族英雄
忠報國的猛志和決心,成為人們心目中英雄的典範和楷模。
說起北宋覆滅這段神話,當然是宋徽宗祭壇錯書在先,這才有了地羅王暗出虎符,使得北方女真人的銳氣大長,屢次舉兵犯境。從客觀來講,宋徽宗本來就是個天懦弱的皇帝,雖然他起初也任用了當時的李剛主持抗金,可不久又被他削去了職務。由於抗金不力,直接導致了宋兵屢敗,乃至城池大失。在國臨危難之際,宋徽宗臆想脫身,便將帝位禪讓給了欽宗。欽宗繼位本是被
無奈,又實無德才可誇,最後只稱帝了一年多便被金遼聯軍攻破了都城汴梁,徽宗欽宗雙雙都成了階下囚,連同皇室宗親和王宮大臣們都被押解回了北方,入牢遭
。
這故事正如當初地羅王與玉帝所言,正是這個前因後果。可在皇室宗親中也有個人是例外的,那就是徽宗皇帝的第九子康王趙構。因為趙構早年就被徽宗派往了南疆去肅邊,這一去便曠持久,這才在這場忘國之戰當中免遭一劫。其實在這個神話之中,這也是地羅王在暗作之時,不忍見宋之宗親皆被虜滅,這才特為宋之宗室留下的一脈。康王果然就在宋之國朝被滅的當年就在南京應天府登基,人稱南宋,這趙構就是後來的高宗皇帝。
(字數超限,下章接續。)本首發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