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下了閣樓,她倆早就走掉。吃中飯時,父親讓我和五哥不要等母親,一早母親就去城中心二姐家,幫二姐照看生病的小孩。父親說,母親肯定要在二姐那兒吃了晚飯才回來,今天我們三人吃飯。

父親很憂心忡忡,背彎著。他叫五哥去找魚竿魚網,說看能不能補好?

五哥說,魚竿魚網早被三哥拿走。

父親聽了,皺了皺眉頭,在煙桿裡裝了一支新裹的葉子菸,沒點上火,就慢慢朝院門口走去。父親沒說去哪裡,我也沒問,他可能去江邊,也可能去別的地方。這個家現在每個人都偷偷做自己的事。

3突然的轉折,出現在我揹著書包朝學校走的路上。本來應該出現的,早晚會出現的,如果不是我下定決心對直撞過去,可能還會延續一些子。

穿過馬路,學校大門沒有什麼人,較平時相比,很安靜。因此,我一眼就看見了那個跟著我的男人,站在校門旁邊二十來步遠的牆下。不錯,正是那人,他一見我,就閃進牆旁的小路,那麼迅速,慌里慌張。

那天學校是否上學,我不清楚。那時我腦中除了想再見到歷史老師,本沒想別的。甚至忘了盤桓在我心裡問題,關於身世的疑惑和謎團,在那一二天都暫時閃開了。但在這一刻,又冒了出來。這幾天,我生活中發生的事——大姐講的家史,我的第一次愛,使我不願再做一個被動等待命運的人。

這次,我依然沒看清那個跟我的男人是誰?他的長相只是在那一剎那間爆光在我的頭腦,我能從一群喬裝打扮的人中一眼認出他,但要讓我具體描繪他的模樣,在此刻,我什麼也說不出。突然我明白了大姐的暗示,我不必去追那個人,我轉頭往家裡走,天空很紅,朝霞時落時,天空就這樣,房屋和遠遠近近的山巒都比平鮮亮。我走在其中,目光虛渺,覺這是個光彩滿溢的時刻。

我跨進六號院子的大門,母親坐在堂屋我家門口,她手裡拿著一把蒲扇,沒搖動,只是拿著,坐得那麼安祥,就象等著我似的。

4我不看母親一眼,故意大搖大擺從她面前走過,該她求我了。

從屋頂滾過一聲悶雷,以為會閃電,跟著會下雨,結果沒有。我坐在家裡那張木桌前,沒拉亮電燈。從窄小的窗子投進屋來的光線,在牆上撒出一道虹彩。牆上掛鐘在耐著子走,一分一秒,都恪恪守守。

母親不可能坐在屋外一輩子,果然,她推開虛掩的房門進來,坐在架子檔頭。我對她說:“是你下了令不許家裡人告訴我,現在你得告訴我。”母親從未這麼面對我,她和我相處時,不是在發火,就是在做事,要不,就是累得倒在上,連眼睛都懶得睜開。長這麼大,我是第一次沒有別人打攪與她說話,我覺得自己的舌頭在打架,吐詞不清,喉嚨特別乾渴,想喝水。

“還是那個男的,跟著我。”我狠狠地說。

“不要怕。”母親平平淡淡地說,完全不象上次那麼動。

“我不是怕,”我說“我是恨,恨一切,包括你。我無法再忍受。”母親臉上的肌搐了一下,她說她知道。

“誰也不會在媽的眼皮子底下真正的傷害你,那個人更不可能傷害你。”我說“你這話說得太晚了,早說好些年,我都會相信你,我就象一個無孃兒一樣長大,現在,我怎麼相信你?”母親站了起來,隨即又坐了下去“聽我說,六六。”捱餓的滋味,捱過餓的人都不會忘,母親說只有我不會記得,因為我是在她的肚子裡挨的餓。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那幾年,餓得成天慌得六神無主,有時乾脆兩眼一抹黑,跳過晚飯餓著,睡過這夜,第二天再想辦法騙肚子。忽然有一天政府宣佈四川省糧票作廢,以前節省下來的糧票等於廢紙,她急得滿眼金星亂飛。

這時,來了份電報,父親的眼睛出現問題,出了工傷事故:他餓得眼花頭暈,從船上跌下河去,頭摔破了,貨船把他扔在瀘州醫院。母親帶著四姐乘去上水的船,到滬州看父親。看見父親瘦成那樣,母親都不忍心告訴他三姨的死,更沒提忠縣農村大舅媽餓死的事,也不想告訴他三哥差點被江裡的漩渦沒,幸虧一個船伕把三哥救上了岸。孩子們為了到一點可吃的,就差沒去街上偷。

母親背過身去抹淚。父親把四姐拉到病邊,問四姐想吃什麼?四姐說想吃想吃雞蛋,想吃蘋果、麻花、糖。

父親拿出被扣掉工資僅剩零頭的錢,讓母親帶四姐上滬州街上去。

四姐拿著一個燒餅,剛咬了一口,就被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太婆搶過去。老太婆沒往嘴裡扔,而是從領口進自己薄薄的衣服裡,然後雙臂緊抱頭低著,似乎準備好,打死也不會還出燒餅。天氣冷,颳著風,老太婆龜縮著,眼睛不時朝四姐乜斜,臉和脖脛的皺紋垂疊在衣服上,象一圈圈繩子套著。老太婆一定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想回家去給孩子。搶餅的兇猛還在其次,這副等著挨刀也不鬆手的樣子,把四姐嚇傻了,大哭起來。

母親跨過街,牽著四姐就走了。

她們只能把父親留在滬州醫院,回到重慶。五張嘴要吃飯,母親照舊出外做零時工。有一天母親給織布廠抬沙,遇到街上的鄰居王眼鏡,一個胖胖的女人在管稱秤。正在積極要求入黨的王眼鏡刁難母親,說要100斤才能稱秤。母親餓得沒力氣,讓大姐三哥二個擔一些,快到稱秤處才把他們的沙倒在自己的筐裡,使勁壓,她的腳踝骨受不住,一下扭歪了腳脖子,她忍著痛把一擔沙挑到秤上,一稱98斤。

王眼鏡說不到100斤,不僅一分錢不給,還收掉母親的工作許可證。母親低聲下氣:我們一不搶,二不盜,靠力氣養家餬口,求你讓我在這兒繼續抬。王眼鏡沒有答話,而是彎下身去把母親羅筐裡的沙子倒在地上,用腳猛踢狠踩碎羅筐。

緊挨街邊有家塑料廠。聽見街上異常的喧鬧聲,有個管帳的青年走出來,正好看到母親被欺負,在一旁說了幾句話,想調解。王眼鏡認識他,衝著他嚷:小孫,別包反動分子家屬!那青年不再跟她辯理,只是把受傷的母親扶回家,母親腳踝腫起來鞋,進門就倒了。

他比母親小十歲,母親當時三十四歲,他才二十四歲,沒有成家。繼父是城中心一個小業主,有二間小作坊,做牛骨塑料梳子,解放後公私合營,一丁點兒的資產合併到南岸一家塑料用品廠,繼父拿的“定息”和工人的工資差不了多少,卻還算作一個“資本家”他中學一畢業就到工廠“實習”地位不清不白,介於資方代理人和小幹部之間。他安排零時工搬運組每天的工作,定時向管零時工的幹部彙報。汗當然比工人少,工作卻勤勤懇懇。他找來傷溼止痛膏,給母親貼到腳踝上,幫她料理一下家務和孩子。

母親腳好後,就到小孫所在的塑料廠做搬運工。

過江抬石綿板,母親比其他人慢幾步,拉下一班輪渡,等船到岸,他就在躉船等著,幫母親挑。

他說他是家中老大,兩歲時喪父,母親在孫家幫人時,被剛喪的孫家看中,續了弦。於是他改跟繼父姓,母親在孫家又生了五個孩子。

他在那個家等於一個外人。他沒有姐姐,想有個姐姐,他對母親說,我能不能叫你姐?

母親說,如果你不嫌棄,你就把我當姐姐好了。

一次母親來月經,從江邊抬水泥上坡,吐出一口血來,當場暈倒,只好躺在家裡休息二天。小孫照顧五個孩子,他節省自己的糧票,給這個家裡。還冒著風險從工廠食堂偷饅頭給這個家裡的孩子吃。這群飢餓了二三年的孩子,到這時才緩過一口氣,才沒餓出留殘終生的大玻他去給食堂採購糧食,偷偷留下十斤大米,為這個家他又幹了一樁迫不得已的事。十斤大米在那時,能使飢餓的一家美得登上了天,孩子們開懷吃了一星期。這個認的弟弟,比親弟弟還親。他來家裡,挑水劈柴、上屋頂補漏雨的瓦等等重活都被他包攬了,他來了,吹口琴給孩子們聽,家裡有了笑聲。他喜歡唱川劇,母親愛聽,母親竟也跟著他哼上幾句。她才三十四歲,還是一個‮婦少‬,本不敢相信自己喉嚨裡還能發出悅耳的聲音。那些子母親上班不再到勞累不堪,回到家裡也很少對孩子們發脾氣。

他看著母親以前的一張照片說“你燙了發一定不一樣。”他說他家還留有燙髮的藥水,密封好的。

燙髮對母親已是久違的事了,那還是她最初作新嫁娘的歲月,母親一生中不多的快樂時光。在她飢餓冷清毫無盼頭的生活裡,她已經忘了自己的長相。而這個弟弟就象魔術師一樣,把這一切還給她。他為她燙了頭,生平第一個男人為她整理頭髮。他的手那麼輕巧,仔細。天下著小雨,綿綿不盡,屋子裡一盞淺淡的燈,在那時刻溫暖如

父親已好久走船未回來,也沒給家裡寫信。母親已很長時間沒有過男人,似乎已忘了男人是怎麼一回事。這個作她弟弟的男人,讓她記起自己是個女人,慾望和需要愛的強烈覺,在她的心裡恢復,她不懂他是怎麼做到這點的。母親沒有轉過臉,他仍然站在她的身後。她只發現自己的身體很自然地與他靠在一起,他們這麼靠在一起僅幾秒鐘,兩人又害怕又驚喜,孩子們沒有回家,家從未這麼空曠,也從未這麼空曠,將要發生的事,誰也逃不開,誰也掙脫不了,他們的身體在這麼個空曠的世界裡相連在一起。

他們一點也不從容做完愛後,房門就響了,孩子們接二連三地回來,一切都象是註定的、安排好了的。

5就在母親現在坐著的上!現在,母親一個人坐在我的對面,她的臉一點不因為回憶自己三十四歲時而顯得年輕,她還是那個我看慣的疲憊不堪未老先衰的退休女工。

就是說,她和一個不是自己丈夫的男人有了身孕。我,一個非婚孩子——應該早猜到,比如“爛貨養的”、“野種”類似的話,街上人互相也罵,但與罵我時那種狠勁完全不一樣。我得到的暗示已經夠多了!一定是潛意識中的恐懼,讓我從來沒有往那上面想。

“那正是大饑荒時期,”母親談論這個男人時,好象換了一個人,很陌生,平常一慣聲凶氣的聲音變得異常輕緩,哪怕動地為自己辯護時也沒有高一聲。

“你不可能懂,在世人面前,那是最丟臉的事!所以我不肯告訴你。1961年,我真不曉得全家啷個活下去。是他支撐了我,他就象老天爺派來的,你不曉得,他救了我們全家,你不曉得他有多好。”母親說懷上我後,她就不想要。不僅這個家不容,這個家還這麼窮,又在飢餓年代,添一張嘴,子更難,這孩子不能生下。她有意抬重物,奔山路,想小產,但孩子就象生似賴在她身體裡不肯下來。於是,她想去醫院打掉孩子。

母親與小孫商量,他不同意。母親非要打掉不可,她覺得這孩子本不應該存在,純屬誤會,完全不必要讓孩子一生忍受恥辱。兩人爭執不下,無奈中,兩人都同意一起到羅漢寺廟裡去籤。說好上籤讓孩子生下來,下籤就不要。

“那中籤呢?”母親說。

“也生下,”他說。

“送人,”母親說。

下籤,他倆誰也未想到。拿到籤,兩人異口同聲說,籤不算。

“下籤也生,孩子是一條命,”他說“這是我們的孩子。”是呀,籤怎個算呢?兩個人的籤,就不是佛意。佛歸一心,歸哪個人的心?

我倒覺得那個下籤,是我中的,我不想生下來。

隨著母親的肚子大起來,到底是否要這孩子一事終沒有決定,直到大姐有天半夜起解小便。解完小便,口渴,想喝開水,就下了閣樓輕悄悄用手指拔開門閂。

她懵懂中看見母親前有一雙男人的鞋子,以為是父親回來了,喊爸爸。結果把小孫驚醒,嚇了一大跳,趕忙起來穿上衣褲跑出院門。隔壁鄰居都拉亮燈起,鬧哄哄一片。十六歲的大姐當時在跟一個男孩朋友,學校在懲罰她,母親也不許,二人正在鬧彆扭。加上她恨母親從未帶她去見她的生父,她剛知道生父已餓死在勞改農場,對此,大姐不肯輕饒母親。她生活中一切不順都是母親一手造成的,她罵母親是破鞋。

母親氣極了,叫大姐滾出去。

大姐不理,拿起碗櫥邊上的切菜刀,她不是要殺母親,也不是自殺,而是嚇唬母親。母親奪過刀來,不小心,刀在大姐的手腕劃了一道口,鮮血濺了出來。家裡其他四個孩子全嚇醒了,小小的五哥哭得最厲害。那夜,鄰居們沒了睡意,他們叫來戶籍,要“教育”母親。大姐沒見過這麼大的陣勢,沒再吭聲。二姐說,這是我家裡的事,她說她要睡覺,就把房門關了。

此後,小孫來,大姐只要在家,背過臉就含沙影地罵他,小孫只當沒聽見一樣。再以後看見大姐一回家,他就走,母親處在小孫與大女兒中間,左右為難,不知所措。

大姐看著母親著的大肚子,怨氣越來越深,等到聽說父親船要回來了,就趕到江邊,搶著第一個告訴了父親。那天,父親打了母親,二人吵得很厲害,二人都哭了。

於是,母親第二次決定去醫院引產,了結這件事。

出乎母親意料,父親沒同意。父親說大人作孽,別殺死孩子,已經這麼大了,就是一條命。母親覺得父親是想留著這個孩子,作為今後在家裡降服子的依據。這麼一想,倔犟勁也上來了:她就是要生下這個孩子,看今後會怎麼理虧受氣。她又一次打消了去醫院引產的念頭。

父親的回家,沒能止得住母女倆關係惡化,她們越吵越厲害。大姐又去告訴左鄰右舍,還說要去告訴每一個人。在人們眼裡母親成了一個壞女人:不僅和人私通,竟然搞大了肚子,還敢生孽種。

市政府正在搞“共產主義新風尚”運動,這個貧民區風尚實在不夠共產主義,是重點整治區。於是,居委會半慫恿半迫父親到法院去告小孫,告他犯了誘姦婦女破壞家庭罪,犯了破壞一夫一制的婚姻法。

母親說“那時你已落地了,那幫人,那幫專門管人的人,要法庭將你罰給小孫,同時又要讓他坐牢,讓他的母親代他撫養你,我和你那陣子真是到絕路上了。”

大家正在读