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哪吒殞命陳塘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一回說到:李靖無奈之下,只得下令:將哪吒押上城來。

不多時,兵丁押著哪吒五花大綁來到城上。

李靖怒道:“逆子!你闖下大禍,現在四海龍王聯手發十萬水兵討伐陳塘,你還不跪下向龍王請罪!”哪吒昂首,立而不跪。

敖廣見哪吒傲氣沖天,毫無懼,便向雷公、電神命道:“給我將城池打開一個缺口!”雷公、電神哪敢不聽龍王的命令。只見雷公一張手拋出一個拳頭大的雷球,電神舉起一對電光錘,向雷球一擊,頓時空中炸開一團火,伴隨著一聲驚天的轟響,一道電光拖曳著一條耀眼的長尾,飛向城牆。瞬間陳塘關的東邊被炸開一個豁口,隨著一連串銀花般的巨翻滾,海水如脫韁的野馬,從豁口處奔湧而入。

李靖見此情形,跪地說道:“龍王,我李靖乃陳塘一關之主,一切罪責由我一人承擔,請龍王放過城中百姓!”說著話,李靖左手握住劍鞘,右手拔寶劍。

李靖本是個有武功的人,若在平時早已出劍在手,可當時李靖是跪在地上,劍鞘在前,劍柄在後,李靖若拔劍,須得側身調轉劍柄。

就在李靖將要側身的時候,哪吒在李靖身後早掙斷了繩索,他搶先一步拔出李靖間寶劍,然後縱身跳出十步開外,以劍望空一指,向敖廣說道:“打死你家龍太子之事乃我哪吒一人所為,我哪吒敢作敢當。你不該以子債父償為由,連累城中百姓。現在我即刮骨還父,剖腹還母,從此之後,我哪吒與李靖再無父子關係。我死之後,望龍王以仁德為先,不再牽連他人,就此罷兵!”說著,哪吒揮劍斬去右臂,刮出白骨,又將腹皮剖開,刎頸而亡。

敖廣見哪吒已死,又有幾位兄弟在身旁為證,只得收兵,返回東海。

這時,李夫人呼喊著哪吒的名字衝上城來。李靖忙命士兵刀槍阻攔,夫人不得上城。李靖又命手下將哪吒的屍體用旗幡裹了,抬到總兵府暫存。

正當城上一片混亂之時,沒有人主意到:在夜中,有一條黑影從城牆的豁口出躥了過去,消失在城外一片白茫茫的沼澤之中…

這時牛二登上城來,見了李靖問道:“總兵大人,城外發生了什麼事?城中大街小巷到處是水。屬下放出黑牛,命它將城內低窪處的積水喝乾,誰知它順著水的方向從豁口處衝到城外去了。”李靖擺了擺手說道:“牛都督休要問起,捱明自然知道。”牛二見李靖面陰沉,也就不好再問下去。

第二天早上,李靖見夫人殷氏仍悲泣不止,便勸道:“夫人莫要如此悲泣不休,現在事已至此,你即便是哭上三天,哪吒也無可復生。”李夫人忍泣道:“此事亦有夫君的不是。若夫君不將哪吒的寶物收去,東海龍王怎能奈何得了哪吒?”李靖辯道:“夫人差矣!我李靖乃陳塘統軍之首,當時城內幾千口人命繫於一髮。我若不出哪吒,豈能救百姓之危?”殷氏知道辯不過李靖,又轉身嗚嗚地哭了起來。

李靖板住夫人的肩頭又道:“夫人只顧哭泣,又有何用?當務之急是抓緊處理哪吒的後事。”殷氏猛轉身道:“這哪吒生來即異於常人,死後又多生異事。現在他已經刮骨還父,剖腹還母,叫我這個做孃的如何面對?”李靖道:“夫人休要想那麼多!稍後我即在城裡選一個上好的棺材,將哪吒盛殮,然後再命手下在關外泰安山尋一個山明水秀之處將其安葬就是。”李靖和夫人殷氏正在商量哪吒的後事,家丁匆匆進來稟報:“老爺、太太,太乙真人入府求見。”李靖趕緊說道:“前堂有請!”李靖這“請”字還沒出口,太乙真人已經出現在家丁身後。

李靖正待施禮,太乙真人先聲問道:“陳塘何來此等天聖之物?貧道來陳塘關之時,途徑東海,見一黝黑之物將頭浸在海里,將東海之水飲幹。及至近前,才認出乃是下界的天牛。貧道略施法術,騎在牛背上,這神牛徑直帶我進了陳塘關,想這神牛必是關內之物!”李靖道:“這黑牛乃是屬下牛二的坐騎。”太乙真人道:“能騎得此神牛之人必非等閒之輩!”李靖點點頭道:“我正是因此才將他收在旗下,做了勵軍都督。”太乙真人扭頭見李夫人雙眼紅腫,像是哭過的樣子,便問道:“昨城內可是犯了水患?貧道曾見城內外皆有水跡。”李靖答道:“真人所見不錯!昨晚陳塘關的確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水之劫。”太乙真人道:“貧道見城內屋舍井然,想必並無大礙,不知夫人因何哭泣?”李靖見太乙真人問起,低聲說道:“真人有所不知,昨晚三太子哪吒命隕城上。”太乙真人疑道:“我徒哪吒乃是天界的靈珠下界,又有乾坤圈、混天綾護身,何人能夠加害於他?”李靖道:“哪吒乃是自戕而死。”太乙真人道:“哪吒年方七歲,何以自尋短見?”李靖只得將昨晚前後發生的事詳述了一遍,之後又從櫃中取出乾坤圈、混天綾對太乙真人說道:“在下昨在苦無對策之時曾派快馬攜書信前往金光求助!”太乙真人頓足道:“貧道剛從崑崙山元始天尊那裡回來,因今天是七月初七,是個旺水之。貧道恐徒兒哪吒被水所困,故而特來接哪吒山上暫避幾。”李靖問道:“真人何以知道哪吒水有災?”太乙真人道:“這還得從哪吒這個名字說起。哪吒上有兩個兄長,分別是金吒、木吒,按五行之序,哪吒的名字中當有個‘水’字。記得元始天尊曾再三囑咐貧道:哪吒乃天界靈珠下界,五行中忌水,惟風火可助之克水。貧道剛從元始天尊那裡得來一件風火之物,正在山上之後傳與哪吒,不想貧道來遲一步。”李靖道:“回想起來,哪吒殞命之時當是今晨寅時。”太乙真人嘆道:“貧道一時疏忽,對天界聖物有失護佑,難逃其咎。我即前往崑崙山向恩師元始天尊請罪。”太乙真人說罷,收了乾坤圈、混天綾,出門踏雲而去。

各位:太乙真人騰雲駕霧前往崑崙山向元始天尊請罪咱先不提,因為這話分兩頭,咱得緊眼前的事先說。

話說東海龍王會同三兄弟發十萬龍兵水漫陳塘,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雖然東海與陳塘關僅相距十幾裡地,可是這場大水沖毀了多少良田,奪去了多少無辜的生靈那是無可計數。

這時,便怒了一個地藏的神仙,他要上天庭告東海龍王的狀。誰呀?土地神唄!

土地神見東海龍王興東海之水,兵犯陸地,使大地生靈塗炭,良田、樹木被毀殆盡。這土地神哪能視若枉聞,他悄悄地打聽明白事情的原委,草草寫了道狀紙,便登上天庭,來到銀河天宮要狀告東海龍王。

土地神來到南天門外,見到匋天、良番兩個,說明來意。匋天、良番引著土地神來到廣寧宮。

匋天向內稟報:“有土地神前來告狀!”磐耕、銀河聞聽此事,忙召集詩琴、衛升堂問案。

土地神將狀紙呈上,磐耕接過看了看向土地問道:“你狀紙上所言之事可是真切?”土地神叩頭道:“小神已經查明,絕無半點虛假!”磐耕將狀紙給銀河,又道:“東海龍王傾東海之水,兵犯陳塘,罪禍不小!可是陳塘總兵之子哪吒因何打死龍王三太子?”土地神道:“這個小神也打聽明白,此事與不死鳥衛有關。”銀河看了一遍狀紙,又抬頭看了看衛對土地神說道:“德義仙衛在天宮已經二十餘載,怎麼會扯上衛?”土地神道:“此話還得從衛填海說起,那哪吒因聽說衛的前身女娃曾死於東海,遂用紅綾幡攪鬧東海,要找東海龍王與衛報仇,誰知竟打死三太子敖丙。”磐耕看著衛說道:“衛,此事果然提到了你當初銜石填海的因由,雖然你初到天宮之時,朕亦有此疑問,但因詩琴說你不願提起,朕也就沒有再問。今因與土地狀告東海龍王又起瓜葛,且事關是非之辨,你當實言相告!”衛見此刻已不得不說,便答道:“回龍爺,當初小女所乘之船確實是被一條巨龍打翻,後來小女醒來時發現自己身在水宮,有一個白衣書生模樣的人慾搶佔小女為,小女不從,故用髮簪自盡。”磐耕一聽怒道:“此賊必是東海龍王無疑!”說罷,磐耕從身後取出青龍劍對匋天、良番命道:“你二人速用朕的青龍劍去東海將敖廣的龍頭給我摘回來覆命!”銀河一見忙伸手奪過青龍劍說道:“龍爺不可以氣用事!現今衛在此,不怕他東海龍王賴賬!”說完,銀河將青龍劍送回原處,又取下桃木劍對匋天、良番說道:“你二人捧望龍劍前往東海龍宮,只將敖廣押來即可!”匋天、良番捧著桃木劍匆匆下界前往東海龍宮…

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